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真实历史事件?

不才讲史


(林蔚)
1942年4月下旬,日军正面强攻国军第五军驻守的同古,久攻不下,于是转而以五十五师团猛攻左翼第六军防守的棠吉。第六军战斗力远不如第五军,仅仅支持了两天,就全线崩溃,阵地被日军攻破。这是日军的惯用手法,在中国战场上屡试不爽,这次在缅甸又来一次,国军还是中了招。第六军掉了链子,这样一来,日军就开始抄袭第五军侧背,整个中国远征军的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候驻滇缅参谋团得到第六军军长甘丽初的报告说,第六军已经完全被冲散在滇缅公路两侧,正在向国内溃退中,他身边只有一个警卫班和一个无线电台,部队已经完全失去控制,他准备向景东撤退,然后再收容部队。远征军此时第五军和第六军都在第一线,而六十六军因为滇缅边境一带贫瘠不堪,无力供应太多部队,只能分散驻扎在国内,一时之间远水解不了近渴,也无力马上赶到支援,防御边境。

驻滇缅参谋团这时候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是在4月24日下令六十六军军长张轸,要求他的部队必须在28日之前赶到腊戌一线布防,拒止日军,掩护滇缅边境;第二个决定是参谋团的第一处处长萧毅肃对参谋团团长林蔚说,参谋团必须赶在日军攻占畹町之前撤回国内,否则就来不及了。所以,这时候滇缅边境就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一边是第六军的溃兵和参谋团正在向国内撤退,而另一边则是六十六军的部队非常零散的向畹町进发。

六十六军当时下辖三个师,除了孙立人的新编三十八师之前已经随杜聿明的第五军一起行动,此时正在与英军向印度撤退之外,离边境线最近的是新编二十九师,新编二十八师则离国境线比较远,距离腊戌远的达到一千公里,近一点的也要七八百公里。所以,在短短四天内要求六十六军剩下的两个师完全集中起来,向缅甸境内的腊戌前进,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处置。

(萧毅肃)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按照当时在六十军当参谋的盛兆的回忆,他认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命令就近的新编二十九师先推进到畹町一线,抢在日军之前控制畹町,并构筑工事,拒止日军,同时调集距离边境线较近的七十一军前来增援,而七十一军此时在川康一带,距离这你只需要三五天的路程,只要新编二十九师能够坚持到七十一军增援上来,局面就可以稳定下来。

但参谋团的命令却是要六十六军向西前出到比畹町更远的腊戌去补防。张轸接到命令后也不管结果如何,就下令部队集结,抓紧向腊戌前进。他对身边的人说,哪怕是只有一个连在二十八日到达腊戌,他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就没有他的责任了。因此,六十六军的部队在和滇缅公路运输处交涉之后,截留了汽车,部队就以分散的营连为单位向腊戌运输,加上这时候仓皇溃退的第六军溃兵挤占道路,所以六十六军的部队是非常零散的被运输到了前线。

六十六军的部队分散到达畹町一带的时候,日军已经打上来了,于是又开始掉头往国内跑,跟着第六军的溃兵一起跑。这也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头的那一幕,一堆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士兵,到了前线还没有搞清楚状况,都还没有被组织起来,就被赶到的日军击溃,变成了溃兵,只能跟着难民和先前已经被日军击溃的溃兵一起往国内逃跑。而且,六十六军的士兵纪律败坏,沿途抢劫难民和华侨,引起极大民愤。

不过参谋团这时候也做了一件好事。在日军五十五师团击溃第六军之后,沿滇缅边境一路向北进攻的时候,追击中国远征军的溃兵,一路追到了滇缅路上的惠通桥。这是滇缅路通过怒江的唯一一座桥梁,日军一旦控制这座桥,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国内,而从这里一路向东北方向前进,就可以到达西昌,这样整个西南就等于被日军攻陷了。因此,重庆得到日军已经向惠通桥前进的消息后,十分恐慌,马上召开高级会议讨论迁都的问题,一度决定迁都兰州,继续坚持抗战。

(张轸)
参谋团先于日军退回国内之后,参谋团的萧毅肃下令参谋团的工兵科长马崇六组织人手,炸毁了惠通桥,同时就地收容已经回到国内的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的溃兵,临时将他们编组为营连建制,占领惠通桥东岸的制高点,组成火力。三小时后后,日军追击到怒江边,开始准备强渡,并且有一小股日军突破了东岸国军的火力封锁,到东岸占领了一小块阵地,后续到达的日军正在继续强渡。

不过,这时候追击的日军只是日军先头部队,而且是试探性的强渡,发现对岸有国军防御火力之后,就开始逐步放弃了渡江的企图,返回西岸,然后继续沿着滇缅边境向北进攻,最后攻占了八莫和密支那,完全封锁了滇缅边境,将第五军和孙立人的新编三十八师包围在了缅甸,迫使他们只能通过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仓皇退入印度。在宋希濂和关麟征的部队先后赶到之后,怒江防线才基本上稳定下来。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刻。参谋团团长林蔚是当时蒋非常信任的高级幕僚,时任军令部次长,萧毅肃则是何应钦的亲信,而他们两人的军事素养在当时的国军将领中算是比较高的,但在听到第六军在棠吉被日军击破的消息之后,做出的这两个处置,其实并不完全合理,最终虽然在怒江东岸击退了日军强渡的部队,但如果当时日军的战略意图不是向北切断滇缅边境,而是就准备从这里强渡,只怕当时的这些溃兵也无法击溃日军。一旦日军渡过怒江,长驱直入,那国民政府就真的只有迁都重庆了。


萧武


说到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细思极恐的事件,可以说自古至今发生过太多太多了。这样的事情,每每发生的时候,都是令人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

我们说一件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细思极恐的事件吧。

可以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之间在重庆的谈判,就是一件最为典型的细思极恐的历史事件。

当时的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谁知道蒋介石根本无心和谈,他就想在中国实行独裁统治。

不过,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掩天下耳目,他还必须要这么做。

当然了蒋介石之所以要这样做,还是有一个原因的,因为他笃定毛泽东不会来的。毕竟谁都知道,蒋介石这是摆了一场鸿门宴。

对于毛泽东来说,有可能这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单刀赴宴。

蒋介石想的是,若毛泽东不来的话,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毛泽东。说是共产党不想和谈。

所以,这就给他发动内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毛泽东接到蒋介石的邀请之后,他当然比谁都了解蒋介石的想法了,可是毛泽东又不能不去。

当时毛泽东身边的战友,都劝他不要去,蒋介石没有按好心,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所以,别人都劝毛泽东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但是,毛泽东必须要去,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了毛泽东敢去赴宴,这是蒋介石想不到的。他非要去混混蒋介石,看看蒋介石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即使当时谈好的《双十协定》也被蒋介石给撕毁了。

不过,幸运的是,毛泽东在各方力量的协助之下,顺利的回到了延安。

之后,才有了毛泽东带领我们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让中国人民成为当家做主的人的。

不过后来细细想想,我们关于毛泽东主席,当时去重庆谈判的事件,想想是不是很可怕,毕竟,没有毛泽东的话,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

所以说当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绝对是一件细思极恐的历史事件。幸好,毛泽东吉人自有天相,他渡过了艰难险阻,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平等,自由,民主,独立的新中国。


汉史趣闻


心理变态的核心特质是冷酷无情,一旦身边有人提到变态,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连环杀人狂魔或者冷血杀手,21世纪初破获的“山西梨园地宫案”,现在细细想起来都会觉得后背发凉。

山西梨园地宫案

绝大部分心理变态和犯罪人群是高度重合的,山西梨园地宫案的罪犯党成喜是全国一起特大连环杀人案。他手段残忍,变态加虐待狂,作案手段长达6年,而且犯罪目标很明确女性,截止破案前杀害了4名女性,最小的才10岁!


  • 1998年3月23日, 10岁的陈小燕突然失踪。民警们观察了现场,认为陈小燕失踪颇为蹊跷:陈小燕也不太符合人贩子的标准,毕竟10岁已经能记得很多事了。民警走访了村民,调查了陈家的社会关系,很快也排除了被仇人杀害的可能。而且通过对现场勘查也没有发现有挣扎的痕迹,因此只有一种可能,熟人作案,民警将陈家的社会关系排查了一边又一边,还是没找到证据,最后只能将这个案例变成儿童失踪案。

  • 2001年8月,29岁的李小莲跟丈夫吵架,回娘家过程中失踪。李小莲是小县城的家庭妇女,社交关系不多,因此排除了他杀,所以民警推断李小莲应该是被拐卖或者劫色。但当时道路上的公交探头比较少,于是再次成为没有线索的失踪案。
  • 2001年10月,26岁杨丽丽下班失踪。而且放在老板娘那的3万多元存款也没有拿走,这次民警知晓唯一的可能就是杨丽丽出事了。
  • 2002年9月,30岁的王艳梅和女友王雅芳从芮城县来到临猗县打工,随后王艳梅失踪。随即民警找到王雅芳询问王艳梅的下落,王雅芳告诉众人跟她分开的地方是党成喜的梨园。于是民警找到党成喜,但是却被告知前两天王艳梅就走了,将梨园搜了一遍都没发现人,只能作罢。
  • 2003年5月,14岁的女孩张圆圆告诉父亲,自己被表姨夫殴打虐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且还说自己被困在地窖里看到了尸体的残骸。

根据张圆圆的描述,民警们首先扑倒党程喜家。此时党程喜已经知道张圆圆回家,吓得逃出家。民警们在村子搜索了几个小时,在一棵树下发现了党程喜。他已经被一群愤怒的村民堵住,被揍了个半死,两条腿已经被打断了。

党成喜杀害这么多人是虚伪的人格缺陷

人们常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难道这样的变态,他在平常跟邻居相处中就不会怀疑吗?想起来一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心理学上有一种表述:心理变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表现有重叠之处:冷漠、缺乏同情心,不会内疚和悔恨,漠视法律和习俗,可能有暴力倾向。心理变态者中不乏一些表面友好随和,实际上是精神病态、反社会的人。他们虽然缺乏情绪,但隐藏的很好,而党成喜就是这样的人。

  • 党成喜有前科。犯罪嫌疑人党成喜原是一名工人,后因盗窃、猥亵妇女被开除。这点可以从第三位受害者的朋友王雅芳得到证实:据说党程喜不断对她们进行言语调戏,说一些非常下流的话。到了第四天,党程喜突然从背后袭击了她,并进行猥亵。所以说党成喜是个“狗改不了吃屎”的男人。

  • 党成喜是个喜怒无常,人面兽心的人。党程喜身材高大,有1米8几,性格较为内向,朋友很少。他结婚多年,妻子是个很老实的农妇,生有2个儿子,家庭关系很差。他的老婆和儿子经常被党程喜殴打,老婆几次被打进医院。然而在外,还表现出一幅很和善,乐于助人的好村民形象。喜怒无常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没多久,他就能靠着自己“灵活的头脑”,成为当地的种梨大户,给了他不菲的经济收入,且这块梨树种植地隐秘的地理条件给了他犯罪的摇床。从他第一例作案到被发现过去了几年,可见他多么的狡猾跟诡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一声枪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但他残暴的行径留给人们的阴影,却远远没有散去,尤其当地的妇女提起那梨园中的一个个冤魂,总是难免毛骨悚然。


历史每日说


肯定是吃人事件了。在古代有很多吃人事件。这些吃人事件都在战乱或者饥荒的年月。其中就有吃美女的事件,吃美女的办法有很多,在古书上都有详细的记载。有的是把美女放在大锅中煨烤。或者把美女放在铁架上像烤乳猪一样烤来吃。当时兵荒马乱,男子劳动力肯定是地位高的,不会被烹煮。而体弱多病而又年轻漂亮的女性就成为了烹煮的目标。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更有甚者会吧人肉分出三六九等。不一样年龄段的肉有不一样的名字。甚至把人肉称作想肉,月香。为什么称之为想肉呢?就是人肉要比其他肉都要美味,就是吃了一次还想第二次。所以被称之为想肉。还有称之为月香的,关于肉类的字旁边都有个月字旁,比如肝。就把美味的肉称之为月。人肉被称之为月香。

北宋金兵南侵,官兵和百姓因为战事四起都没有饭吃。饿死了很多人,这些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死人肢解,然后用盐巴腌起来,或者晒干成肉干,随用随取。其中他们称之为两脚羊。其中老而瘦的人肉叫做饶把火,意思是肉质枯燥,需要多添一把火才能煮烂。南青妇女叫“不羡羊”,意思是味道很美,比羊肉还好吃。小孩的肉叫“和骨烂”,意思是肉质很嫩,下锅就烂了,骨头和肉都能食用。 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说出来更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真的是饥荒导致没有办法,所以就想到了这个。有的人家的孩子不忍心杀来吃,就互相换着杀。当时也是非常血腥残暴!


孤城凉梦33


人类历史上细思极恐的事情其实也挺多的。中外都有!

先讲黑人的吧:

细思恐极的事就是欧美的黑人非常的强壮!事实上除了欧美黑人以外,非洲的黑人的身体素质很弱的,为什么欧美的就很强壮?因为这是人为选择的结果。。。当年贩奴船从非洲到美洲要经过数月,在这数月的缺吃少穿少药的过程中体质差的黑人全都挂了,剩下的都是强壮的。。。到了奴隶主手中,只有最最强壮并且听话的奴隶能活下来,并享有指定交配权,来繁衍小奴隶。。。。黑奴贸易持续了数百年啊,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选择,所以现在欧美的黑人都非常非常强壮,但智商普遍也不高,因为聪明的通常不怎么听话,都会被杀死或是不被允许有后代!


简单说说外国的:

第一件事是比较吓人的,是三个外观相同或者非常相似的邮轮几乎都沉没了,这三艘轮船都是出自同一家游轮制造中心,而且外观和构造都是相同的,分别是不列颠号、泰坦尼克号、奥林匹克号,它们虽然都被淹没了,但被撞的命运却不同;泰坦尼克号撞的是冰山、不列颠号撞的是水雷,被水雷炸淹没的,而奥林匹克号作为作战军舰,它撞的是敌方的军舰,显然它的稳定性不如敌方军舰。

第二件事是跟第一件事件密切相关的一个女人,她三次都乘坐这三艘轮船,三次沉没都让她幸免,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她就是维奥莱特.杰索普,当然可能与她自身是医护人员有关,对于急救和自救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第三件事可以说是比较神奇的了,毕竟我们都不能未卜先知,但马克·吐温却做到了,他曾说过自己去世的那一天哈雷彗星会再次出现,而那一天哈雷彗星确实是离太阳最近的一次,不得不说非常神奇了,大家认为呢?

第四件事可能真的就是巧合,斐迪南大公在一辆车牌号为A III-118的汽车上被刺杀,这个车牌号与一战打响的年月日一模一样,而且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又被看作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当然这件事可能是后来战争爆发后世人无意中发现的,纯属巧合。

第五件巧合的事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巧合,就是一战中第一个被杀的英国士兵的墓碑刚好正对着最后一个被杀的英国士兵。

第六件事就有点诡异了,一个名为27俱乐部的俱乐部,多名著名成员在27岁去世,如果这件事放在中国,肯定会引出风水问题,然后这个俱乐部就会改名换姓。

第七件事可以说算是巧合也可以说很正常,讲的就是两个从小就分开的双胞胎在长大后相聚,发现两个人不止生活习性一样,就连养的宠物和感情经历都一模一样,这个很好解释,毕竟一母同胞,从基因里就带着一样的习性,所以即使环境不同也很难改变,但后来感情经历确实挺巧合的。

第八件事就是发现了俄罗斯普京有着一张大众脸,在上个世纪就发现与他长得非常像的士兵,几乎是一模一样,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都有,而且与年轻时的普京简直就是三胞胎。


再说说古代历史的:

一: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来年死囚悉数归队受死,太宗随即将其赦免,此事于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这件事为了歌功颂德,但事实上,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贞观六年,唐太宗放走死囚260人,但把史书往前翻两年,你就能看到:

“...是岁(贞观四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

——《旧唐书·刑法志》

过了两年时间,死囚有十倍,这是为什么?翻开贞观五年的历史,最大的一桩案件莫过于大理丞张蕴古的死刑案。因为私自放走了一个死囚,甚至有一位官员被身首异处。

此后,宁可杀错,不愿放过愈演愈烈,全国死囚越来越多。贞观六年的死囚中间有多少是不该死之人,我们无从知晓了。而这样一来,欧阳修在《纵囚论》中提出的,把这一批死囚都砍了,后面的再放,根本就不是什么好点子。

二:《资治通鉴》这本书大概有300多万字,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经历了大概1363年。

而“大饥”这个词在《资治通鉴》中一共出现41次。几乎是每三十年出现一次,“人相食”这个词一共出现33次几乎是每四十年出现一次。

史书上出现不过一句,但背后就是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易子而食,易妻而食,而这种惨境在这篇土地上,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至少发生了33次。尤其是在五胡时期。

简单说道这里吧,大家知道的比较细思极恐的事件可以评论区讨论!


史料未及VL


大家经常用“打鸡血”来形容一个人精神亢奋,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真的有人打过鸡血哦!

1959年,上海一家棉纺厂里,一个姓俞的医生正在现场演示打鸡血,围观群众沸沸扬扬,伸长了脖子往前挤,都想亲眼目睹一下怎样打鸡血。


只见,俞医生站在人群中间,手里拿着一只注射器,在他身体的旁边有一张桌子,桌子退上绑着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这只公鸡虽然被绑住了,但依旧不屈不挠,兀自在那挣扎着,一看就是一只“战斗鸡”。

这时,俞医生掀开了公鸡的翅膀,将针管插入了鸡翅膀下面的血管,不一会儿抽出了一针管血,俞医生不敢耽误,急忙撸开袖子,露出臂膀,将一针管的鸡血挤入了肩膀的肌肉里。

俞医生开始了现场说法,据他讲,这是他这个月注射的第五管鸡血了,之前他腰酸腿疼胃老痛,自从打了鸡血之后,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老胃病治好了,以前一个月过两次夫妻生活就算不错了,但自从打了鸡血,两天至少一次,连老伴都骂他“死鬼,怎么这么来劲了?”


大家看到这,肯定以为这是江湖骗子,不是哦,俞医生受过现代医学教育,毕业于上海亚东医科大学,抗日时期当过军医,解放后还干过卫生院院长呢!

俞医生当初在江西工作的时候,突发奇想,他将一只温度计塞入了鸡屁眼,发现鸡屁眼的温度有43度,远远高于人的温度,于是断定鸡血可以调节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具有抗病毒作用。

后来,在地方媒体的宣传之下,一传十,十传百,打鸡血疗法,因为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渐渐风靡大江南北,据说当时在卫生院门口,每天都排很长的队伍,男女老少手里都抱着一只鸡,大多数都是公鸡,因为公鸡有劲。

因为大家都打鸡血,一时间公鸡价格迅速攀升,出现了一鸡难求的局面。


卫生室里,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两个护士手忙脚乱地按住一只公鸡,有时候一只鸡的血不够,还要抽另一只的,结果一不小心公鸡挣脱了,乱到东边又飞到西边,搞的卫生室一地鸡毛,到处都是鸡屎,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走错了地方,以为到了宰鸡场了呢!

然而,闹剧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有人出现了畏寒、发热、腹泻、荨麻疹的症状,甚至有人出现了休克的症状。

几年之后,这股打鸡血热潮终于褪去,大家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该住院住院。

现在想来,真的感觉太不可思议了,但这个现象确实出现过!


一半秋色


1630年,也是崇祯三年,一件影响明朝命运的的大事发生了-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因“谋反”被皇帝处死,他的家人均被流放。

此事一出,天下哗然有的人对于崇祯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大都感叹国家将要灭亡了。人们每每提起都觉得是崇祯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而且袁崇焕当时被处死是的刑罚惨烈,竟然是刮刑。

据记明史载,在袁崇焕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刽子手就开始用刀,一刀一刀的割他身上的肉。当时的百姓对“汉奸”非常之痛恨,有的有钱人就拿钱向刽子手买袁崇焕身上的肉,拿着生肉就塞到嘴里,有的穷人就直接抢过来刽子手割下的肉,而这时又有几人同时撕扯这一块肉,这种场面真是异常惨烈。

让人无法想象,当时的场面多么恐怖,人吃人,吃的顺着嘴流血,细细一想恐怕没有比这更耸人听闻得了。到发场时袁崇焕已经断气,身上的人被抢食一空,只剩下头颅。

袁崇焕被刮了3543刀,他的肉被近万人抢食。一代大将的下场,令人扼腕叹息。

后来清军入关,大名江山破碎,百姓死伤无数,尸横遍野,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想起保护他们的将军,成了他们嘴里的“美食”。

而那位崇祯皇帝也在歪脖子树下,结束了他的一生。


开心读故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三菱重工在我国大庆油田的设备采购中一举中标,获取了丰厚的商业利益。日本人在我国大庆油田被公布后,就开始了大量搜集相关情报。当时由于我国对大庆油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日本人并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但在后来,日本人凭借王进喜的一张照片和他的先进事迹报道,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宣布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但并没有把这个被发现大油田的地理位置公之于众,对我国战略资源一向关注的日本情报机构,马上就展开了对这个大油田的分析和研究。当时我国正处于特殊时期,对大庆油田的保密工作也做得非常的好,让日本的情报机构一无所获。

1964年,一篇《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让日本情报机构确认了大庆油田是真实存在,并不是子虚乌有的事。在确定了确实有大庆油田之后,日本人就加紧了收集情报工作。由于我国在国内各宣传报道中,并没有提及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储量等相关具体数量,日本人对大庆油田的认知仅仅是在名字上。


两年后,我国的主流媒体和杂志上发表了王进喜的先进事迹,日本人简直就是如获至宝,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大量大庆油田的信息。他们在王进喜的照片中从他穿着上,断定了大庆油田在属北纬46—48度之间的寒冷地区,大致在冬季零下30度的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初步确定了大庆油田的位置。

文章中提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用肩膀将几百吨采油设备扛到了工地。日本人通过这句话,认为可以用人工方式搬运采油设备的,推测出大庆油田离火车站不远。又通过文章中对王进喜在马家窑说过:“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的描述。


日本人结合先前的结论,推测出大庆油田的北端在马家窑,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市与齐齐哈尔市铁路的安达附近,整个大庆油田南北达400公里的范围。就这样日本人就从一张照片和一篇王进喜先进事迹报道中,就推断出了大庆油田的具体位置。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日本人竟然在王进喜的照片中,通过王进喜与井架的距离,就确定了大庆油田的油井直径,从而推算出大庆油田的储备量。再通过王进喜手握手柄的样式,推算出了大庆油田的日开采量。


日本人搜集到这些情报后,通过大庆油田的一些基本数量,推测出以我国当时的石油开采技术和能力,是远远满足不了大庆油田的开采需求。从而确定了我国会在未来从国际上招标购买石油开采设备和炼油设备。

日本的三菱集团在获得大庆油田数据的前提下,开始专门针对大庆油田研发新的设备,以备在后面进行的招标中能脱颖而出。没过多久,果然如同日本人推断的那样,为了提高大庆油田的产量,我国进行了公开招标购买适合的设备。


日本的三菱集团因为提前就对大庆油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设备是参加招标中最适合大庆油田的。因此三菱集团中标了这次的采购,从而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他能一举中标,可见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观景说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震惊全国的通化特大杀人案,一个村民口中所谓的“老实人”的极端爆发

“老实人”真正爆发的时候,你连下跪认错的机会都没有。对于这句话,我是深表认同的。这起案件的犯人石悦军,他平常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老实,不善言谈。可是,他总是把一些事情埋在心里面,就像是埋了一堆炸药一样,只等一个火种,便会引爆。

石悦军是一个卖猪肉的屠户,家里面还是挺有钱的。在邻居的眼中,石悦军很老实,不怎么喜欢说话,对自己的孩子很好,而且妻子也很贤惠。再加上新房新车都有,这简直是人生赢家了!但是,这个人却一手制造出震惊全国的惨案,在6天之内,连杀12人,这实在是令人细思极恐啊!

石悦军的童年其实是挺悲惨的,所以此人的内心可能是有些扭曲的。他小时候因为父亲死的早,再加上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经常受到一些人的欺负,而他性格很孤僻,所以童年生活确实过得不怎么快乐。

多年以前,石悦军所在的市场卖猪肉不用交什么费用。后来,市场开始规范起来,杀猪必须要到指定的地点去做,同时还要交费,这实际上增加了成本。石悦军为了多赚点钱,便经常偷偷自己屠宰。这一情况被当时的管理员,也就是李振军发现了,有一次,李振军便将他的猪肉没收了,同时还罚了他1000元人民币。经此之后,李振军便于石悦军结下了梁子,石悦军认为这人故意与他作对。

所谓酒壮熊人胆,在和李振军一起吃饭的一个饭局上面,向来滴酒不沾的石悦军突然喝了不少的白酒。饭后,他便对李振军起了杀心。先是将李振军给杀死,后来便想自杀。可是,他突然想起来了另外一个人,就是他们镇上的王玉良。这个王玉良是畜牧站的副站长,经常无缘无故把石悦军的猪肉给扣了,还随意罚款,石悦军对他更是忍耐很久了。他想,反正杀一个会被判死刑,杀两个也会被判死刑!

于是,他便来到王玉良家里,将其一家全部杀死。随后,他也不自杀了,便一直在逃跑。逃到了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行踪,他便一边逃跑,一边杀人。先是杀了一对老夫妻,后来跑到了自己的村民赵玉富家里躲藏,被赵玉富发现了,便又将他们两口子给杀了。

就这样,在6天的时间内,他连续杀害了12个人,还有几个人受了重伤,全都是他做的恶。在他潜逃的时间内,很多人都非常害怕,因为担心这人会不会伤害到自己。在他逃跑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被他杀害的消息传出来。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石悦军在他潜逃的6天后,被警察抓住了。在被抓的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反抗,当然反抗也是没用的,他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抓住的,同时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石悦军对于法院的死刑判决没有提起上诉,但他却为自己辩解了一番,他说自己并不是外人所说的什么杀人狂魔,以前也没有过什么作案前科,之所以这么做,自己是被逼的!


徐聊


被亲吻最多的脸庞——美丽雕像

位于巴黎郊区阿库伊尔的劳伦斯工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手工作坊,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法国顶尖的工艺品制作基地。漫步在工坊母版展出的阁楼上,你能看到各种名人的石膏像,拿破仑、罗伯斯庇尔、雨果、贝多芬......

这些石膏母版最特别之处在于并非来自这些人生前,多数是在他们死后才取模制作,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些鬼气森森,甚至有些表情狰狞。在一众死亡石膏中有一个却显得非常特别,它的主人并非名人,而且表情也和其他雕像大相径庭。

那是一个少女的头部石膏像,女孩面容姣好,双目微闭,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仿佛是童话中的睡美人,在等着某个王子将她吻醒。没有人知道女孩的名字,大家都叫她塞纳河无名少女。

被亲吻最多的脸庞——无名少女

19世纪80年代的巴黎已经具备艺术之都的风范,卢浮宫后蜿蜒的塞纳河赋予这个城市华丽与浪漫。只是这时候的城市不可避免的存在警力不足的缺陷,犯罪丛生,塞纳河上经常会漂浮这死尸。

巴黎的市政机关自然不想被这样的场景破坏城市形象,于是在卢浮宫后身建立了一个捕捞处,专门打捞河上的尸体。捕捞处的侧面就是太平间,打捞起来的尸体会在那里公开展览,以求有人认出死者的身份。所以那时代的艺术家们鉴赏完卢浮宫的艺术瑰宝后通常会去一趟太平间,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亲人死掉,想想也挺黑色幽默。

1889年的某个下午,捕捞处又在塞纳河里捞出一具尸体,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警察仔细检查一遍没发现暴力痕迹,尸体的衣着也整齐,于是草草的宣布死因是自杀。看守太平间的病理医生不关心女孩的死因,他惊异的是女孩脸上恬静的笑容,这一点都不像溺水而死的人。

仔细观察女孩后医生觉得这个充满笑意的脸庞如同蒙娜丽莎,他决定留住这种美丽。医生很快找来了劳伦斯工坊的石膏匠,用实物取模的方式制作了脸部雕像。这个带着浅浅笑意的雕像很快轰动了巴黎,无数诗人、作家、艺术家开始畅想女孩的身份和故事。

很遗憾,最终这个女孩的真实身份并未找到,她只能是塞纳河无名少女。但那个脸部石膏像却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但是很多家庭都会在客厅里悬挂,在蒙娜丽莎失去多年后,巴黎人再次找到那种神秘的微笑。

被亲吻最多的脸庞——流传至今

时间很快来到了1955年,挪威玩具制造商阿斯蒙德·拉达尔通过心肺复苏术拯救了自己溺水的儿子托尔,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一种橡胶半身模型用来供人联系心肺复苏。到设计到模型的面孔时,拉达尔想起了儿时家中挂在客厅的石膏像。

他觉得那个带着浅浅笑意的脸庞能够消除练习者的紧张感,于是塞纳河无名少女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露西·安妮。如今安妮女士已经超过50岁,不计其数的人用她联系过心肺复苏,这是世界上被亲吻最多的脸庞。

半个世纪以来这个死于自杀的女孩救活了无数垂危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练习的那张面孔来自一个真正的死者,他们一直亲吻着亡者的脸庞,这也算中细思极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