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症狀暗示一件事:可能得了糖尿病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長趨勢,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由於糖尿病有著諸多合併症和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那麼,如何及時發現糖尿病,從而早做治療?

一糖尿病早期有線索可循嗎?

從健康人到糖尿病患者,並非簡單的一步跨越,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個過渡階段——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一般指處於血糖比正常人高,但還沒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中間狀態,其症狀比較隱秘,無明顯表現,容易被忽視。但如果不加干預、聽之任之,將來可能發展為糖尿病。

當“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狀出現再進行診斷時,防治時間已經偏晚。那麼有幾個症狀及表現或許可作為患者是否考慮去篩查糖尿病的線索。

1是存在反應性低血糖症狀。例如,餐後一段時間後出現明顯的飢餓感,十分渴望進食,不然會餓得慌;

這些症狀暗示一件事:可能得了糖尿病

2是出現與糖尿病相關的常見合併症或者併發症的症狀。如心腦血管的疾病、血壓的紊亂、視網膜的病變等。

3是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的症狀。例如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統、皮膚等感染。之所以如此,除了因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下降導致之外,還有就是因為血糖的升高更容易為一些病原體提供生長和繁殖環境。

二早期篩查能預防糖尿病嗎?

早期發現主要是為了早期防治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

一些患者在確診2型糖尿病之時,往往已經有了併發症的存在。有些人即使暫時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只是一個糖代謝異常,比如糖耐量的減退、空腹血糖的異常,但對臟器也會有一定的損傷。同時,如果重視早期診斷,並通過飲食和運動治療或者藥物的干預,從而達到有效控制,可以不用藥物治療或延緩發展為糖尿病。所以,早期的診斷非常關鍵。

對於常規人群,每年應該體檢篩查1次。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則至少每半年做1次篩查。

三哪些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體內攜帶糖尿病基因的可能性更大;

2是超重或者肥胖的人,肥胖會造成胰島素抵抗,更容易誘發糖尿病;

3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糖尿病的幾率越高;

四是有過糖耐量異常的人,比如婦女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或者在其他階段有過糖耐量減退現象,以及血壓、血脂偏高的人。

這些人群,即使沒有明顯的症狀,也應該定期進行糖尿病篩查,做到早期診斷,早期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這些症狀暗示一件事:可能得了糖尿病

經常打胰島素會上癮嗎?

胰島素對控制血糖,特別是急性高血糖是非常有效的。在遇到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時候,它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當然,胰島素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常見的就是有可能發生低血糖,這也是我們在臨床當中重點防控的。有些患者對胰島素注射製劑有恐懼心理,認為像吸毒一樣會上癮,終身不能擺脫,這是不正確的認識。

實際上,對於已經開始使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的患者,是否繼續使用,取決於病情。有些患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是因為其自身分泌的胰島素遠遠不夠身體利用,注射胰島素是維持身體血糖正常的需要,並不是胰島素上癮。

來源上海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