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战乱不断,北方兵力不足,为何不调用南方军队前来支援?

用户3708573291


明末

精兵强将大多云集北方,南方军力早已空虚,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又何谈分兵北上?即便在明朝国力最强盛、军事最强大的阶段,军力部署也始终遵循着“北重南轻”“居重驭轻”的原则。

特别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仅常驻京畿重地的明军就有3大营和50多个卫所,常备兵力保持在50万至60万人。此外为增强京师防卫力量,明廷还下令河南、山东等地官军每年春秋两季轮番赴京担负执勤、操练等任务,称作“班军”,这部分兵力也有16万之众。换言之,明成祖能够随时掌握、直接调动的兵力就超过70万人!

须知,永乐年间按493个卫所、每卫5600人定额估算(当时明军缺编问题尚不严重),全国总兵力约275万人,也就是说部署在北京及周边数百里以内的官军已占到前者四分之一强。这还没包括驻守九边重镇的近70万边防大军、分驻北方各省(非边防军)的卫所,全算上的话明朝在北方的总兵力至少有160万人,占全国总兵力的60%左右

除了兵力雄厚,明代的北军在大多数时间里的武器装备也远优于南军,尤其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优良马匹基本上都配给了北军特别是京师驻军。

有明一代,南军主要驻扎、集中在东南沿海及西南边陲,比如云南最多时部署了20个卫所、兵力(足额状态下)超过10万之众。而四川(当时的四川还囊括了云贵一部,面积很大)因身处内地、安全压力较小,却只设置了区区5至6处卫所,防区面积大而兵力不足,也是导致后来明末四川一带频遭战火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卫所制度在明代中后期开始衰落,但北军实力较强的优势并未改变。比如嘉靖年间驻防京师的明军虽缺额严重,仍保持了38万人的规模(缺额40%),边防军镇则普遍缺编三分之一左右,但同一时期沿海、江淮各卫所“缩水”现象就更可怕了——德州、徐州“守城不过疲卒二三百人”,漳州、泉州缺编率超过60%,整个福建驻军编制4.82万人,但实际点检也不到一半

而且,除了俞大猷、戚继光编练的新军,多数南方明军要么是难以离开防区,要么就是战斗力太差,南军“战五渣”的痼疾直到明末也没得到解决,甚至在崇祯帝景山自缢后,南明小朝廷“前赴后继”之际,后者仍要依赖各路左良玉这号北方军阀,甚至委身投靠北方农民军残部以求自保


网言军事


明朝的卫所军制在中后期已经败坏,北方南方差不多,北方一些招募的边军长期对抗游牧民族,战斗力还强。南方抗倭成长起来起来的戚家军,还有少数民族的狼兵、土兵也悉数调往北方,但是一则人数有限,二则南北军相互猜疑,三则明廷指挥不利,最后也基本全军覆没。剩下的南方军队也基本 战斗力差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