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宋朝和西夏長期以來經常發生各種戰爭,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永樂之戰,西夏統治者對於北宋所建立起來的永樂城感到了威脅,因此西夏就發兵向宋朝進攻,永樂戰役就在永樂城爆發了。在永樂戰役中,北宋受到了西夏的嚴重打擊,也使得西夏和北宋兩國之間的持續的對峙局面一直保持,而造成宋朝在這場永樂戰役中失敗的原因,也是有諸多方面的因素的。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第一,西夏對於宋朝的全力進攻。

西夏和宋朝之間的矛盾本就由來已久,雙方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經常性的進行各種小型戰爭,但是總體上西夏和宋朝還處於一種相互對峙的狀況,但是在永樂之戰中,西夏卻是因為受到宋朝所建立的永樂城而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西夏在對宋朝所進行的這場永樂之戰中,是拼盡了全國的軍隊實力來對於宋朝進行戰爭的。

根據李燾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記載:

“西夏調民為兵,十丁取九,得三十萬人。”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由此可見,西夏在對於宋朝的這場進攻之中,將全國所有可以用的兵力全部都派出作戰,並且還將許多的農民徵召到軍隊成為士兵,西夏幾乎達到了全民皆兵的狀況,之所以建立如此眾多的作戰力量,西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孤注一擲的給宋朝嚴重的打擊,在如此的猛烈進攻之下,宋朝作為當時國家實力較為弱小的一個地區,自然也是很難能夠成功的抵抗西夏軍隊的全力進攻。

第二,北宋統治集團沒有及時的採取應對措施。

在國家之間進行戰爭過程中,要想保證戰爭的勝利,在別國進行主動的進攻時,本國自然也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對抗別國的入侵,但是宋朝的統治集團卻在西夏拼盡全國的兵力來進攻宋朝時,卻沒有及時的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來防禦和抵抗西夏的侵略。在西夏進攻的過程中,宋朝的統治者不但沒有制定任何的關於與西夏對戰的措施,也沒有對於國家的軍隊進行相應的調動,甚至在西夏進攻宋朝時,宋朝的統治集團由於消息傳播的閉塞,對於西夏的進攻毫不知情,這種情況下,宋軍自然就先失去了作戰的有利時機。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宋朝後來出兵之後,想要直接對於西夏的駐地進行直接的進攻,但是西夏的主力軍隊卻並不與宋朝的軍隊進行直接的作戰,這種作戰方式使得宋朝的軍隊十分的疲憊,最後只能又回到自己的駐地。同時,在西夏對於永樂進攻,想要奪取永樂城的時候,西夏的主力部隊大約三十萬人共同進攻永樂,而這時候的宋朝並沒有及時的增加永樂城的軍隊力量,當時宋朝在永樂城駐紮的軍隊數量只在三萬人左右,如此巨大的軍事力量的差異,宋軍自然很難戰勝西夏。

第三,宋朝軍隊的內部矛盾尖銳。

士兵的作戰最重要的就是要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敵人的侵略,但是宋朝的軍隊在與西夏進行永樂之戰的過程中,卻存在內部矛盾尖銳的現象。當時宋朝的軍隊主要的領導人分別時沈括、種諤,以及後來的徐禧。在作戰過程中,三人針對於永樂城和銀州兩地的問題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徐禧和沈括為了確保自己的功勞,就讓種諤自己留在延州,在後來永樂城建好之後,徐禧又害怕自己的功勞被沈括所佔領,因此也就讓沈括也回延州。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徐禧這種獨佔功勞的做法自然引起了沈括和種諤的不滿,因此在西夏進攻永樂城的時候,徐禧與西夏軍隊進行作戰,沈括和種諤並沒有對於徐禧進行援助,孤立無援的徐禧自身軍事實力自然無法與強大的西夏軍隊所對抗。因此說,宋朝軍隊的領導力量並不團結,在作戰過程中也並沒有做到齊心協力,共同抵禦西夏的侵略,自然也就削弱了宋朝在與西夏作戰過程中的軍事實力。

第四,宋朝統治集團制定的錯誤戰略。

宋朝所設置的作戰方式時按照宋朝的狹長邊境而進行的分散設置,但是西夏對於宋朝的進攻卻是專一方向的。最開始宋朝的范仲淹等大臣就建議統治者採取牽制的方式,設置一路主要的進攻西夏的軍隊,並且安排其它幾部分的軍隊作為支援和牽制西夏軍隊的力量。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這種方式最開始在宋朝對抗西夏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後來根據脫脫在《宋史》中記載由於“五路不協,遂罷策應之法”,然而這種方式不實行的結果就是宋朝難以阻擋西夏的全力的專一性的進攻,永樂城在被圍攻之後,其他各地的軍隊也沒有進行支援和牽制,使得永樂城很快失守。

第五,徐禧作戰過程中指揮失誤。

徐禧作為永樂城的主要指揮和領導將領,在與西夏的作戰過程中指揮失誤是造成永樂之戰中宋朝的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宋朝剛建立起永樂城之後,徐禧和沈括就接著率領軍隊返回原來的駐地,並沒有派軍隊駐紮在永樂城當中,當時的永樂城的守城人數只有四千人左右,一直到後來西夏進攻永樂城,徐禧才又率領兩萬多人返回永樂城駐守。

永樂之戰中宋朝失敗的原因分析

但是徐禧對於西夏的軍事力量過於忽視,沒有認識到這次戰爭的嚴重性,即使眾多的士兵向他報備西夏的進攻狀況,徐禧也一直沒有重視起西夏的進攻強度。並且徐禧本人也是比較的驕傲自滿,剛愎自用,對於別人所提出的意見,徐禧都不採納,最終由於徐禧對於西夏和當時的軍事狀況的錯誤認識,使得永樂城在西夏的進攻中失守,宋朝軍隊最終失敗。

宋朝在與西夏的作戰過程中,之所以最終面臨失敗的結果,還是與當時宋朝各方面的政治措施密切相關的,西夏統治者的背水一戰自然也就戰勝了宋朝的準備不足,永樂之戰的勝負結果也就十分明顯了。


參考文獻

  •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 脫脫,《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