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海口府城繁華的鬧市區藏著一條有幾百歷史的古老街巷,叫繡衣坊,建於明代,這條街巷聚集了眾多學子在此求學,並居住著許多大戶人家。相傳當朝皇鑑於此處學子聚集,且封建社會的書生都愛穿著刺繡的衣服,欽賜“繡衣坊”牌坊名,從此聲名遠揚。

繡衣坊街道呈南北走向,南連熱鬧非凡的忠介路步行街,北接綠樹成蔭的北勝街,全長約400米,南門入口有一座仿古牌坊,頂部雙龍戲珠很是威風。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走進巷子,街道乾淨整潔,寬敞的石板路兩旁是整齊的民居,與普通民居街沒有任何差別,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街道。

臨街一樓的房屋多數用作商業,飯店、雜貨鋪、茶店、旅社、髮廊、水果店等等,儼然一個小型生活社區,昔日文人墨客聚集的書香之地,今天已成為普通百姓的安居場所。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漫步在這條有著輝煌歷史的街道,我努力想找尋過去繁榮盛景留下的痕跡,奈何卻望著四周人來人往的人群興嘆,新鋪的石板路,新建的民居,只有幾間矮小、破舊不堪的老宅被新建的樓房夾在其中,有的已經搖搖欲墜,長滿青苔的瓦頂,被雨水浸泡脫落的牆面,古色古香的窗欞依稀還能找出一點點舊時的印痕。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晏皇廟是繡衣坊遺存不多的文物之一,始建於明代,距今有500年的歷史,後重修,是街坊居民祭拜的廟宇,平時又是老人之家,平時供居民休閒娛樂。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據說繡衣坊至今仍有兩家古宅保存完好,我沒有去尋找也不想去打擾。今日的繡衣坊早已在歷史變遷、城市的發展中改變了模樣,求學才子、文人聚居已被喝茶大爺、摩的大叔取代,雖有些失望卻也釋然,社會在進步,城市的面貌也在發生變化,有些東西不得不捨棄,但是不論如何變化,繡衣坊的歷史故事不會變,沉澱下來的文化不會變。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走出繡衣坊,最大的感觸就是,與之前參觀過的古蹟古建築相比,這裡變化的太徹底,若不是臨街牆面上海南歷史文化名人的壁畫,穿過這條街都很難把它與曾經的繡衣坊聯繫起來。

繡衣坊,海口古街之一,因皇帝欽賜牌坊名而聲名遠揚

悠悠歲月,古蹟難尋。今天的繡衣坊是府城歷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歷史篇章不可缺失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