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無人機送貨 歡迎來到2030年的商業街

【歐洲時報劉望山編譯】一邊是空蕩的商店和荒涼的街道,一邊是刺激而簡便、融合尖端技術與生態價值的購物體驗,你會選擇哪種?本文作者貝森·霍爾特(Bethan Holt)帶你一瞥未來的時尚。

全息投影、无人机送货 欢迎来到2030年的商业街

“未來商業街”。(圖片來源:英國《電訊報》)

隨時掃描尺碼創建全息影像,無人機送貨誤差3米內

現在是2030年9月7日星期六,我要去逛街了。我還是按照英國人的購物習慣,(乘坐無人駕駛的電動巴士)來到商業街。先去我最喜歡的“登峰”工作室健個身吧,畢竟我是一個健身成癮的中年千禧一代。在這家工作室,我可以征服珠穆朗瑪峰和喬戈裡峰等高難度登山勝地,雖然這些不過是計算機生成的虛擬影像,但觀感上完全能夠以假亂真。曾經的“小辣椒”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說,這讓花甲之年的她感覺不錯。

我在工作室的櫥窗裡發現了一條緊身運動褲,是露露檸檬(Lululemon)膠囊系列的新款,特別定製的面料可以提高運動者在登山時的表現。健身工作室裡的更衣室非常奢華,我很喜歡他們提供的身體乳,於是把條形碼掃描到了我的亞馬遜賬戶中。30分鐘之內,將有一名地面機器人把一瓶新的身體乳從附近的迷你倉庫送到我家。

下一站,去溼洗店(乾洗已經是2019年的老掉牙了)取冬裝外套,工作人員已經用標準化、專業化的溼洗方式讓它煥然一新。我們原先竟然把衣服泡在全氯乙烯(致癌物質)裡清洗,簡直細思極恐。對了,我還預約了“升級”服務,讓他們幫忙改造一件15年前買的花呢夾克。我在“Coco的雞尾酒會”上看到了虛擬現實版的香奈兒經典款,受到啟發才把我那件夾克又拿了出來。

接下來去“藝術開關”(Gallery Switch)。這裡曾是一家家庭經營的百貨商店,空間非常寬敞,後來由一家大型連鎖店接手經營了幾年,專門出售折扣運動服。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快閃店的大本營,每隔幾周就能與不同品牌和產品不期而遇。我在角落裡發現了在Nowroid(一款新型社交網絡,現在沒人用Instagram了)上看到的超美的手袋品牌。我可以與店主在線聊天,她的工作室位於最新的時尚聖地薩拉熱窩。既然她能用7G網絡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幫我服務,又何必增加碳足跡呢?

我和朋友在咖啡廳見面,誇她穿的Zara短裙好看,看來有些時尚品味是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這條裙子是有機棉的,Zara兌現了到2025年僅使用可持續面料的承諾。我用Zara app給她拍了張照片,系統就加載出她穿的衣服了,這條裙子還有青綠色,衣櫥管理app提醒我,這個顏色和我其他衣服更好搭配。我把自己的全息影像投射出來,試試這條裙子。想當年你要試衣服,得費力脫了再穿上,還得忍受試衣間並不友好的燈光。現在,身體追蹤器可以隨時掃描我的尺碼並創建真實圖像,方便試穿服飾。

我們都覺得應該把它買下來,於是來到商店看看實物。裙子旁邊掛了件不太討喜的襯衫,我倆不禁皺了皺眉頭,情感掃描軟件立即將我們的差評傳給Zara總部。除了我們之外,還有成百上千條來自世界各地的負面評價,這件襯衫不久就會被召回工廠,把款式調整得更好看。過不了多久,這種錯誤就再也不會發生了。

一條手機推送又把我帶到了新地方。這裡曾是超市停車場,現在是Nike的3D打印艙(我們現在都去農夫市集自己種菜了,要不就讓機器人送貨上門)。我弟弟特別迷戀運動鞋,我正好可以給他買一雙。於是我趕了過去,定製了一款完美的設計,當著我的面製作。然後我又訂了無人機“三詞地址”送貨(我們不用地址了,而是用這種精準定位,投放到收件人附近3米的範圍內),他立馬就能穿上了。

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起自己在短途旅行時已經買了一件新衣服。為了避免過度消費,我總是讓衣櫥裡的服飾數量保持固定。於是我來到時尚精品店“易物”(The Swap),把不想要的衣服換成代幣,代幣可以用來買新衣服。終於到家了,我的購物小幫手app提醒我,還有一週就要去紐約出差了。天氣預報app也響了一聲,頁面跳轉到matchesfashion.com,由於紐約預報有雨,網站建議我提前在酒店房間準備一件風衣,這樣可以減輕行李重量。頁面上還有一個選項,我可以花200英鎊租一週Burberry最新款風衣,這比直接花2000英鎊買一件划算多了。我點擊選擇了“好的,我要租”。

零售未死,只是在經歷蛻變

這就是10年後在英國逛街的一個上午,我們不知道它與真實的未來相差多少。不過,它與數十位時尚預測家描繪的未來購物場景大同小異。

有些新聞預測,未來的商業將被亞馬遜統治,購物街不再鱗次櫛比,生意也愈發慘淡。事實上,未來的零售商機將一如往常般千變萬化。數字體驗會比現在相對簡單的滾動和點擊功能更加豐富,但它並非唯一的購物方式。

“由古至今產生的各種購物形式依然存在,但顯然只有最高效的才能延續下去。”未來學家、諮詢公司Retail Prophet的創始人道格·斯蒂芬斯(Doug Stephens)說,“高街零售商將迫不得已提高購物體驗,提供絕無僅有的商品,為客戶帶來難以忘懷的經歷。我看到許多商業街的店鋪難以為繼,但也有許多新興零售概念備受追捧。零售未死,只是在經歷蛻變。”

如今,大大小小的零售店已經引入各種方式,讓現存的購物形式更加豐富。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百貨商店推出了風格工作室的概念(讓傳統個性化購物更與時俱進),消費者可以在巨大的百貨大樓內享受定製而高效的體驗。此外,Wone等小品牌也推出了會員制,消費者須註冊會員才能購買品牌的設計服飾(通常是前Nike創意總監克莉絲汀·希爾德布蘭(Kristin Hildebrand)設計的運動服)。會員制營造出一種社區感,增強了用戶忠誠度,就好像我們之前常去光顧街角小店,不過是以一種更現代、更全球化的方式光顧。

全息投影、无人机送货 欢迎来到2030年的商业街

一名顧客在歐萊雅展臺體驗一秒“換妝”。(圖片來源:中新社

科技融入購物,將缺少人情味兒?

科技將以我們尚未知曉的方式滲透到日常購物。根據人工智能初創企業Banuba預測,到2025年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將為零售業帶來13億英鎊收益。Nike已經推出了提供在線試穿功能的應用“Nike Adapt”,誤差在2毫米以內。Gucci也創建了應用,鞋迷可以多角度預覽Ace上腳的效果,並將“踩著”Ace的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不過這可能會帶來一個問題,有了照片可能就不必買鞋了。

科技不是花裡胡哨的“表子”,而是以創新的“裡子”帶動商家儘可能高效而可持續地發展。Nextatlas英國常務董事馬里奧·科萊蒂(Mario Coletti)說,“未來的潮流預測將基於即時數據和事實,將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相結合,提升產品質量並減少浪費。”Nextatlas平臺利用AI技術預測潮流趨勢,它近期與倫敦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Westfield London)合作,創建了潮流商店(The Trending Store),僅出售在社交媒體即時流行的時裝和配飾。

未來的商品配送將由智能設備完成,如無人機、機器人或地下貨運路線等。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預測,未來將有78%的商品以這種方式送達。

聽上去沒有人情味?一切均由技術掌控?大可不必擔心。在取得以上進展的同時,我們再次與服飾產生了情感聯結,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縫縫補補”的心態以現代化的方式重現,因為我們購物時將自覺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設計師阿曼達·維克利(Amanda Wakeley)提供量身定製服務,可以改裝任何物品(不是由她設計的也可以),而Clothes Doctor則提供在線修補服務。

購買縫製花樣也已經過時了:百貨公司Liberty推出了一系列復古花樣,建議使用其知名面料縫製,The Maker‘s Atelier也提供了各種各樣時尚而現代的元素,讓你可以在家DIY。我們還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換衣、租衣、改衣。未來數年,復古風與尖端技術的完美融合,為我們帶來更加多樣而豐富的購物機會。畢竟我們是一個熱愛購物的國家,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

誰還需要錢包結賬?

試想一下不必排隊交錢的購物場景;試想自己試了幾條裙子,扯下標籤徑直走出去的場景。先彆著急說這是入店行竊,我所描述的實際上是“無障礙付款”,這將在未來成為現實。

全息投影、无人机送货 欢迎来到2030年的商业街

在中國,錢包已經多餘了。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取代了信用卡和銀行卡,購物者僅需一部智能手機便可輕鬆支付。圖為中國一名顧客在進行掃碼微信支付。(圖片來源:中新社

在中國,錢包已經多餘了。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取代了信用卡和銀行卡,購物者僅需一部智能手機便可輕鬆支付。此外,Apple Pay和Google Pay等應用也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在世界各地的蘋果店中,收銀臺也已經被替換為手持iPhone和iPad的銷售助理。

然而,未來的支付將更進一步,高街品牌將採用Amazon Go的支付模式。用戶點擊手機後進入商店,商店將通過亞馬遜應用登記顧客的身份和付款細節,顧客可以自助購物和離開。剩下的工作就交給人工智能了,它能完成相應的追蹤和支付功能。就這樣,我們鍾愛的皮革飾品走到了盡頭……

(《歐洲時報》英國版與《英國電訊報》聯合專版;本文作者:Bethan Holt,譯者:劉望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