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封面題圖|《神探夏洛克 第二季》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有人說,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

在英國,最受矚目的不是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而是位於泰晤士河畔的倫敦金融城。這裡的面積只有 1.12 平方英里(約合 2.9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 8000 人,每天卻有超過 30 萬人湧入,從事著與金融服務相關的工作。這裡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日交易量佔到全球總交易量的 32% ,全球 90% 以上的有色金屬交易都在此進行。

在這 1 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有被譽為「酸黃瓜」的瑞士再保險大廈,也有「針線街上的老婦」之稱的英格蘭銀行,但最牽動人心的建築,莫過於聖保羅大教堂旁邊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它是全球第四大、歐洲第一大證券交易所,承載著 3233 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漲跌。

今年 9 月 11 日,香港證券交易所打算斥資 296 億英鎊(現約 2981 億港元)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可惜後者無情拒絕,還認為這場收購「毫無價值」。為什麼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身價」這麼高,它也是一家公司嗎?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倫敦金融城,世界上最昂貴的 1 平方英里

事實上,倫敦證券交易所一開始沒想過能做這麼大,甚至沒想過成為一家公司,它所做的事情,和原始的菜市場差不多。

16 世紀末,歐洲各國航海貿易如火如荼,普通人集資贊助帆船出海,等船回來後按比例瓜分利潤,已經成了當時人們流行的「投資方式」,這種贊助留下的憑證,就叫做「股票」。股票一出現,就催生出一種新型職業:經紀人,他們到處打聽出海的帆船,不僅向人宣傳航海貿易的鉅額利潤,還四處奔跑,向人推銷股票,並從中抽取佣金。

在經紀人的眼中,股票也是一種商品,他們和普通商販沒什麼區別,所以也想進入當時的「百貨商店」:英國皇家交易所。誰知道,因為經紀人們大多出身底層,舉止有些粗魯,皇家交易所為了臉面拒絕了他們。無奈之下,有個經紀人就發起倡議,讓 150 個經紀人一起出資,成立了一個俱樂部,只要繳納年費,就能獲得信息和交易資格。

這就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雛形,它的創立不為了賺錢,也賺不了多少錢,只是給會員們提供一個安全交易的地方,方便買家賣家溝通信息,和提供攤位的菜市場沒什麼兩樣。

有意思的是,令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為全球頂尖證券交易所、一家年收入超過 21.35 億英鎊的大公司的幕後推手,不是最初的 150 個創始人,而是其它成天想著如何獲得利潤的公司,乃至整個英國。

160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遞給國會的申請被批准了,他們獲得了代表英國向東印度地區進行貿易的獨佔權。這家公司做的事情,正是之前所說的航海貿易。獲得授權之後,東印度公司以股票的方式,向社會籌集了資金,信心滿滿地開始了它的海上征途。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哪裡有香料,哪裡就有歐洲帆船的影子

眾所周知,英國是島國,海上力量向來是發展的重心,英國東印度公司原以為拿下英國國會的授權,就代表著拿下了歐洲的大部分市場,誰知道船還沒開到亞洲,就碰上了一顆硬釘子。

就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後不久,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成立了。這家公司仿照著英國東印度公司,向議會申請了「獨佔權」,不僅如此,還給自己做了個「氧氣瓶」: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這是全球第一所證券交易所,以固定股本的方式,公開向社會募資。因為這一舉措,荷蘭東印度公司越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了全球第一家「上市公司」。

有了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全球對航海貿易的狂熱,都化作資本湧入荷蘭。大家在海上冒的風險都一樣大,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金來源總是比英國東印度公司穩定,能夠快速擴充規模,連帶著荷蘭也成了歐洲的金融中心。

在隨後的十幾年裡,英國東印度公司開著船,辛苦奔忙於英國和印度之間,雖然航行了十幾次,偶爾利潤率也能高達 320% ,但眼看著隔壁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發展出了一大支船隊,不僅去了印度,還到了中國臺灣、日本甚至是印尼的爪哇島,帶回的貨物又多又豐富,英國東印度公司坐不住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古今中外通吃的道理。要知道, 1566 年,荷蘭還不是荷蘭,只是西班牙的附屬國尼德蘭,如果不是起義時得到了英國人的軍事援助,荷蘭甚至不能獨立,昔日的小弟荷蘭東印度公司怎麼可能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競爭對手?

英國東印度公司吃了虧,立馬掉頭,仿照著對手,也設立了固定股本,這家英國曆史上重量級的上市公司終於悄悄進入了倫敦證券交易的市場。倫敦證券交易所蓄勢待發。

除了求助證券市場,英國東印度公司還不停地朝英國國會使力氣。1650 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規定沒經過英國政府同意,荷蘭不能和英國殖民地通商。第二年,英國議會又頒佈《航海條例》,白紙黑字處處限制荷蘭貿易。

很快,荷蘭難以忍受這樣的刁難,英荷戰爭爆發,一次不足以解決矛盾,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四次,直到 1795 年法國征服了荷蘭,這場海上貿易霸權的鬥爭才真正結束。

也是在 18 世紀最後的 50 多年裡,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市場被英國東印度公司一點點蠶食,全球金融中心也漸漸從阿姆斯特丹轉移到了倫敦。

1799 年的最後一天,荷蘭東印度公司宣佈解散,不到一年,倫敦證券交易所便正式掛牌成立。可以說,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誕生,是英國戰勝「海上馬車伕」的戰利品,也是英國確立海上霸權的見證。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1810 年的倫敦證券交易所,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正式掛牌後,倫敦的股票經紀人們終於不用忍受皇家交易所的傲慢了。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城,倫敦證券交易所不僅擁有了一席之地,還因為股票市場的繁榮,會員和經紀人越來越多,不得不再三擴建。

這時,距離瓦特改進蒸汽機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英國的手工勞動業飛速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資本家在諸如「英格蘭銀行」之類的銀行資助下,建起了一座座工廠,農民湧入城市,擁有固定工資,商品對外傾銷,不停地為英國補充黃金血液。

在這個嶄新的世界金融中心裡,倫敦證券交易所成了激發英國工業革命的重要能量來源。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為先鋒,英國滿世界收割殖民地,他們自豪地聲稱,只要站在英國的領地上,太陽永遠不會落下。

有了難以想象的海外市場,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來登記,只為了能成為「上市公司」,獲得廉價資金,擴充生產規模。英國人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希望和自豪感,不管有錢沒錢,人們都願意買些股票攥在手裡。

在這種狂熱的股票買賣情緒裡,一個倫敦證券交易所已經無法滿足英國人了,沒多久,曼徹斯特、利物浦的證券交易所也先後開業,股票真正成了英國人的「全民商品」。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日不落帝國也終將迎來餘暉

然而,股票市場再紅火,也得「靠天吃飯」。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倫敦證券交易所遭受重創,近一千名成員退出交易所,面對《凡爾賽和約》,所有人都惴惴不安。23 年後,懸在歐洲大陸上方的另一隻戰爭靴子還是落地了。雖然早有預判的交易所工作人員轉入地下室,利用電話繼續交易,然而大轟炸給英國、歐洲大陸帶來的損失難以估計,

世界金融中心再一次因為戰爭發生轉移,這一次,輪到了美國紐約。

戰後的二十來年,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至暗時刻」。大股災和戰爭讓全球政府始終不敢放鬆對股市的管控,戰後又在集中注意力恢復金融體制穩定,丘吉爾下臺後,用一篇演講拉下東西方冷戰的「鐵幕」,每個人都在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證券市場乾涸得像冬天的稻田。

1973 年,面對勢不可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新興的東京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下定決心,試圖從古老的會員俱樂部形式,向現代化公司轉變。這一年,英國壟斷與合併委員會宣佈,所有女性和外國成員都能參與交易所會議,此外,倫敦證券交易所將和其它 10 個英國的區域交易所合併,由「首席執行官」統一管理。

歷時 170 多年,被英國公司和英國人推上全球頂尖證券交易所之後,倫敦證券交易所終於邁出了自強的第一步。

1979 年,撒切爾夫人上臺,立即著手放鬆金融市場管制。7 年後,倫敦證券交易所決定,放棄傳統的交易廳報價,改為電子屏報價交易,允許股票經紀人自己也能買賣股票。

這一次改變對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影響巨大,從前的碌碌無為一掃而空,由報價競爭驅動的市商系統和 SEAQ 系統,重新盤活了英國證券市場。

因此,大家都稱這一次改革為「大爆炸」,在物理學模型裡,這是宇宙膨脹的起點。

靠「搭便車」賺得千億身價,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撒切爾夫人:只要最後能如我所願,我就會極有耐心

之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發展順風順水。2000 年,它先剝離了作為英國上市公司管理局的職責,移交給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之後便正式改弦易轍,成了倫敦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並在自己的主板上市了。

一個總給人提供攤位的菜市場,如果自己開始賣菜,吆喝聲說來就來。

2003 年,倫敦證券交易所收購了一家國際股票衍生品業務公司,以及一家做實時市場數據和交易系統的供應商,不僅如此,靠著之前和《金融時報》合夥提供信息服務的收入,倫敦證券交易所還抽空搬了個家,徹底利用計算機系統和交易室取代了面對面交易。

信息服務、貿易後結算服務、資本運營、科技服務……拿著幾千家上市公司詳盡的報表,倫敦證券交易所聯合各大券商、金融媒體掙得盆滿缽滿。

2007 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和意大利證券交易所合併,成立了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而意大利證券交易所是意大利唯一的證券交易所。

總是旁觀公司起起伏伏,這一次,倫敦證券交易所也成了其中一員。很顯然,先後拒絕過紐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收購邀約的它,不想輸。

回顧倫敦證券交易所走過的 200 多年,背後有英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助推,也少不了一群股票經紀人為了自己的職業而奔忙。從一個小小的俱樂部,到年收入超過 21.35 億英鎊、身價超過 296 億英鎊的頂級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成功有國運、地理位置、工業革命的「先天優勢」,也有主動學習、自我更新的魄力。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才成立不足 20 年的公司,其本質是服務商,還得兼具監管角色,面對猶疑未定的英國脫歐、愈發猛烈的交易所併購浪潮,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考驗還在後面。

或者說,丟開了「搭便車」帶來的文明杖,倫敦證券交易所,乃至整個英國金融業的算盤,才剛剛打響。

[1]蔣立場:一戰前後英國金融的興衰

[2]魏舒:為什麼存在證券交易所?——以組織功能演變為視角

[3]喬治·G·布萊基:倫敦證券市場史( 1945 - 2008 )

[4]馮邦彥,彭薇:香港與倫敦、紐約國際金融中心比較研究

[5]趙鵬飛,崔慧玲,周國強:全球證券交易所的制度變革及啟示

[6]張霓:百年證券交易所——改革、發展及啟示

[7]李海龍:全球併購背景下的證券交易所——以美國經驗為重心

[8]臺灣歷史博物館: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

[9] LondonStock Exchange Group:LSEG Annual Report 2018

[10]Bryant, Arthur:The History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Peoples

本篇作者|毛洪濤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