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小寓言是我们的先辈们为后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极具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心灵鸡汤”则是现代比较流行的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上却是空无虚范的一些快餐文学的产物。寓言与“心灵鸡汤”本来毫无关联。但是,我们在学习故事之中的道理的时候有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故事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背后细想却在逻辑上不通,这就使得两者相似起来。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这些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三则逻辑上不能仔细推敲的“心灵鸡汤”。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也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而这个寓言讲的是什么呢。

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中记载: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意思就是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的《锦绣万花谷》而祝穆的《方舆胜览》就是采用的这里面的说法。说四川省眉山市境内,有一座象耳山,那里有一个武氏岩,相传就是李白看到老媪磨针的地方。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铁杵磨成针

如果单单从寓言所教的精神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故事,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则寓言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可能。

首先第一个,李白的出生地目前不能确定,大致上来说认为有三个分别是四川绵阳江油、陇西成纪、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而其中一个,就是四川江油,倒是距离故事之中的地点不远。但是很遗憾,虽然李白有可能是在四川学习生活过,但是根据所有的史料记载,都没有李白少年时到眉州学习的记录。

第二个,如果我们打开地图,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事情,眉山在成都至乐山的交通要道上,距离成都只有78公里。其中的象耳山,就在眉山近郊。而眉山在当时就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城市,住在近郊的老婆婆完全可以进城去铁匠铺买针,毕竟如果老婆婆买得起铁杵会买不起针?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第三、就算老婆婆没有钱买针,那她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铁杵去跟铁匠换一大包针了,不选择换而选择把这么大一根铁杵废掉磨成一根针,那除了老婆婆就是为了故意教育李白一个原因之外就只有一个可能了,老婆婆太闲了,又找不到事情消磨时间,所以才干了这么无聊一件事。但问题是就算是老婆婆是故意用这种办法教育李白,那怎么确定李白一定能领悟呢?如果李白理解不了的话,那老婆婆不就白费劲了?

以上倒还没什么,但是有一点就致命了,现实已经证明,人的一生可不像是磨根针那么简单,不是每一种坚持都能够成功更不是每一种选择都需要坚持,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的,那这种还是别那么坚持的好。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也叫凿壁借光,这个故事曾经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之中的内容。故事很简单,讲的是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匡衡为了晚上读书凿壁偷光

这则故事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更加经常被家长老师们用来教育我们好好刻苦学习。

只是很遗憾,这则故事的最重要的一点—凿壁偷光也是虚构的。

首先,这则故事是记载在汉代刘歆著《西京杂记》上面,而这本书是一本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写的是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像我们都熟悉的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导致远嫁匈奴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昭君出塞",还有"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都是出自此书。但是,此书,历代都被指为伪书,“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西京杂记》是一本古代版“历史架空小说”

其次,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照明方式主要是篝火、火把、油灯、蜡烛这四种,其中效果最好的莫过于蜡烛。但是蜡烛虽然出现的很早,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就是蜡烛的雏形,但是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此之前,蜡烛还是比较珍贵的,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就有蜡烛。而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

在这种情况之下,且不说匡衡的邻居有没有资格获得蜡烛,就算有幸被皇帝赏赐蜡烛,那么也必然是存放家里绝对不会用它照明,就算是用也不会在院子里用,只会在自己卧室或者书房这样的内室。如果匡衡想要凿壁偷光,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去凿开邻居的内室的墙壁。但是作为穷人的匡衡有可能和一个能被皇帝赏赐蜡烛的人共用一面内室墙壁吗?

而即便是以上说的都成立,按照当时社会的法律,像这种能够被皇帝赏赐物品的贵人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别说象征脸面的墙壁了,就算是贫民走到贵族家门前都不行,更不用说你把别人内室的墙凿个大窟窿了,如果看匡衡真这么干了,那以后就不用读书了。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看看《汉书》里记载的汉景帝的宠臣晁错当初因为自己手下御史弄坏了太祖庙的外墙之后的后果吧。

还有一点,这个故事只讲到了匡衡学习努力,但是却从没有说过后面的事情。匡衡通过不断地学习最终做到了宰相,可惜的是匡衡当上宰相以后,却公报私仇,贪污受贿,最终被人举报揭发,被皇帝没收财产,贬为了庶民。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意思是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付了钱买下了匣子,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首先得解释清楚,这则寓言错的并非是作者,而是现代人的曲解和误读。这则故事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实际上是: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按照韩非子本来的意思,说的是这个珠宝商人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韩非子》也已经给了这个寓言一个准确名称:“楚人鬻珠”。

不过,现在的“买椟还珠”,无论命名,本来意义,还是引申意义,都是对《韩非子》的错误解读。

当然,有一本辞书的编者发现了“买椟还珠”的这种毛病,于是添加了这样一个情节:郑人“按照这盒珍珠的定价如数付了款,却把珍珠取了出来还给了商人”表面上,故事上面能够自圆其说了,可逻辑上面却说不通了。

道理很简单,首先是我们在故事里可以发现,楚人卖的是珍珠,而珍珠价值不菲也是对的。但是我们来看一下他用的这个盒子是什么材质的,没错:木兰,这种木材可是名贵木材,价格在现代未必就比珍珠价格差多少。当然,毕竟春秋战国那时候环境比现在好,木材价格有可能会比现代低。那我们姑且认为木材价值低于珍珠。那么,除了用的是木兰木之外,还有什么呢?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这些加一起也要很多钱了吧。别急,还有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

桂椒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就是肉桂及山椒。这两样东西我们现在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很普通,不就是两样调料嘛。但是,要知道,这东西在古代可是很不简单。这东西虽然原产中国,但是我国产量却并不高,反倒是在

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产量反而远比我们这个原产地大得多,而这些国家给中国的贡品就包括这东西。

在古代,这可是高级香料和高级药材,地位等同人参、灵芝,比长生不老药低不了太多。

《神农本草经》中对这玩意是这么描述的:“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轻身不老。面生 光华,眉好常如童子。”

至于这东西的价格,在《明史.食货志》中有过相关记载,当初郑和下西洋联通了中国与南洋诸国的商业贸易,而在那时350克肉桂也就是明朝半斤价值5000克白银。不是富豪权贵根本就得到这种香料。如果说在远洋贸易如此发达的明代,这东西的价格尚且如此,那么在根本没有远洋贸易的春秋战国,这东西价值可想而知。

这种种东西加在一起,盒子和珍珠哪个贵可想而知,花了个珍珠的钱买了个比珍珠宝贵得多的盒子,还不赶紧跑,难道还等老板后悔不成?就不怕老板和古董碗当猫食盆买猫的人一样,坑你一把?


参考资料:《方舆胜览》、《锦绣万花谷》、《西京杂记》、《明史.食货志》、《成语典故》

解析:三则那些我们熟知,虽然很有教育意义却逻辑不通的古代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