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強力整改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

記者唐馥嫻

開展圩口統管、實施生態修復、嚴格執法巡查、組織科研監測、強化宣傳教育……我市以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強力推進升金湖生態環境整治,目前核心區湖面實現“三無”(無網、無船、無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已於9月通過安徽省林業局驗收。

開展圩口統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工作,按照“管委會統一領導,管理局統一管理,公司統一經營,縣區各負其責”的原則對保護區範圍內的圩口實行統一管理。目前,已簽訂圩口統管協議總面積約8000畝,另東至縣還有前期統管待移交圩口15000畝。

實施生態修復。我市編制出臺了《升金湖流域綜合管理規劃(2018-2022)》,嚴格限制漁業養殖活動,紮實開展升金湖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目前,已流轉保護區內土地23000餘畝,種植芡實等5038畝,在升金湖核心區種植水生植被約5000畝,提高了湖區的生物多樣性,增強了湖泊的自淨功能,逐步恢復水質。

嚴格執法巡查。今年我市共計查處自然保護區內取土、燒荒、捕撈等違法違規案件15起,拘留6人,罰款7萬元,沒收各類違法違規工具1000餘件。汛期及時拆除非法攔網12處3750米,適時組織專項執法行動,確保了候鳥的安全越冬。

組織科研監測。我市先後共開展全湖水鳥專項同步調查4次,記錄到水鳥6目12科,其中包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6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23種,種群超過500的有13種。同時委託安徽大學開展了升金湖綜合科考工作,編制了科考報告。與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圓滿完成了全球環境基金項目(GEF)。

強力整改以來,據監測,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候鳥明顯增加,最多達到7萬隻,佔全省越冬候鳥總數的1/3。生態環境部水質斷面監測結果顯示,升金湖水質今年7月份、8月份、9月份分別為Ⅱ類、Ш類、Ш類水質,超過或達到考核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