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在《食物语言学》中,Dan Jurafsky在最后关键的一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Jurafsky指出,甜点(dessert)不仅是“甜的食物(sweetfood)”,而是一顿饭中的最后一道甜味的菜。Jurafsky注意到,和美国、西欧等国家不同,中国菜中根本没有甜点。而传统中国正餐的结尾往往是一道汤品或者是等残羹冷炙被端去厨房后的一盘水果。他推测粤语中的“甜品”或者普通话中的“甜点”或许是西方的舶来词。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在美国,传统的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被认为是中餐后的甜点,是美国人眼中中餐元素“四大天王”(幸运饼干、外卖盒、饺子、筷子)之首。幸运饼干是一种贝壳状的黄色饼干,中空因此可以放置一个写着幸运话语的小纸条在饼干内。在美国的中餐馆里,在客人结束用餐起身付款时,店家常会将账单和几枚小的幸运饼干一同递给客人。这时候客人多会打开包装掰开饼干拿出其中的小纸条,一边阅读一边将饼干放入口中。这种带着一丝东方占卜气息的小饼干受到美国人的喜爱和追捧。正如电影Freaky Friday中的台词:“那个小饼干肯定带有东方魔法!”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纽约时报记者詹尼弗.李 (Jannifer Lee)在其畅销书《幸运饼签纪事》中写到,经过在多国考察采访,很大可能幸运饼干是由19世纪的日本人萩原真发明,又称“辻占煎饼(Tsujiura Sembei)”。而直到20世纪,萩原真的后人才将这种小饼干推广到美国的日餐馆和中餐馆。Jurafsky认为,“中国菜传统上没有甜点这一道,而幸运签饼这一小小进化则填补了美国人对甜点的渴望。”后来,二战时期美籍日裔几乎被全部羁押在集中营内,此后华人逐渐代替日本人进行幸运饼干的制作和售卖。因此20世纪后,幸运饼干成了美国华裔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在关于美国华裔家庭的小说《喜福会》中,谭恩美便写到了中餐馆的幸运饼干。此外在电影中还出现过主人公将求婚钻进放入幸运饼干中的情节。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Jurafsky指出,虽然中国菜中没有甜点,但是有甜食的。比如糖水。Jurafsky提到他最爱和妻子一起去他最喜欢的糖水店:吉瑞街上的九龙塘。“世界糖水在中国,中国糖水在广东”,广式糖水的重要性和普及性不言而喻。据说糖水是古代时期王公贵族餐后的一种甜汤,目的是为了调理脾胃帮助消化。到民国初年,糖水在广东地区兴起。到20世纪初期,糖水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进入了糖水的鼎盛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美食文化的发展,糖水已经成为中华饮食的重要部分,糖水文化也随之形成。糖水不仅是饮食需要,更是有着丰富的养生功能,目的是“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凉。”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为了解释不同菜系之间的类同与差异,以及各种菜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化,Jurafsky提出了“菜系语法” 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把菜系比作语系,在这个语系中是有着固定的“隐性规则(结构)”。这种菜系内的隐性规则就是指哪些食物与哪些食物可以搭配食用,或者是哪些是正餐哪些是配菜。甚至还关于这些菜肴的烹饪方式和食材搭配。在Jurafsky的“菜系语法”中,“就餐顺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则。也就是甜点一定是在最后才被端上餐桌这样的规则。此外,“原料和组合上的制约”也是菜系语法中的重要方面。比如一顿粤菜往往有淀粉(米饭、面条、粥)和非淀粉(蔬菜、肉、豆腐等等)。另外,菜品组合而成的口味也有其独特的隐性规则。比如每个菜系都有甜味元素,但不同的菜系获取甜味的原材料不同:马来西亚以椰糖为主,美国食物以白蔗糖或玉米糖为主,还有些地方以枫糖浆为主。最后,菜系语法与烹饪方式密切相关。中国菜中食物都被处理为熟食食用,除了健康考虑,古代中国还以烹熟食物为文明象征。因此如果在餐中端上来一盘生的沙拉,这就破坏了中国菜的结构。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通过对甜点在历史和各个菜系中位置的对比分析,Jurafsky总结道,是这样的一种隐性文化规则让人们认为“甜点”必须是甜味的。而这种对食物的喜恶或理解背后是丰富的文化结构。在这个文化、食物的结构中,味道与“菜系语法”的语法规则早早就植根于内心了。最后,Jurafsky补充道:“甜点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包括那些让我们给餐厅打高分的甜点)。它是隐性文化结构的映射,是非肉眼可见的食物的语言。它藏在我们的齿颊之间。”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点:读“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