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文 / 王世民

深圳爾雅總裁 | YouCore創始人

著有《思維力》《學習力》《個體賦能》

----------------

01 什麼是迭代?

如果你想去熱門景點旅遊,做一個旅遊規劃最高效的方式是什麼?

我的建議是看旅遊攻略。

​攻略裡對各種景點、路線、住宿的介紹井井有條,好的旅遊攻略你看完後甚至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因此,在旅遊目的地明確、天數固定、預算清楚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參考攻略,採用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提前規劃好日程和旅遊路線。

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但假如,有人請你幫忙安排一次旅遊,他的需求是隻要好玩又實惠就行,具體玩幾天視玩得開不開心而定。

在這種一切都不確定的情況下,你是不是就沒辦法採用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提前做好日程安排和旅遊路線了?

你只能先挑選幾個可能的旅遊目的地給對方選擇,然後再在旅遊過程中,根據他的反饋及時調整在每個景點的旅遊時長,並相應調整下一步的旅遊目的地和路線。

迭代就是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不得不採用的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為在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既無現成方法可循,也無過往經驗可依,只能在一步步的實踐中逐漸深化認知,摸索出指導未來的規律(咱們“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之路,就是這麼迭代出來的)。



02 迭代的三大價值

當然,迭代也並不是那種我們不願意用,而是被逼得沒法,不得不用的方式。

迭代相較於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有著自己的三大獨特價值。

▼ 價值一:降低難度

迭代可以有效降低一件事的難度,因為它將起步要做的內容減少到了一個最低的必要程度。

以寫一篇文章為例。

按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來寫,你在動筆前,要搭建好文章的框架,找好所需的素材,想好必要的故事,這對一個剛寫文章的新手而言,是一個很有挑戰的要求。

但如果按迭代的方式來寫,第一輪你無需在意例子是否貼切、文章是否有文采,只要將你能想到的都先寫下來即可。

第二輪再在第一輪的基礎上做例子的調整。

第三輪再在第二輪的基礎上做文章遣詞造句的潤色。

按這種迭代的方式寫文章的話,是不是難度就大大減低了呢?

▼ 價值二:減小風險

相較於降低難度,迭代更大的一個價值是可以減小風險。

一般要採用迭代方法的工作,都是不確定性很高的工作,比如研發一款20年後的主力武器,開拓一個新市場,做一個新發明等。

這類工作,沒有現成的方法參考,而且可能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可預見的變化發生。

採用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在一開始就投入好幾個月做規劃,制定出未來好幾年的計劃,然後一步步按計劃來做,做到後來你會發現,實際要做的跟你規劃的迥然不同。

但到這時,大量的時間和成本都已經被浪費掉了,工作要麼大大延期和超支,要麼乾脆只能推倒重來。

美國加利福利亞州2008年規劃的高鐵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一開始的60億美元預算猛增到770億美元,預計通車時間從2033年推遲到不知道哪一年。

迭代的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這些風險,因為迭代的第一輪只是最小必要程度的投入,因此會大大減少時間延期和成本超支的風險。

▼ 價值三:確保質量

除了可以降低難度、減小風險,迭代最大的價值是可以確保最後成果的質量。

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需要在一開始就明確好最終交付的成果,規定好每一步的工作。

以給客戶做企業管理軟件為例,傳統的實施方法要求客戶在一開始就明確好自己的業務需求,然後在SOW(工作說明書)裡白紙黑字寫清楚我們只做這些雙方約定好的內容。

但企業的管理是複雜的,外部的經營環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開始就預測好所有的需求。

因此,在傳統的實施方法下,幾乎100%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都會發生顧問公司和客戶相互扯皮的現象。

顧問公司堅持要按SOW的約定來做,如果要改就要加錢,因為你現在不要的這些功能,我已經投入很多工作量了;客戶堅持要免費按新的需求來做,因為SOW里約定的交付成果不是我要的。

在這種扯皮之下,最終的交付成果往往是雙方妥協的一個結果——勉強能用,但距離客戶的真正所需還有挺大差距。

這種情況下,客戶不滿意,顧問公司也虧損(因為不得不承擔部分返工的成本)。

但如果採用迭代的方式,就可以確保最終輸出的成果是雙方都滿意的了。

因為迭代的每一輪都是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投入,輸出一個階段成果,雙方都能快速確認這是否是當前所需,即使有預見不到的變化也沒問題,下一輪調整就可以了。

既然迭代有這三大價值(降低難度、減小風險、確保質量),那具體該如何做呢?

根據迭代的對象不同,迭代主要有兩種方式:

迭代方式一:由粗到細

迭代方式二:由小到大

03 迭代方式一:由粗到細

由粗到細的迭代方式,適用於交付對象只能一次性給出,不能局部使用的情況。

比如,寫一個方案、畫一個藍圖、蓋一座房子。

它的迭代方式類似於一幅畫像的製作。如下圖所示:

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 圖1:從粗到細的迭代方式示例

這種迭代方式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 步驟一:勾勒整體框架

先勾勒出一個粗線條的整體框架,是由粗到細迭代方式的基礎。

這有助於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以最小的時間和投入,先形成初步的思路或達成初步的共識。

比如,家裡想做一個裝修,自己也不知道要做成什麼樣的,只知道要顯得有品位一點。

在這種模糊的需求下,設計師就可以先勾勒一份粗線條的整體設計圖,再跟你一起在這份整體設計圖做討論,形成最初的思路。

▼ 步驟二:實現核心部分

粗線條的整體框架出來後,第二步就是要實現這個整體框架中的核心部分了。

優先實現核心部分的目的有兩個:

這是最關鍵的部分,核心部分確定了後,後續的迭代工作就有起點了,不然需求依然是模糊的。

② 其它部分是依賴或配合核心部分的,如果核心部分未確定,其它部分工作先做的話,很容易因為核心部分的調整,要全部返工重做。

還以家裡裝修為例。

設計師跟你初步確定整體設計圖後,就可以先將主要區域(比如客廳)做渲染圖,讓你看下配色和搭配是否符合你的預期。

如果不符合的話,就再修改,在這個修改過程中,還可能反過來對第一步的整體設計圖再做調整(甚至可以推倒重來)。

主要區域的配色和搭配符合你要求後,這份裝修設計圖的最核心部分就算確定了,後面即使有調整,也都是小修小補的內容了。

正常情況下,前兩個步驟只佔到整體工作量的20%,但卻完成了80%的功能。

▼ 步驟三:一輪一輪細化

整體框架和核心部分都完成後,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一輪又一輪地細化了,將最終成品打磨得越來越精細。

這個一輪又一輪打磨的過程,雖然功能只佔20%,但至少會佔到80%的工作量。

繼續以裝修設計圖為例。

主要區域的配色和搭配確定了後,雖然以後的工作已經不會影響到整體裝修風格了,但你們會因為選用什麼燈具、藝術畫應該掛哪個位置,反覆修改調整,耗費不少時間。

最終,經過一輪又一輪的修改,設計師會完成家裡所有區域的渲染圖,並且這個設計圖會很符合你的預期。

以上就是從粗到細迭代的三個步驟,對於任何需要一次性完整輸出的成果(如,寫文章、編方案、做設計等),在需求不明確或你思路不清晰的情況下,都可以採用這種迭代的做法,從整體到局部,到模糊到清晰,逐步精細化。

這既能解決你因為畏難遲遲不願動手的問題,又能讓你輸出一個高質量的成果。



04 迭代方式二:由小到大

第二種迭代的方式是由小到大。這種迭代的方式適用於交付對象可以部分功能先使用的情況。

比如,微信的開發、今日頭條APP的開發等。

這種迭代方式類似於一個螺旋圈,由一個核心不斷往外擴展。

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 圖2:從小到大的迭代方式

這種迭代方式主要也分為三個步驟:


▼ 步驟一:快速出最小可行的成品

在最短的時間內,出一個最小可行的產品,是從小到大迭代的核心。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有兩個核心價值:

① 可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第一時間抓住商機。

以最少的時間和成本實現試錯,避免重大方向失誤。


像微信,在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時候,只有最簡單的文字消息和圖片功能。

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但就是通過這個最基本的手機社交功能,微信在第一時間抓住了移動互聯社交的商機,並且明確了這個賽道值得投入。


▼ 步驟二:快速驗證調整

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推出,是為了驗證方向是否正確,以及採集更多真實用戶的使用需求的。

因此,在最小可行性產品推出後,要以最快的速度來測試用戶反應,看看這個方向是否滿足了用戶的最核心訴求,同時採集用戶需求,明確產品下一步迭代的核心功能。、

2011年1月21日,微信推出了1.0版本,截至2011年5月10日,微信已經連續推出了1.1、1.2、2.0版本,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四次體驗版的更新。

到微信2.0版本,就在快速驗證調整的基礎上,推出了里程碑功能:語音對講。

如何一步步迭代,滿足客戶不斷提出的新需求?

這個功能就充分抓住了用戶非常核心的一個訴求:語音通話,從而大規模地收割了傳統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海量用戶。

我自己就是被這個功能吸引從而使用微信的。

▼ 步驟三:持續功能疊加

經過前兩個步驟,產品就已經被確定值得往下做了。在這個基礎上,產品就可以像螺旋圈一樣,根據用戶需求的優先級別,不斷地疊加越來越多的新功能了。

像現在的微信,就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移動社交app了,而是一個超多功能的入口。


以上就是由小到大迭代的三個步驟,這種迭代方式特別適用於產品的開發,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產品的標準開發模式了。

05 小結

在確定的情況下,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是一種最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在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比如需求不清晰,外部環境變幻莫測,不可預見的變化多),相較於預定義過程控制的方式,迭代則是一種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它既可以幫你更簡單地開始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又可以幫你降低各種延時超支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它能幫你找到正確的方向,輸出更高質量的成果。

在需求不明確或你思路不清晰的情況下,你都可以嘗試下迭代的工作方式:

1、如果你要交付的對象是需要一次性完整輸出的成果,就可以採用從粗到細的迭代方式。

2、如果你要交付對象的部分功能可以先使用,就可以採用從小到大的迭代方式。

--------------------

我是YouCore,持續分享乾貨文章,主要解決工作三年以上的共性問題:晉升瓶頸、缺乏深度思考、知識不成體系、表達不清等。

歡迎關注@YouCore,一起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