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成為安仁鄉村振興新“賦能”

文旅融合成為安仁鄉村振興新“賦能”

“親壤思先農,安仁厚德,貯千疇黍稷芬芳,可耕可讀;邀朋遊沃野,故郡新風,置一派田園淡雅,宜畫宜詩。”近年來,安仁縣委、縣政府堅持“四個結合”,建設“四個安仁”,實施“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使其成為安仁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就是讓農業更強,讓農民更富,讓農村更美。利用文化和自然風光,安仁縣打造稻田公園、神農始祖殿、熊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文化旅遊景點,全年實現旅遊收入15.6億元,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生態扶貧、文旅扶貧之路。”安仁縣委書記李小軍說。

文旅產業之花遍地盛開

每年油菜花開之時,都是安仁遊客爆滿的時候。在稻田公園,發展觀光農業,村莊風景更美,每天接待上千名遊客,高峰時達2萬人以上,周邊農民有的當起導遊,有的出租單車等,帶動周邊村鎮實現致富。

安仁縣立足豐富生態資源,依託熊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打造紅楓園、桂花園等森林景觀;建設全國首家以稻田為主題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稻田公園,成為全國三大最佳油菜花觀賞地之一;建成神農湖公園等,形成“水在城內、山在城中、人在綠中”生態格局,被譽為“中部縣域崛起的安仁實踐”。

為提升生態旅遊品牌影響力,安仁縣融合文化、生態、藝術三大元素,打造文旅產業升級版,如舉辦“稻田之喜”群眾藝術聯歡會、“稻田之光”米塑龍燈大賽等;收集、整理並弘揚以歐陽厚均、“元宵米塑”等為代表的人文傳承;以神農農耕文化為主線,豐富安仁藥文化內涵,帶動藥文化旅遊。

著名策劃專家葉文智表示,安仁文化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經濟基礎不斷夯實等,特別是衡茶吉鐵路的通車,讓其擁有龐大市場。他還認為,結合安仁旅遊資源,藉助市場、突出重點、體現特色,找到旅遊和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就能助力精準脫貧和美麗鄉村。

文旅融合彰顯安仁魅力

“文化是旅遊之魂,要打造名片,創旅遊品牌,繪旅遊藍圖,把神農文化內涵做出來,突出安仁在全國的唯一性,做出精品旅遊項目,挖掘其生態價值和旅遊文化價值,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安仁縣縣長李建軍說。

以“神農八大景點”和“十大文化主題廣場”為建設重點,千年古城的獨特靈魂正在形成;以神農殿—稻田公園—熊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為核心,輻射全縣的神農文化旅遊帶初具規模,融入井岡山紅色文化旅遊圈和衡山祈福之旅;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趕分社”為核心,整合文化、生態等優勢資源,農耕博物館等竣工開放,讓安仁縣文化旅遊整體形象得到提升。

“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扶持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培養一批優秀人才隊伍”。近年來,安仁縣重點扶持發展文化創意、廣電傳媒、文化旅遊等;充分利用米塑、根雕等傳統文化優勢,形成書畫裝裱等產業;積極培育縣劇團、文化館等演藝產業主體等,著力打造文藝精品,擴大產業規模和品牌效應。

以文化樹形象,以文化促發展。2016年,安仁“趕分社”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截至目前,“趕分社”“花鼓戲”“陶藝”“根雕”“米塑”已成為文旅產業品牌。據統計,全縣文化旅遊市場從業人員2000餘人,文化旅遊產業總投資5億元以上,每年直接為國家上繳利稅200多萬元,直接帶動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

文旅發展助力精準脫貧

繞村而過的永樂江和大山,還有近2000畝稻田連成一片綠海,從高空俯瞰,這幅美景形成一個巨大的“田”字。“春賞油菜花、夏看映日荷、秋觀金色稻、冬踏田園雪”,自稻田公園開園以來,已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直接帶來旅遊收入近25億元。

截至目前,安仁縣還啟動了萬畝茶園、千畝櫻花園、千畝荷花園、神樂園、觀鷺園等“十大園”建設。在“神樂園”,負責人侯向軍瞄準稻田公園旅遊帶動效應,採用“基地+農戶”“公司+農戶”等方式,種植無公害果蔬、發展觀光休閒等,解決當地群眾就業問題,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致富。

“好風景能賣錢。”頭腦活絡的馬煥文開起了村裡第一家農家樂,旺季時一天要接待五六十桌客人。另外,馬煥文承包的稻田,已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在他的帶動下,周邊村民有的開農家樂,有的建起了草莓、菊花、艾葉等生態產業基地等,新豐村的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

“安仁縣把精準扶貧和‘旅遊+’結合起來,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實現主導產業做大,品牌做強,走生態扶貧、文旅發展之路,煥發出新時代鄉村的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安仁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春芳說。

(羅 平 唐志卓 劉外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