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拐啦!拐啦!歷史的拐點,無外乎天、地、人的因素,而人則是左右歷史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春秋戰國時,各國間興說客,即靠遊說來趨利避害、合縱連橫,彼時,能言善辯之士方能居廟堂之高。靠嘴炮忽悠天下者,有思辨飽學之人,自然也就有欺上騙下之徒。前者或為天下蒼生,或為施展抱負,因勢利導,功過大都可以理解,可後者所圖多是雲山霧罩,讓人琢磨不透,甚至經常有啼笑皆非的感覺,但卻不得不敬服這般忽悠大神們的瞞天過海計。當然他們的結局也各不相同,有人忽悠到死,有人忽悠成仙,有人成了千古罪人,有人至今仍被奉若神明,不得不叫人扼腕嗟嘆。

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沈惟敬

歷史上的大忽悠,這第一位就想到了這個外交表演藝術家,說到他,就一定要提到沈惟敬表演的大舞臺——明代萬曆年間的萬曆三大徵之援朝戰爭,也就是朝鮮歷史上的“壬辰倭亂”。此次戰爭的背景是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為了平衡原來諸大名之間未消化的勢力和平息眾多武士的分封問題,決定對外用兵。日本於1592年派出14萬大軍渡海,企圖借道朝鮮進攻大明,而實際用的是假途滅虢之計,僅20天就攻佔了朝鮮首都漢陽。其實,在日本準備用兵之前,就有在日華人向福建地方政府傳遞了消息,但未能引起明廷的足夠認識。直到朝鮮諸道僅剩一道,朝鮮王李昖泣血請求入境,明廷才全面緊張起來,跟大臣鬥氣不上朝,但大事不糊塗的萬曆下旨準備應戰。但是,當時萬曆三大徵的另一場戰爭——寧夏之役還未結束,無論從財力和兵力上都不足以應對大規模作戰,再則遼東兵馬初次接戰,因準備不足和情報失利而鎩羽而歸,致使明廷準備行使緩兵之計。這樣,明朝末年著名的外交表演藝術家沈惟敬登上了他的表演舞臺。

沈惟敬,浙江嘉興人,嘉靖年間,與其父協助胡宗憲抗倭有功,曾受到朝廷的嘉獎。他的家族很多人都是海商,從事對日本的貿易,因而沈惟敬對日本並不陌生,且身邊也有很多對日本極為了解之人。但是,並不像後來人描述的那樣,其通曉日語,專事日本的商人。援朝戰爭發生之時,沈惟敬已遷居京師,整日煉丹求長生,也因此結實了一個袁姓的同好,而這個人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石星某個愛妾的父親。萬曆皇帝全權由石星負責援朝事宜,當需要緩兵之時,通曉日本諸事的沈惟敬便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當然,這段故事後來被演變為滿朝文武不熟悉日本,只得張皇榜求賢,海商沈惟敬接榜而出。

萬曆皇帝封了沈惟敬一個遊擊將軍之職,便匆忙讓他踏進了朝鮮的國土。沈惟敬的首次出場也頗為傳奇,其常常自詡為唐代的汾陽王郭子儀,當年郭子儀曾單騎說服與吐蕃一同進犯的回紇人退兵。於是,他便只帶三四個家人,慷慨的走入刀槍林立的平壤城,見到了此場大戲的最佳男配角小西行長。接下這二位,一個要行貪天之功,一個厭戰想趕緊渡海回家,開始三番五次的忽悠完萬里,在忽悠豐臣秀吉,竟瞞天過海,幾乎達成了真正的何談,只可惜最後功虧一潰。最後這位大明郭子儀被冠以通倭的罪名處斬。客觀的講,首先沈惟敬在平壤、漢陽之役是有功的,而且他和小西行長的忽悠,並未出賣國家,出賣祖宗,只是想用手段達成目的而已,這位仁兄只是玩的有些過了而已。

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盧生

這位神棍也是忽悠屆的天王級人物,傳聞世人矚目的萬里長城的修建,就跟盧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長城不是吹的,而是堆的,沒錯,是吹完,採才去堆的。秦的崛起,不單單是依靠與六國的統一戰爭,也有著一段與西戎爭鬥不斷的歷史,所以說始皇帝對胡人的防備心肯定是很高的,可他為什麼會下令將趙、魏、燕等國長城連成一片,並派出大軍鎮守防備呢?某種程度上這與他高傲剛愎的性格不符,也與強大且善攻的軍隊實力不相匹配。這一切,就跟一位靠嘴炮橫行天下的方士有關,他就是盧生。

盧生,燕國人,是當時著名的方士,方士就是能煉丹求長生之人,周天子身邊便有會法術者,為王室祭拜鬼神,也就是說方士嘛,就是能大力丸的跳大神的……盧生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秦王一掃六合,成為始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然是仙是神,求長生也在所必然。盧生與侯生、徐福等人便有了勇武之地,開始頻繁到所謂海外,為秦始皇尋仙問藥。有說,盧生自海外帶來圖文,說"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認為“胡”是指胡人,也就是指北方的匈奴,便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北方邊境,並大肆徵發民夫修築長城。調防大軍致使關中空虛,徵發民夫致使怨聲載道,修築長城致使財政失衡,可以說盧生可能也沒想到他這海外的仙書能帶來這麼大的改變。你說說始皇帝也是,“胡”字,他咋就不想想他還有個傻娃叫胡亥呢,一刀宰了,可能也就沒了二世而亡的笑柄了。

盧生還規勸始皇帝少見大臣,要避惡鬼,才能見真人,才能修仙長生,間接致使嬴政同學成了古代帝王剛愎自用的典範。你要以為盧生大神就幹了這麼點兒事,你就錯了,還有一件震爍古今的大事與他有關,那就是“焚書坑儒”。所謂焚書坑儒,其實是坑術士、方士,當然也有一部分儒生在內,只是到了漢代變成了全是儒生了。盧生曾鼓動一部分儒生攻擊郡縣制,直接致使始皇帝下令焚燒經書,隨後盧生等人遁出京城,傳聞皆亡,這讓始皇帝想起了那個騙財騙色的徐福,憤而坑殺方士,當然,一部分嘴碎的儒生也難逃厄運。盧生是逃是死?眾說紛紜,總的來說,肯定沒有他那位騙了大量金銀,有騙了童男童女,最後跑到人家島上等祖宗的同事徐福幸運。不過這位老哥生生把歷史掰了個彎兒,也真算是忽悠界的奇才了。

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郭京

這又是一位大師級的忽悠兒,盧生是神棍,但好歹是個著名的神棍,而此位爺則是個裝神弄鬼徹頭徹尾的無恥騙子。彼時,那位寫字特別細,擅長畫花鳥的徽宗皇帝已然退位,準備好把身前身後的罵名留給自己的倒黴兒子欽宗皇帝了。道君皇帝回後宮煉丹了,便宜皇帝自然要擋在前面,可在北邊張覺被老趙家坑了,郭藥師也投降了,東京汴梁城對於完顏一家子來說,只能是探囊取物了。本來東京保衛戰還有個汴京守禦使李綱,好好防守興許能把各地勤王兵馬盼來,可惜的是就這個節骨眼了,大臣們還要嫉賢妒能,生生被投降派趕走。那位名不經傳的忽悠大師,就在這期間開始了他的表演。

郭京,原是禁軍小卒,常常自號有仙法,能通曉奇門遁甲。當時正值金軍來攻,當時的樞密院同知孫傅召見郭京,聽聞其會所謂“六甲法”,可以撒豆成兵,必能保衛東京城。問題是這位進士出身的孫大人竟然深信不疑,實在不知是已然束手無策,還是有自己的小算盤,後來修《宋史》專門給孫大人立了傳,主要講的就是這段故事,真是流芳千古啊,呸!知識分子迷信真可怕,反正最後牽羊袒背的又不是他自己。不過這位大人第二年死在北方,據說死時也比較硬氣,南宋還給了他個諡號“忠定”哎,不知說啥好……

接著說郭大忽悠,李綱保住了東京,可卻被李邦彥嫉恨,竟把守城的功勞歸功於郭撒豆大師,甚至皇帝還親自接見,必將老趙家都是修仙派嘛,不信忠臣,信神棍,真是好遺傳基因,太祖氣得能從墳裡爬出來,本來太學生陳東等人據理力爭,李綱得以留下,但徽宗皇帝好死不死的回來了,送走功臣,自己也千里送了人頭。據說欽宗曾問郭京要何賞賜,這位大師不知是膨脹了,還是腦子有問題,見欽宗妃子柳氏姿容俱佳,竟張口所要。皇帝再不濟,女人也不能給他啊,那是留給女真人的,不過也沒呵斥他,郭京反應過來,也就找了個臺階混了過去。李綱被趕走了,那第二次保衛戰的主角就真的輪到郭大師了,這無恥神棍,竟下令打開宣化門出戰,不知是唱空城計還是怎的,在城樓上畫符撒豆,可惜金兵不讀三國,也不認識羅貫中,一股腦收拾了他的神兵神將,進了東京汴梁城。這郭京最後的下場,一說是逃遁了,一說是被西軍張思政部所殺。

拐啦,拐啦,歷史上傳奇的忽悠大神們是怎麼靠嘴炮欺騙天下的?

歷史上的不忽悠不計其數,他們所作所為完全是高層次的賣柺,第一位沈惟敬所冤不冤,但是卻是體現了封建時代的許多外交弊端,而後兩外甚至直接製造了歷史的拐點,真可謂是神級的操作。這些忽悠之人,幾乎都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而置天下蒼生而不顧,無論自身結局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同情,也終將被歷史所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