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龍地產急赴港融資:舉債加速衝規模,負債率兩年激增6倍

斑馬消費 楊柘

中梁控股、新力控股等內地房企在港上市,刺激著更多的房企衝向資本市場。

港龍地產急赴港融資:舉債加速衝規模,負債率兩年激增6倍

日前,港龍中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龍地產)向聯交所遞表,擬募資用於購地和支付旗下5個項目建築成本等費用。

公司雖深耕長三角區域12年,但發展緩慢,去年收入剛過16億元,如此急切奔赴資本市場,與自身財務壓力和外部競爭緊密關聯。

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資產負債比率超過150%。能走多遠,取決於公司如何在規模和資金、資源中找到平衡點。

舉債加速向前衝

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如今,任何一家房企都在戴著“鐐銬”在跳舞。

港龍地產也不例外,其公開披露的聆訊資料顯示,公司債務規模逐年劇增。

2016年至2019年6月,公司借款總額(包括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分別為0.50億元、3.18億元、8.56億元和14.36億元,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17%、98.8%、122.1%和153.9%。

同一時期,公司收入規模獲得較大提升,分別為4.72億元、4.34億元、16.60億元和5.91億元;年內溢利分別實現0.40億元、0.33億元、3.32億元和0.70億元。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公司2018年業績劇增,這得益於當年交付規模的大幅增長。當年,公司旗下華僑新城、新港城、香江華庭及香語華庭等4個項目,交付面積合計21.72萬平方米,為上年的3.6倍。此外,2018年銷售均價同比增長34.54%,由上年5225元/平方米增至7030元/平方米。

住宅產品在2018年實現收入15.27億元,佔比公司收入的92%,較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

公司加速上規模的同時,財務成本高企的局面也顯現出來。

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融資成本淨額分別為408.4萬元、431.7萬元、3462.20萬元和1550.9萬元,同期利息覆蓋率從16.6倍降至1.7倍。

截至今年8月末,公司未償還信託融資及其他融資安排總額為6.80億元。

在銀行借貸逐漸收緊後,信託融資成為中小房企慣用的融資渠道,此前新力控股(01180.HK)、三巽集團就大舉借信託渠道“輸血”。

港龍地產來自信託融資總額及其他未償還融資額所佔總借款的比重,從2016年的1.6%增至2018年的47.4%,2019年8月底為35.1%。

相比銀行借貸渠道,信託融資手續簡便、放款快,但融資成本幾乎是銀行的兩倍。

公司向萬向信託融資年利率11.5%,向無錫蠡悅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融資將給付的年利率高達1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現有56個項目中,在今年上半年及之前的財年收入,僅來自4個城市的9個項目的銷售,意味著未來大多數項目需要持續投入。

土儲未成規模

今年7月和8月,港龍地產在江浙4座城,一口氣吞下4幅土地,新增土地儲備24.74萬平方米,總對價36.1億元。

消息甫一傳出,長三角地產圈立刻炸群:港龍地產購地提速了。

在正式赴聯交所披露聆訊資料前大肆拿地,並不能馬上改變公司土地儲備現狀。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土地儲備總量為471.54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公司可銷售及可出租建築面積8.46萬平方米、正在開發中項目總建築面積389.35萬平方米,以及留作未來開發的73.72萬平方米。

在土儲總量中,港龍地產附屬公司旗下27個項目土儲量佔比總量的74.8%,餘下的則來自合營和聯營企業。

公司一直以“深耕”長三角作為戰略部署,現有56個項目中,54個佈局在長三角地區。

今年以來,長三角區域城市宅地供應普遍不足,頭部房企補貨意願強烈,土地市場升溫,導致土地市場競爭激烈,成交樓面價和溢價率上升。

中國報告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長三角地區TOP10企業拿地金額合計2721億元。

頭部房企長期割據,2018年,融創中國(01918.HK)土地儲備1.6億平方米,長三角區域土地儲備佔比33.3%。

除此之外,中小房企在長三角區域的佈局,也值得港龍地產警惕。

截止2018年3月,中梁控股持有土地儲備3890萬平方米,長三角區域市場佔比4成,僅在浙江就持有土地儲備量666.45萬平方米,佔比17.1%。新力控股土儲總量約1500萬平方米,長三角也是其重倉區域之一。

隨著土地溢價以及眾多房企入局,港龍地產在長三角拿地會越來越難,或許正因為此,公司去年選擇走出長三角,落子河南和貴州兩地。

背後的呂氏家族

港龍地產的控股股東是江蘇常州呂氏家族,其浸淫房地產行業12年。這個家族行事十分低調,極少看到公開報道。

在給聯交所遞表前,針對公司名與蘇州港龍控股和航司港龍航空重名,公司還對外發了一份《聲明》,強調與兩家公司無關聯關係且無業務往來。

企查查顯示,港龍中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23日註冊,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均為呂永懷。

2007年,常州呂永懷等三兄弟在常州拿下兩塊土地,次年,推出第一個住宅項目港龍華庭,以及第一個商業項目港龍尚層。

此後,公司的地產項目從常州逐漸向周邊城市拓展,直至在長三角區域佈局54個項目,進入近20座城市。2018年,公司躍居克爾瑞2018中國房企TOP100銷售榜全口徑銷售第89位。

相比其他上市房企,港龍地產的家族痕跡更為明顯,由呂永懷、呂文偉;呂永南、呂志聰;呂永茂、呂進亮三對父子控制。

在公司董事會9個席位(含3名獨董)中,上述三對父子佔據6個席位;公司高管層中,執行總裁謝劍青系“呂一代”的表兄弟,“呂二代”也已紛紛進入公司管理核心。

從公開資料來看,呂氏家族已在著手改變此前的保守和謹慎,最近兩年來,公司著意引進外部人才。公司負責監督會計、稅務的副總裁裘開兵;負責監督集團運營管理的戴小峰;負責銷售及營銷的朱檜;以及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林雨田等,均是2017年至2019年加入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