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這可能是在頭條上第三次寫MECT——改良電抽搐治療。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先不著急,我們先說說這個治療到底叫什麼?

MECT,英文全稱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 意為改良的;EC意為電痙攣或電抽搐的;T就是治療。

連在一起,我們直譯為:改良電抽搐治療,或者改良電痙攣治療。

但是,很多精神科醫生會把MECT叫做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或者別的名字。原因一:現在的治療用肌松藥,認為沒有抽搐發作,即為無抽;二是:很早之前的治療患者會在抽搐中休克昏迷過去,所以沿用了休克二字;雖然現在使用了麻醉藥,患者也會進入麻醉的狀態,也像“休克”一樣。

其實怎麼叫,不傷大雅。反正目前的稱呼有:“電擊”治療、“電療”、“無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無抽搐電痙攣治療、改良電休克治療、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治療等等。

當然,個人喜歡和支持改良電抽搐治療的稱呼,似乎精準一點,而且很易被患者和家屬接受。


改良電抽搐治療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療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電抽搐治療由來已久,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的精神分裂症,就是採用過這個治療。其原理是通過適量的脈衝電流刺激,使大腦皮層廣泛性放電,促進腦細胞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的反應。改良後呢,電抽搐治療前,先注射適量的麻醉劑和肌肉鬆弛劑,然後利用一定量的電流刺激大腦,從而達到減少抽搐發作,同時達到控制精神症狀的一種治療方法。

這裡強調為什麼不用“無抽搐”這個概念,因為即便使用的肌松藥,在通電過程中,患者其實還是有抽搐發作的,只是微弱或者很不明顯。“改良”一詞這時候就顯得恰如其分了。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重度抑鬱自殺傾向

目前的是不是需要採用這個治療,大部分醫生有兩個視角:

一個是快速緩解症狀。

其實很多疾病適合改良電抽搐治療,近年來,治療範圍也在擴大。

①重度抑鬱症:嚴重抑鬱,拒食、有強烈自傷、自殺或明顯自責、自罪者;

②躁狂症:極度興奮躁動、衝動、傷人和毀物的;

③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緊張性精神分裂症(違拗和緊張性木僵);

④精神藥物治療治療無效或對藥物治療不能耐受者。

⑤其他,如惡性綜合徵等


什麼樣的患者不適合改良電抽搐治療呢?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不適合

個人經歷過被治療的患者最小年齡12歲,最大年齡79歲,治療次數累計最多的108次。

其實,改良電抽搐治療無絕對禁忌症,但有的疾病可能會增加治療的危險性,即相對禁忌症。

①大腦佔位性病變及其他增加顱內壓的病變

②新發的顱內出血

③導致心功能不穩定的各類心臟病

④出血或不穩定的動脈瘤畸形;

視網膜脫落

⑥嗜鉻細胞瘤;

⑦導致麻醉危險的疾病(如嚴重呼吸系統與肝腎疾病等,包括以下禁忌症截癱,上下運動元神經損傷,大面積燒傷,高血鉀,骨骼畸形,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白內障摘除,低血漿膽鹼酯酶的病人如肝功能明顯減退,嚴重貧血,有機磷中毒的病人及電解質紊亂者,對酯類過敏的患者,妊娠等);

⑧癲癇持續狀態。


改良電抽搐治療之前要做什麼準備工作呢?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準備

簡單的講:知情同意、評估、禁食水三個方面。

1.評估檢查

身體檢查:肺部、心臟、神經系統體檢等。

評估詢問: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藥品過敏史。

完善檢測:心電圖、血鉀、生化檢查、視情況完成胸部攝片檢查。

治療調整:根據MECT治療操作規範調整藥物。

2.知情同意

首先科室討論:經治醫生即管床醫生、主治醫生、主任醫生需要參加討論和注意事項,遇特殊情況時,病區可以邀請治療師、麻醉師及院內會診醫師參與討論。

告知家屬:經管醫師要詳細告知患者監護人相關事項,內容包括治療適應指徵、治療技術介紹、可能存在不良反應、療效評估等,消除家屬緊張恐懼心理,徵得家屬理解與合作。

患者法定監護人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麻醉藥物使用知情同意書。針對門診MECT病人,接診醫生還應詳細告知術前準備事項,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3.護理

病區或門診護士:叮囑治療前6小時內禁飲食,4小時內禁飲。每次治療前應測體溫、脈搏、呼吸與血壓。首次治療患者需測體重。治療前要將測量結果報告給經治醫師。特別是患者檢查結果異常時應提醒經治醫師。


注意啦,敲黑板,做筆記啦!!! 希望瞭解後,能消除一下大家恐懼。

整個治療有精神科醫生、麻醉師、護士全力配合,還有很多搶救設備,安全性較高。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1※. 核對患者信息,交接病人進入治療室;

2※. 叮囑患者治療前排空大、小便,取下活動假牙、髮卡,解開衣帶、領釦;

3※. 患者平躺到治療床上,開放靜脈(加肌松、麻醉藥等),連接腦電圖、血壓、心電、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安放刺激電極(連接處須清洗);

5※. 麻醉師按照患者年齡、體重計算給予麻醉藥,麻醉師判斷患者角膜反射遲鈍,給予肌松藥靜脈注射,一般2-3分鐘後,患者肌肉鬆弛,腱反射消失或減弱,面部及全身出現肌纖維震顫;

6※. 此時給予通電2-3秒。同時給予15-20次/分輔助呼吸,高濃度大流量加壓給氧l~2分鐘(血氧飽和度保持在100%);

8※. 如果血氧降低,給予加壓給氧(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9%)。觀察至呼吸恢復平穩。留觀室內監測血氧、脈搏,低流量吸氧(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l00%)。治療後測血壓、脈搏、呼吸並記入治療單。

9※. 送入觀察室,患者在治療床上醒復,安排專職護理人員,護理術後患者。觀察內容包括患者的呼吸、意識、行為、肌力等情況。觀察約20分鐘至病人意識恢復完全,並測查血壓、脈搏、體溫,離開治療室;

10※. 由專職人員或家屬護送患者回病房,針對肌力恢復不完全的患者需用輪椅護送,以防跌倒。在病史休息時,囑咐患者去枕安睡休息以減輕頭痛、頭昏症狀。

11※. 治療後兩小時內勿進食和飲水,如果很渴,可以用水溼潤一下;當日午餐應進食麵條湯等半流體食物,不要進食煮雞蛋、饅頭等固體食物。


這些問題可能出現,需要給大家提個醒: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注意事項

①頭痛:1/3的人可有輕度頭痛,數天內可自緩,一般用布洛芬即可緩解;

②記憶減退:多見,

最讓家屬擔心的事情,但可以恢復的,多在治療停止後數週內恢復;

噁心嘔吐:少見,輕者無需特殊處理,重則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顱內壓增高的體徵,是否有腦血管意外跡象;

④意識障礙:少見,約持續十分鐘;

⑤呼吸暫停延長:少見,一般在抽搐停止後10-30秒內呼吸可自行恢復。若未及時恢復,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氣管插管等。引起延遲的原因可能為中樞抑制。呼吸道堵塞,舌後墜,或使用鎮靜劑過多。

⑥其他:很少見,肌肉痛、下頜痛等。


寫在最後,碎碎念

來觀,告訴你精神病院“電擊”治療的整個操作過程(文字版)

餘香

電抽搐治療是偶然間發現的,1934年匈牙利的醫生的一次細心觀察,才有了後來被精神科醫生奉為“殺手鐧”的治療“武器”!

1938年的意大利醫生開啟了治療先河。

直至1950年左右的麻醉藥出現,治療變得人性化和無痛化。

改良電抽搐治療不可怕,我們更不要妖魔化甚至自己腦補一些可怕的畫面,真的相對很安全,治療相對很見效果。

現在的治療變得有些貴了,但畢竟不是持續使用,綜合考慮,聽從醫生建議,一起好好商量吧。

願都好起來,而且能快一點……


參考文獻:

1. Sánchez González R, Alcoverro O, Rojo J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ctas Esp Psiquiatr. 2009. 37(6): 343-351.

2. Mann JJ. 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J ECT. 1998. 14(3): 172-80.

3. Mann JJ, Kapur S. Elucidation of biochemical basis of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by human studies. Psychopharmacol Bull. 1994. 30(3): 445-453.

4. Post RM, Putnam F, Weiss S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s an anticonvulsant. Implications for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affective illness. Ann N Y Acad Sci. 1986. 462: 376-388.

5. Sanacora G, Mason GF, Krystal JH. Increased cortical GABA concentrations in depressed patients receiving ECT. Am J Psychiatry. 2003.160(3): 577-579.

6. 陸林. 沈漁邨精神病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 905-909.

7. Haq AU, Sitzmann AF, Goldman ML. Rropomse of depression to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predictors. J Clin Psychiatry. 2015. 76(10):1374-1384.

8. Swartx CM. Electroconvulsive aed neurormodulation therap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Piccinni A, Del Debbio A, Medda P. Plasm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 receiving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9.19: 3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