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的家底是很丰厚的: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独立之初是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苏联35%的军工都分布在乌克兰:独立之初的乌克兰有3500多家军工企业,职工高达300万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生产厂、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黑海造船厂等军工企业。除了这些军工企业外乌克兰还继承了苏联留下来的大量军事装备:苏联一共有14个军区,其中3个军区位于乌克兰。乌克兰当时有6000多辆坦克、7000多装甲车、1500多飞机、350艘军舰。乌克兰还继承了苏联大量核武器,在质量和数量都仅次于俄罗斯:1270枚核弹头、2480枚战术核武器使乌克兰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国。当时的乌克兰拥有制造生产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然而乌克兰从独立之日起就处于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地缘势力争夺之中,无论是俄罗斯或是西方都不希望有太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于是俄罗斯和西方都对这些国家采取软硬兼施的外交政策:一方面凭借自己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对乌克兰施加外交压力,另一方面又承诺在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后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安全保护。在这样的形势下乌克兰逐步销毁了继承自苏联的庞大核武库,到2001年10月30日乌克兰军方销毁了境内最后一口以固体燃料为动力的SS-24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并宣布乌克兰正式成为一个无核国家。自废武功的乌克兰就这么失去了同美、俄博弈的底牌。失去底牌后的乌克兰不得不承受来自东西两方的战略压力,而乌克兰自身又缺乏两边左右逢源的外交手腕,这也就潜伏下了如今乌克兰悲剧命运的种子。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文同种:公元5~6世纪在由匈奴西迁引发的亚欧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斯拉夫人逐渐分化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大分支。其中东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三大支系。在历史上乌克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同根同源,二者的早期历史都起源于公元882年建立的东斯拉夫人国家基辅罗斯。然而“罗斯”这个名字并非东斯拉夫人自己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外来征服者。这一外来征服者是曾一度令整个欧洲闻之色变的维京海盗的一支诺曼人——他们占据着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在此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他们还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格兰,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诺曼人全盛时期从波罗的海一路打到地中海和黑海,从冰岛到意大利到处都曾留下他们征服的痕迹,他们在法兰西境内建立割据一方的诺曼底公国并渡海征服了英格兰。9世纪上半叶向东发展的诺曼人分支开始出现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在芬兰语中称之为罗斯人,而当时的东斯拉夫人一般称他们为瓦良格人。882年罗斯人的首领奥列格率兵南下攻克了基辅,杀死了统治那里的王公阿斯科尔德和基尔并迁都于此,从此由罗斯人统治、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基辅罗斯国家正式诞生,如今的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三国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公元1235年成吉思汗之孙、术赤的嫡次子拔都奉大汗窝阔台之命率大将速不台及宗王拜答儿、合丹、贵由、蒙哥等西征。次年拔都先遣速不台率骑兵突然袭占不里阿耳。1237年春拔都又令蒙哥击灭突厥系的钦察人,至此蒙古人通往欧洲的道路被彻底打开。就在这年冬天蒙古人又利用江河封冻的时机大举进攻基辅罗斯,这时的基辅罗斯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由若干大公国共同组成的联盟体系。蒙古大军犹如旋风一般席卷了也烈赞、科罗木纳、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等罗斯公国,1240年冬蒙古大军开始围攻基辅罗斯的都城基辅城。正是蒙古西征使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民族出现了分野:当时基辅罗斯绝不部分领土都被西征的蒙古人占领,只有西南边陲的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在波兰等国支持下保持着独立,恰恰正是这个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在日后逐渐演变出乌克兰。事实上乌克兰在古罗斯语中的意思是边地,意指乌克兰位于昔日基辅罗斯国家的边陲地区。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脱离蒙古人的统治并逐渐征服其他罗斯公国,于是以莫斯科大公国为基础合并其他罗斯国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俄罗斯民族。而这时的乌克兰还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随着俄罗斯的崛起乌克兰就一直处于俄罗斯和波兰的争夺之下。1648年春乌克兰爆发了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领导的反波兰起义,1653年沙俄应赫米尔尼茨基之邀以保护和支持乌克兰为名向波兰宣战。1686年沙俄在驱逐波兰人后宣布合并乌克兰。从此乌克兰就开始被俄罗斯统治,但乌克兰人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自己才是继承了古罗斯民族的正统,而俄罗斯则是高度蒙古化的民族。乌克兰这种民族自尊心使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纠结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波兰的独立使乌克兰西部地区被并入波兰,而东乌克兰则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了新成立的苏联,二战后苏联趁机将整个乌克兰合并。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乌克兰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缘区位乌克兰再度陷入纠结的境地:当年被迫在波兰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队的乌克兰如今又不得不在俄罗斯和西方的北约、欧盟之间选边站队。而这种外交立场的选择同样影响到乌克兰国内的政局:乌克兰东部生活着占乌克兰总人口17%的俄罗斯族。事实上由于历史上乌克兰曾分属波兰和俄罗斯统治的原因导致西乌克兰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而东乌克兰则表现出明显的亲俄意识。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从1993年开始美国向前东欧阵营的国家透露出北约要进行东扩的意图,一时间波兰等东欧国家纷纷表示希望能加入北约。然而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北约的东扩计划收获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响应者——俄罗斯。要知道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在内政外交上几乎采取的是全盘西化的模式:在内政上俄罗斯全方位效法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外交路线上积极致力于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而加入北约就是俄罗斯试图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从而避免自己成为攻击目标的尝试。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表面上看北约似乎也有意改善与俄罗斯及前东欧阵营国家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北约在东扩这一问题上其实是将俄罗斯与其他东欧国家区别对待的:北约对东欧国家采取的是拉拢的策略,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国家纳入到北约的框架体系之下;对俄罗斯可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比其他欧洲国家加起来都还大的俄罗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加入北约无疑将极大改变北约内部既定的权力格局,即使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苏联解体初期的改革阵痛之中,正处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低谷期,但就发展潜力而言却是西方国家不能漠视的。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时的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外交路线,极力维持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主导地位。对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而言:最忌讳的就是区域性霸主的存在,即使身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在综合实力上强于区域性霸主,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在某一地区存在区域霸主,那么这个区域霸主就能凭借天然的地缘优势阻遏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扩张,进而可能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挑战。俄罗斯由于其庞大的国家规模体量、强大的军事工业、丰富的资源储备使其具备一个区域霸主的实力,同时美国也需要塑造一个外部敌人来维系北约内部的一致立场,而俄罗斯恰恰适合扮演这样的角色。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于是北约方面拒绝了俄罗斯的加入,不过在拒绝的同时北约和俄罗斯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这就给俄罗斯留下一个念想——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北约可能会接纳俄罗斯。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北约拒绝了俄罗斯的加入,却对前东欧阵营的国家大开绿灯: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三个前华约成员国被接纳为北约的新成员。2002年11月21日北约的布拉格首脑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21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北约的这一轮东扩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造成了进一步挤压——尤其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还曾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三国加入北约使北约的军事力量直接部署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无论从民族情感上或是从现实政治利益上俄罗斯都难以接受这样的格局。2008年4月北约的布加勒斯特峰会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至此北约成员国达到28个。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北约从政治军事上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欧盟则从经济上瓦解俄罗斯在东欧的传统市场范围: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7个。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如果俄罗斯加入欧盟的话,那么欧盟的东扩自然不会对俄罗斯构成挑战,但无论是欧盟方面或是俄罗斯方面都对俄罗斯加入欧盟一事顾虑重重,至少在短期内这是压根不现实的。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尽管也是一个欧洲国家,但一直被西欧各国视为另类,三百多年前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曾一度实行过全方位的西化改革,然而俄罗斯独特的地缘区位和人文历史使其在欧洲一直保持着独立独行的状态。迄今为止俄罗斯和西欧国家仍延续着历史上的互不信任状态,如果放任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加入欧盟,那么究竟是欧盟消化了俄罗斯呢?还是俄罗斯消化了欧盟呢?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加入势必导致本来在欧盟内部居于支配地位的德、法等大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从而对欧盟内部现有的权力格局造成冲击,这也是这些国家所不愿看到的。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既然俄罗斯不可能加入北约和欧盟,那么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就不可避免会对俄罗斯传统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构成挤压。乌克兰恰恰处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博弈的夹缝之间: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将俄罗斯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对手,自然不会放过乌克兰这一制衡俄罗斯的有力武器;而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同北约和欧盟的接触是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要知道乌克兰和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是不一样的:波兰、捷克虽然是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但毕竟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地理位置同俄罗斯也有一定距离;而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可谓就在家门口,更何况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还是乌克兰境内的基辅罗斯,无论从民族情感或是地缘战略上而言:俄罗斯都无法接受乌克兰倒向西方的潜在可能。况且俄罗斯也担心一旦乌克兰倒向西方,那么将有可能在白罗斯、高加索、中亚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造成多米诺效应,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和传统市场将遭受进一步挤压。自身实力不足的乌克兰不得不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队。外交立场的选择同乌克兰的国内矛盾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乌克兰的政局稳定:乌克兰东部生活着占乌克兰总人口17%的俄罗斯族,而由于历史上乌克兰曾分属波兰和俄罗斯统治的原因导致西乌克兰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并生活着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波兰等族裔。乌克兰这种族裔分布情况使国家处于一种被撕裂的状态:东部俄语人口聚居的地区亲俄意识明显,而在西乌克兰则有浓厚的亲西方意识。除了族裔之间对立之外,乌克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对立情绪——由于乌克兰西部更靠近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先发优势,而东部地区的俄语居民则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政治体制则在总统制和议会总统制之间反复摇摆不断,因为民族意识和贫富分化导致的对立各方之间又因为不同的政见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立态势,使乌克兰的政局呈现一片混乱的状态。而混乱的政治局势又使乌克兰政府无法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人民因为自己的生活迟迟无法得到改善而日益滋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于是就形成了经济发展越是缓慢政局就越动荡,而政局的动荡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2004年作为乌克兰国内亲西方势力代表的尤先科在乌克兰总统大选中胜出,乌克兰开始执行亲西方的外交路线,这引起了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的不满。另一方面乌克兰国内的亲西方势力试图以全盘西化的方式对国家进行改革,然而西化改革在乌克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最终并未能解决乌克兰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在2010年作为乌克兰国内亲俄势力代表的亚努科维奇上台执政,乌克兰的外交路线随即由亲西方180度地转向亲俄,这自然又引起了亲西方的乌克兰西部地区民众的反对。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遭议会弹劾而被罢黜总统职位,取而代之的是亲西方的波罗申科。波罗申科一上台就已强硬的姿态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加入欧盟和北约。在乌克兰政府左右摇摆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时乌克兰国内亲俄和亲西方两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2014年3月16日以俄罗斯族裔为主的克里米亚地区以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作为对波罗申科的回应,俄罗斯以此为契机开始介入乌克兰事务。事实上克里米亚问题之所以成为俄乌之争的导火线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1430年在金帐汗国分裂解体的浪潮中成吉思汗十一世孙哈吉·格来脱离金帐汗国,建立了独立的克里米亚汗国。1783年沙皇俄国正式吞并克里米亚。俄国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进出黑海的重要军港塞瓦斯托波尔。沙俄曾在此与英法联军激战,二战中苏联红军也曾与德军在此进行过惨烈的战斗。在二战过程中克里米亚当地的鞑靼人中有一部分在德军占领时期配合德军对抗苏联,战后苏联政府将克里米亚鞑靼人集体迁徙到中亚,从此俄罗斯族占了克里米亚人口的大多数。194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将原“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撤销建制并降格为克里米亚州。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里米亚控扼黑海门户,是连接欧洲和中近东的重要海上通道,它的南部海岸与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面对的则是东欧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俄罗斯的地缘环境有利有弊:尽管拥有辽阔的战略纵深,但却缺乏走向世界的出海口,俄罗斯的历史就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部不断寻找出海口的历史。从彼得大帝时代起俄罗斯就确立了同时打通北方波罗的海和南方黑海两大出海口,以维护俄国的战略空间和贸易安全。苏联时代黑海舰队的基地就设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并未就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达成一致,以致于在苏联解体一年后黑海舰队仍悬挂前苏联海军军旗。1992年8月俄、乌两国在雅尔塔达成协议:将黑海舰队变成俄乌联合舰队,由两国共同指挥。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以及黑海舰队恰恰就是俄罗斯进出黑海的关键所在: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正中间,由此向西南方向越过土耳其海峡就可以进入地中海,这正是俄罗斯对外贸易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如果克里米亚掌握在一个对俄罗斯不友好的国家手中,那么这对俄罗斯而言:无异于让一个敌对国家卡住了自己的经济命脉。

乌克兰危机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宣布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同一天普京签署了关于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总统令。次日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至此克里米亚处于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同年5月11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举行公投,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至此乌克兰已处于分裂状态。迄今为止乌克兰已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内战,战火毁坏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使乌克兰经济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矛盾的积压。普京趁机介入到乌克兰东部的战事,从而将顿巴斯地区置于俄罗斯的保护之下。早在2014年3月底普京提出了恢复苏联时代的连接克里米亚海岸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克拉伊之间的刻赤海峡大桥一事,在经过四年的修建后在去年的5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刻赤海峡大桥的通车仪式——他亲自驾驶卡车通过大桥。修刻赤海峡大桥的对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和平年代这座桥可以大大便利克里米亚同俄罗斯本土之间的人员、经济联系,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具有极大的价值;如果一旦爆发军事冲突,那么这座桥也将大大便利俄罗斯军事人员和军事装备的调度。2018年11月25日乌克兰海军的“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和“亚内卡布”号三艘军舰穿越俄罗斯边境并向刻赤海峡航行,双方发生军事对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