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正確率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正確率

很多小同學反映,我覺得我在考試的時候最難的是英語閱讀理解,感覺看不懂,做題全靠蒙,偶爾能從文章裡找到一句相似的句子,寫了答案才錯,面對各種閱讀題目真的是無從下手。通常我聽了這話,一定會老生常談的說一些做題方法,詞彙量,同義詞反義詞什麼的,但當我看了初中題目得時候,我有點懵B,就好像我當初在考過八級的時候回來考四級,作文題目是記錄一件難忘的事,我就拿著筆愣在哪裡許久,許久。我今天想說的不是什麼做題方法或者單詞速記,我想說想要閱讀提升,首先你要提高你的語感,什麼是語感,就是英語思維,你看一篇文章,你會有什麼體驗取決於你的思維方式。初我雖然過了專八,但看文章的時候依然會情不自禁的用大腦翻譯成中文而反應出文字裡要表達的意思,就好像我跟你說apple,你腦海裡反應出的不是一個紅彤彤的大蘋果,而是蘋果這兩個字,然後你的大腦才傳輸給你信息,出現蘋果的影像。大部分人在看文章的時候都會是這樣。然後英語思維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不經過系統的訓練,和那段讓你再也不堪回首的歲月,你是無法練成神功的。

  有些人會說,照這個理論,我們學這麼多年,國內教育系統就是這麼教的,你說不行就不行了?我們做翻譯的時候你說你讓我映射出一個實體,這不是扯淡嘛,我就是要用中文意思表達出英文的語義,語境,語風。好吧,你這槓抬的我給90分,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必定要藉助中文,中式的思維來理解,但等你進入和化境,整個世界都變了。好,話既然說到這,我們就要回到我們教育的起點,聽、說、讀、寫,四部分不是獨立存在,至於有何聯繫,怎麼互相借力,有機會我再和大家分享。今天說讀,大家都知道讀有通讀和細讀兩種。通讀是為了弄懂大意、細讀是為了掌握具體內容。我們在看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是他在說什麼,或者它想要說什麼,你需要找準他的位置,這點在聽力考試中尤為明顯,有些你容易混淆的詞彙,一旦告訴你語境,你就會不假思索的反應出實際意義,而避免混亂。在閱讀中,你找準了方位,心裡自然就有譜。比如你的一個閨蜜,回來以後笑著和你說,我今天遇見一個男生,可好可帥了,接著你用屁股想都知道他要開始描述那個男生的好和帥了。在我們初中考題中,往往第一句就告訴了你這篇文章要講什麼,比如

  There are stories about two U.S . presidents,Andrew Jackson and Martin Van Buren,whi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American English term OK.

  你看了這麼一篇開頭,你應該明白,他要通過總統的故事來說說英語OK這個詞,那下面會發生什麼,講Andrew Jackson and Martin Van Buren的故事唄。

  再來一個例子:Trees are useful to man in three very important ways:they provide him wood and other products;they give him shade;and they help to prevent drought and floods.

  這個更明顯了,在講樹對人類三個的作用,下面要不就是分別詳細解釋,要不就論證,總不至於下面講到飛鳥走獸吧,至少我沒見過那麼無厘頭的考題。我這裡不是在說我們做閱讀的時候首先要看第一句來總結意思,我們需要總覽全局,才能看出這裡面的邏輯和細節,就好像你身在迷宮之中,你怎麼也無法走出來,但如果你爬上了一座高強,眼界開闊了,你就很容易看到迷宮的出口和你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已經眼睛開闊了,在看清楚全局後,還要因勢利導,看清事物的本質。正所謂聽話聽聲,鑼鼓聽音,這點在學習英語中非常關鍵。

  接著,就是細讀或者精讀,你得知道我為什麼要精讀,你要回答人家給你提出的問題你就要知道細節。精讀是有目的性的,並不是全篇都要精讀。聽過這麼個段子嘛,說一輛車上有10個人,第一站上去一個,第二站下去三個上來兩個,第三站下去兩個上來五個,問,這車一共開了幾站。這就是個典型的細節問題,我們做閱讀的時候,問題都是現成的,你需要先看明白人家問的是什麼,才好尋找細節,排除干擾。我們初中和小學的文章都比較簡單,設置的問題考察點也不同於高中或者更高級的考試,我們在這個階段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只需要帶著問題,到文章中找位置,再分析,通常的問題只會是Who?Where?How?What?Why?Yes or No?在閱讀過程中,略過無關信息,篩選有關信息,利用標題、段落、主題句和關鍵詞語,辨認要點,迅速有效地獲取重要信息,提高閱讀速度才是上策。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擁有一定詞彙量的前提下。

  今天我在這裡討論的是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提升方法,強調的是認知的問題。我們在學習英語中,聽說讀寫總會有你擅長的和你不擅長的,我的建議是把你不擅長的,讓你迷茫的部分摘出來,拿給一位有能力的老師,幫你分析。好老師就像一名醫生,他不應該把問題只歸結於練得少用的少,或者一味的把他的理論強加於你,對症下藥才能妙手回春。所謂的一套學習方法量產學習尖子,我不說這是扯淡,但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說明這套方法適用於一部分人而已。

  最後祝各位看到此文的家長和同學,提高認知,掌握方法,在小學初中階段就打下紮實的基礎,應對未來各種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