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紡織業未來5年將吸引投資70億美元

據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消息,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為提高紡織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明確增長方向,巴紡織業協會正在聯合政府制定紡織業長期發展戰略,計劃在未來5年吸引投資70億美元,促進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增加100%達到260億美元。

巴基斯坦是全球第三大棉花消費國、第四大棉花生產國、第四大紡織品生產國和第十二大紡織品出口國,紡織業是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最大的出口行業。近年來,巴紡織業受安全不靖、經營成本高、產品競爭力下降和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等問題的困擾,發展遭遇瓶頸。不過,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中巴兩國紡織業合作前景廣闊。

1

巴基斯坦紡織業基本情況


1、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巴基斯坦是全球重要紡織大國,棉紗和棉布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從業人數約1500萬,佔製造業勞動力人口的40%,信貸規模佔全巴製造業信貸規模的40%,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紡織業是巴最具出口導向型特點的產業。

2、產業鏈較為完備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全產業鏈生產能力的紡織大國。據巴紡織工業部統計,巴目前有1221家軋棉廠、442家紡紗廠、124家大型紡紡織服裝廠和425家小型紡織服裝廠;棉紗線年生產能力約1130萬錠,共有30萬臺紡織機、35萬臺力織機和1.8萬臺針織機;棉布年生產能力52億平方米,共有70萬臺工業化縫合機。巴基斯坦是產棉大國,棉花年產量約1300萬包(480磅/包),人造纖維年產量約60萬噸,對苯二甲酸年產量50萬噸,這些都為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生產和研究分佈相對集中

巴基斯坦60%以上的紡織企業集中在旁遮普省,30%分佈在信德省。旁遮普省的費薩拉巴德是巴著名的紡織工業城,擁有大、中、小型紡織廠和作坊構成的紡織企業群,其紡織品出口佔巴紡織品總出口額的58%。巴主要的紡織技術機構和設施也集中在該城,包括巴基斯坦農業大學、巴基斯坦國家紡織大學、巴基斯坦棉花科研所和巴基斯坦農業科研所等。

2

巴基斯坦紡織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1

企業規模小,工業化程度不高

巴基斯坦從事軋棉、紡紗、織布、服裝生產和化纖生產的企業中,絕大多數為小型或作坊式企業,手工勞動仍佔較大比重,具有一定規模且工業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僅佔10%左右,化纖、服裝、印染等方面的技術和設備均相對落後。由於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長期困擾巴基斯坦的投資不足問題,紡織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生產規模擴容困難,制約產品工藝提升和實現規模效益。

2

生產成本高企,企業經營困難

一是電力成本居高不下。巴基斯坦政府推行減少政府補貼、提高電價以籌集資金建設大型能源項目為基調的新能源政策。二是融資成本高。巴國民儲蓄率低,資金短缺,小企業居多的紡織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雖然近兩年因通脹得到控制,央行基礎利率下調到5.75%,但紡織業的融資成本仍然偏高。此外,天然氣價格高企、企業綜合稅負高、工資上漲、物流費用高等因素,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2016年上半年,旁遮普省近三分之二的紡織企業一度無法開展正常生產。

3

棉花生產量質雙低,影響產業發展前景

受市場價格低迷、極端天氣以及種子質量不高等因素影響,巴基斯坦棉花產量連續兩年出現下降,2015-16年棉花產量僅980萬包,同比大降27.8%,創過去14年新低,造成巴連續兩年國內棉花的供需缺口超400萬包。業界普遍認為,對進口棉花的依賴已經對巴紡織業健康發展形成了很大威脅。此外,巴棉花種植者以自耕農為主,種子和質量投入嚴重不足,加之原棉採集和加工過程粗放,質量無法到達國際通行的工藝標準,使其紡織品出口深受質量問題困擾,因此失去了許多高端客戶,並不得不每年進口約200萬包長絨棉以滿足國內需求。

4

產品附加值不高,處在全球產業鏈低端

巴基斯坦紡織業總體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主要停留在初級產品、初加工製成品、中低檔紡織消費品等附加價值相對較低的環節,棉紗、棉布、毛巾、床上用品、針織服裝等低附加值產品佔紡織品出口的近八成。在新產品開發不足、人力資源培訓不力、品牌管理和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發展滯後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巴紡織業日漸落後於世界紡織業的發展主流。

5

產品競爭力下降,國際市場份額面臨擠壓

近年巴基斯坦紡織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形勢日趨嚴峻,主要競爭對手中的中國和印度兩大紡織品出口國憑藉規模優勢,對巴海外市場構成挑戰;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小國則利用最不發達國家身份,獲得歐美市場準入便利和優惠關稅待遇,也在擠佔巴出口份額。反觀巴紡織企業則深受經營成本高和營商環境差的困擾,同時,巴國內安全形勢長期不靖,外國採購商因擔心巴企業不能如期穩定供貨而紛紛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

表1巴基斯坦2011-2016財年紡織品出口情況

3

巴基斯坦紡織業發展的前景和機遇

國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擁有1.9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截至2016年,巴紡織產品內銷量僅佔總產量的20%,一大原因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貧窮人口消費能力較低,傾向於購買廉價商品。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持續深入,巴經濟增長有望進一步提速,進而提高巴國民消費能力,給紡織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政府重視紡織業發展

由於紡織業關乎巴基斯坦就業和出口大局,加之行業商協會影響力較大,巴政府對紡織業發展一直高度重視。

紡織工業部於2015年發佈《紡織品政策(2014-2019)》,擬通過實施一系列旨在促進紡織行業發展的激勵措施,目標在未來5年內實現紡織品出口額翻番至260億美元,並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

根據新政,巴基斯坦政府將向紡織業提供約641億盧比(約合6.1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用於提供退稅、免稅、貸款補貼、貿易促進、建設紡織工業園區以及發展補貼等政策支持。


2016年,巴政府又推出系列出口刺激計劃,包括免除紡織機械設備以及棉花的進口關稅和銷售稅,將工業部門電價從15-16盧比/度降至11盧比/度並保證不間斷供電,加大出口退稅力度等,同時在2016-17財年財政預算中對包括紡織業在內的5大出口部門給予優惠稅率扶持。

雖然因政府發展資金短缺、資金撥付不到位等導致實施效果不及預期,但業界普遍給予積極評價。

資源優勢明顯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產棉國,雖然近年產量下降,仍佔全球約十分之一的份額。同時,巴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優勢較大。巴目前法定最低工資為114美元,紡織行業的半熟練和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為每月150-200美元,在世界主要服裝出口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一定時期內,巴將維持2.2%的人口增長率,成年勞動人口增長率將保持3.5%的增速,這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業來說是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4

中巴紡織業合作現狀與前景

中巴兩國都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兩國產業發展水平和階段的差異,也為彼此創造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貿易關係緊密,產品優勢互補明顯

在《中巴自貿協定》項下,除化纖產品外,我大部分紡織品對巴出口均可享受降稅20%-50%或零關稅待遇,巴絕大多數紡織品對我出口也享受關稅減免。目前兩國紡織及其相關產品貿易結構優勢互補的特點明顯。其中,棉紗和棉布是我自巴進口最大的產品種類,服裝則是我對巴出口的重要產品種類之一,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成為巴紡織機械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投資發展相對滯後,但潛力較大

早期,我國紡織企業赴巴試水均不順利。1994年和1998年,中國紡織機械技術進出口公司和中國經緯紡織機械公司均曾與巴企業合資建廠,生產紗管和環錠紡紗機等產品,但前者因勞資糾紛而於2006年退出,後者則因市場反應平平而停產。

當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持續推進,為我國紡織業資本出海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且隨著中國製造業成本優勢的減弱,紡織業迫切需求通過向外轉移重構價值鏈、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巴基斯坦以其現有發展基礎成為最有能力承接中國紡織業產能的國家之一,雖然相較孟加拉和越南等國未能搶得先機,但未來吸引中國紡織業投資的潛力較大。

此外,近年來,中巴政治經濟往來不斷升溫,巴對中國投資持熱烈歡迎態度,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逐步深入,巴基斯坦包括電力供應和交通基礎設施在內的營商環境有望大大改善,這些也都將為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中國企業在巴投資興業提供有利環境。

行業深度合作可期,亮點有望增多

巴基斯坦與其主要貿易伙伴在紡織業方面的合作往往既涉及貿易投資,又有合作開發。事實上,經過30多年的積累,我國紡織業在品牌建設、企業管理、資本運作、人才培育、產業配套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相對優勢,而這些恰恰是巴基斯坦紡織業的短板,“長短結合”的潛力空間為兩國紡織業深化合作提供了機遇。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贊,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 ,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 。

第二步、私信回覆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