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

都说生活不是王家卫更像贾樟柯,贾樟柯的电影描写手法和王家卫同样朴实、细腻,但他的每部电影都在探讨中国社会的问题和人内心的精神世界,《山河故人》也不例外!

影片从头到尾想要讲的,也就是人在时间和空间交替轮回里的无可奈何。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

当时电影院看完《山河故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有小鲜肉董子健和张艾嘉所呈现的忘年恋和叶倩文演唱的片中插曲《珍重》。然而最近再看一遍,才看懂了贾科长对时间的回眸和致敬,而我,将叶倩文的《珍重》一周内听了几十遍!

电影以时间为轴,分三段。第一部分讲的是女主角沈涛和生意人张晋生以及矿工梁子的三角恋,那是1999年;第二部分时间上来到了2014年,探讨的是已经和丈夫离婚的女主和儿子张到乐之间的母子情;第三部分则讲述了2025年张到乐和自己汉语教师的一段忘年恋。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

影片中的感情线变转得很快,而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随着时间流逝和空间的变换,没有一个人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女主沈涛年轻时她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中年以后和时代脱节,失去了儿子的抚养权,老了之后见不到孩子,也没有了亲人;张晋生纵有家财万贯,到老身边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和唯一的儿子交谈还得用谷歌翻译;儿子张到乐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不会说汉语,喜欢上了年龄可以做自己母亲的汉语老师,母亲的模样也模糊得一点影子没有,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

那些与时代有关的变迁、别离、逃避、出走甚至死亡,从1999到2025,从汾阳到太原,从太原到澳洲。人与人、人与故土、人与时间的情感。在恍若隔世的跳跃着的时光中,电影带给我们感动与思考:关于婚姻,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时间与空间,关于牵挂与别离。

影片中,女主送儿子准备出国的儿子回省城,平时都坐飞机的儿子问妈妈为啥座绿皮车,不舍儿子的妈妈回答:因为绿皮车慢。随着社会交通工具的发展,我们之间距离看似越来越近,但情感的交流却渐行渐远。试想从前一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恋人间会因为一封带着牵挂与等待的信而幸福不已;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家人间却很少因为能够坐在一桌吃饭而激动欢喜。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珍重的是眼前人,别等一切成为追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