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正走出低谷,但全球經濟會經歷短期滯脹

2019年9月,中國自產原油156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9%;進口原油412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0.8%;原油加工564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4%;原油消費568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0%。

9月,中國天然氣自產13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10.6%;天然氣進口113.4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7.8%;天然氣消費24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9.4%。9月,中國原煤自產3.24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4%;全社會用電6020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4.4%。

原油正走出低谷,但全球經濟會經歷短期滯脹

從這組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的能源消耗量還在保持較高增速,特別是原油,對進口的依賴度還在不斷增加。而在國際市場上,9月的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平均維持在55美元附近,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維持在62美元左右。

從8、9、10三個月的原油價格走勢來看,雖然受“沙特油井被炸”事件的影響,國際油價格出現過短暫的飆升,但很快因產能恢復而再度走低至近半年來的低價區,即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維持在50美元—55美元之間,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維持在56美元—62美元之間。

但近期三大因素直接影響著原油價格不斷走高,並重新回到油價半年來主要維持區間的上限價格附近,而這三大因素還將繼續朝著有利於原油價格上漲的方向發展。

第一個重要因素是全球能源需求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中國不斷擴大對國際原油的進口規模,除了現有的基本日常能源需求之外,在汽車、海運、航空等主要燃油需求領域,還有極大的提升潛力。而類似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國家還有很多,未來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新增能源需求主力。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國家則保持著相對穩定的能源需求,即使有新能源替代的趨勢,但短期內還難以直接減少對原油的依賴。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主要產油國的保價協議還將繼續,而且俄羅斯更是以歐元、盧布、人民幣等代替美元結算原油,以減少因美元波動對原油價格造成的直接影響。美國自身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需求國和生產國,也正在努力擴張和佔有更多原油資源,如近期直接出兵霸佔敘利亞的重要原油產區。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則公開稱讚特朗普是“最好的美國總統”,因為其他美國總統總是說一套做一套,都是戰爭販子,而特朗普“說搶石油就搶石油,不虛偽,很實誠”。由此可見,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等主要產油國的持續多年制裁,其根本目的還是要霸佔更多原油資源。而這種高投入的原油資源霸佔,必然需要價格補償,同時也能更有利於美國本土的頁岩油出口。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全球低利率時代的延續。美聯儲再度降息至1.5%—1.75%,已經明顯低於同期CPI水平,這必然是有利於推高資產價格的。歐洲、日本還在延續負利率政策,短期內難以改變,新興經濟體國家也紛紛降息自保。在這樣的一個貨幣超寬鬆的大環境下,以原油為代表的主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正在獲得充裕貨幣流動性的有力支撐,整體價格開始緩慢走高。

但是也要看到,全球整體的經濟低迷和各國的經濟分化卻還在繼續著,至少到明年上半年還難有大的改觀。因此,短期的全球性經濟滯脹就不可避免了,即經濟發展明顯放緩或停滯,而通脹水平卻在不斷走高。

然而,原油價格的走高趨勢一旦形成,將會很快傳導至其他實體經濟領域,甚至會在資本市場上形成新的投資熱潮。這或許是全球經濟重新獲得新一輪發展機遇的突破口。因此,全球經濟在經歷半年或一年的短期經濟滯脹之後,會迎來一個新的經濟發展週期,只是,那就會是更高一級價格水平的全球經濟增長了。

更多獨家分析,請關注肖磊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