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照護規範塵埃落定,千億“新托育”風起?

熱點觀察

2019年一開年,“托育”二字已然成為人們眼中最高頻熱詞。需求夯實、政策加持、資本加速湧入這片教育服務新“藍海”。例如,

新東方與多樂小熊牽手,紐諾教育、YoKID、袋鼠麻麻、芬愛教育、Mhome麥忒等均受到青睞。

這一切似乎都是人們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意料之中的是,托育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走高,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意料之外的是,市場走的太快,需求走的過急,伴隨而來便是問題的不斷升級:一邊是亟待建立的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另一邊是需要不斷提升和完善的服務內容以及產品體系;同時還有乘虛而入的投機者擾亂市場秩序,這一系列的動作背後留給市場的是思考與憂慮。

《孫子兵法》裡說: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相較於其他行業而言,托育行業市場倒逼的現狀,讓許多決策者們喜憂參半。2019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托育”行業,決策者該如何撥開”虛幻的雲霧“,看到”實質的青天“?

撰文 | 張菊平 肖溯

採訪 | 劉珍麗 武靜靜

統籌 | 林蘭楓

毋庸置疑的是,“下一個千億教育賽道”托育已躥紅,同時亦黑料不斷。

4月24日,昆明一幼兒托育園老師虐打兩歲多幼兒,官方通報“虐童案屬實"。而僅在月前,上海浦東凱瑞寶貝早教中心疑似虐童視頻流傳網絡,網友爆料稱類似虐童事件在此早教中心內多次發生,浦東新區相關部門開展核查發現情況基本屬實並查得該分店並無早教、托育服務資質。

市場的蓬勃與亂象促使國家監管與政策支持的加速出臺。新華社、中國政府網昨日消息披露,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此前處於政策空白期的0-3歲托育服務行業,首次提供國家級的發展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通過加強對家庭、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三方的支持和規範,到2020年,初步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一批有示範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基本健全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範體系,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意見》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務舉措:

○ 一是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全面落實產假政策,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為家長及嬰幼兒照護者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

○ 二是加大對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按標準和規範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採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在就業人群密集的產業聚集區域和用人單位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注重發揮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功能,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託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

○ 三是規範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支持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支持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化、規範化建設,

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服務過程加強監管,依法逐步實行工作人員職業資格准入制度。(細則請點擊閱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標誌著我國從頂層設計規範嬰幼兒照護服務市場。在一二級市場上,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以及從事嬰幼兒親子活動、嬰幼兒文化、嬰幼兒用品、嬰幼兒食品和醫療的相關企業將因此受益。

針對《意見》中提出的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根據需求開設嬰幼兒相關專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王岱在今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在母嬰照護領域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發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

據悉,目前國家衛健委正在牽頭起草0-3歲兒童照護服務文件,將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制定托育機構硬件設施、從業人員相關標準的職責。



痛定思痛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新生兒數據,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較2017年,新生兒人數減少約200萬人,下降幅度約10%。

究其背後的原因除了育齡婦女人數減少宏觀因素外,“照料負擔過重”“育兒成本過高”“女性權益保障不足”“二胎需求逐步釋放”等現實,一方面影響著婦女初婚初育年齡的推遲,另一方面引發整體生育意願的呈現出偏弱的現狀。(請參考閱讀《親子商業志》原創文章《新生人口、生育率雙降成勢,怎樣盤活邁入“白銀時代”的嬰童消費?》)

如何提高婦女生育意願?參考更早面臨低生育率的國家,實施有效的政策法規減輕照料負擔,承擔托育職責成為其中重要措施。

而幼無所託,一邊是需求之痛,一邊是供給之痛。

與西方發達國家對比,我國的托育行業亟待擴容和提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我國入托率僅為4.1%,與新加坡的90%、丹麥的61.8%,瑞典的55%,日本的53.4%、法國的49.7%,韓國的22.5%差距顯著。

嬰幼兒照護規範塵埃落定,千億“新托育”風起?

▲數據來源:OECD Family Database

托育機構主要指由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或個人舉辦,面向3歲以下尤其是2-3歲幼兒實施保育為主、教養融合的幼兒照護全日制、半日制、計時制機構。

青籽研究院根據托育機構定義,按照2018年國家新生人口出生數據估算,長期潛在受眾約2400萬人。以市場滲透率2%、平均客單價5000元/月、行業平均半年左右的參託週期保守估計,我國托育潛在市場規模近3000億左右

然而,托育機構虐童事件、違規行為頻發,意味著相較於國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托育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市場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運營體系和良性的產業生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菊華曾撰文指出,目前我國社會托育服務的基本型態是:機構服務總量極其不足,服務結構嚴重失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效率十分低下。

海嘉幼教集團總裁宮照偉表示:“有不少托育機構都是早教中心轉型的,在通風、衛生等方面都遠遠達不到要求,一旦政策落地,這些機構都將面臨洗牌。”

Enwise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符瑜向《親子商業志》分析稱,國內還沒有一套成體系保育人員培養機制或標準化的托育流程體系,很多托育服務更多地體現在支持幼兒一天“吃喝拉撒睡”的生理層面,教師年輕化和梯隊建設的斷層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幼師畢業生剛剛入行缺少育兒經驗,行業師資的年輕化是普遍現象。“如何搭建服務人員梯隊,形成師徒制的培養體系是這個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她表示。

綜合專業人士意見及過往研究分析,《親子商業志》總結出托育行業六大痛點:

○ 痛點一:托育行業在我國還處於發展初期,其現狀是需求早於市場,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行業相關配套機制跟不上,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標準。

○ 痛點二:由於我國托育行業發展速度太快,行業還沒有在短期內形成成熟的育兒課程/內容體系,導致托育機構的課程/內容不是模仿國外,就是在摸索中前行

○ 痛點三: 由於托育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與風險性,對於服務者本身的專業度以及個人素養、品格要求非常高,國內在這方面的教育或培訓機制跟不上,合格的育兒師少之又少

○ 痛點四:托育對象期限較短與不固定,一般在半年或一年,導致育兒流動性大,機構需要不斷地招生來彌補流失量。

○ 痛點五:很多托育機構由幼兒園轉型過來,其經營模式與課程體系還處於前運營的思維中,加上一些資本跟風,對行業造成很大的衝擊,

托育行業會不會赴學前教育事件的後塵,未來政策的不確性都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 痛點六:由於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內陸欠發達的地區,育兒觀念保守,受傳統觀念以及經濟的影響,隔代養育的現象非常普遍。



八仙過海

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現狀下,許多托育機構都在實實在在地做著良心事業,除了對這份事業由衷的熱愛之外,更多的是看到了剛性需求的背後,市場—資本—政策多方力量的驅動:

市場:新生代的職場父母多是80後或90後,受生活與職業的同等壓力,育兒難現狀突顯,亟需專業嬰幼兒看護服務。

政策:面對社會與家庭對“托育”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國各地組織機構不斷出臺與托育服務相關的政策與行業標準。


嬰幼兒照護規範塵埃落定,千億“新托育”風起?


資本:幼教資產證劵化的道路被封死,託賽道由此突顯,成為資本新寵。需注意的是,托育雖然處於紅利期,很多資本依然不敢冒然進入,其中原因包括政策實施的市場數據邊界無法預估、門店運營模式偏重且高度依賴師資等。


嬰幼兒照護規範塵埃落定,千億“新托育”風起?


電光教育科技(002730.SZ))CEO張亮早在2017年末就曾預言早期托育卡位戰最晚在2019年打響。

當下,各路民營托育入局者已紛紛使出”殺手鐧“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托育模式,以滿足不同的家庭需求,搶灘市場。



托育單體型

深耕托育服務內容與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以自生課程形式承載,培養孩子十大底層能力,注重孩子主動展露出的學習興趣;以線下中心為載體提供托育教育一體化服務,形成全國或區域性連鎖化覆蓋。代表企業有紐諾教育、MoreCare茂楷、領幼托育園等。

以MoreCare茂楷為例,企業成立於2017年,以線下中心為載體提供0-3歲嬰童養教一體的教育服務,具體產品及服務包括全日託、科學養育、通識教育、父母工作坊、家庭教育諮詢等。MoreCare茂楷旗下嬰童學苑,定位專為“0-3歲全日制國際化教育機構”,主要提供銜接國際幼兒園、國際學校、海外大學的國際早期教育內容。

為了推動托育行業標準與規範,MoreCare茂楷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合作,共同起草了《全日制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規範》及《全日制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評價指南》。兩個標準均借鑑了歐美國家現有的標準制度,並結合中國0-3歲嬰童發育和發展的實際規律,對環境、設施設備、師資、保育流程、教育方法、管理、應急等方面進行了規範。

早幼教托育一體型

在提供早教課程的基礎上提供托育服務,可在早教門店數目不變的情況下,成倍提高坪效,增強用戶粘性,實現經營複利,但托育規範運營要求的保育人員設置配比及對場地、教學設計等都比早教有更嚴格的要求。代表企業有愛樂祺、紐諾教育、運動寶貝等。

4月29日,嬰幼兒托育品牌“紐諾教育”宣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紐諾教育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廣州,主要為0-6歲嬰幼兒家庭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嬰幼兒托育服務。紐諾教育旗下擁有紐諾·艾瑪國際保育園、育兒在線課程、嬰幼兒睡眠顧問職業培訓以及嬰幼兒養育上門服務四大核心業務。據瞭解,紐諾托育園的收費在每月4500-6500元左右。目前,紐諾教育在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佛山已開設30家直營托育園,在讀學生接近3000人,總員工數超過600人,其中有專業托育教師500人。

廣證恆生在其研報中也指出,若早教不屬於政策規定的“托育”範圍,則可能存在部分地區不允許托育與早教同時發展的風險。

內容賦能型

此模式多重內容研發、引進國際化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進行本土化迭代,採取線上+線下多方聯動提升流量轉化與用戶體驗,配以良好的口碑從而形成壁壘,代表企業有YoKID優兒學堂等。

YoKID優兒學堂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1-6歲兒童的託管保育幼教及成長早期教育,以“PGC+UGC”的內容生產模式,將業務分為三個板塊:線下託管幼教中心、企業託管幼教服務、線上育兒諮詢培訓服務。目前,YoKID單個線下中心的營收在1800萬—2800萬元區間,為超過100家機構提供過企業服務,線上擁有200多萬兒童成長數據及數十萬付費用戶,客戶保留率超過98%。

科技賦能型

利用最新的互聯網、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銜接移動客戶端,從簽到接送、實時跟蹤到家校互動,門店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突破傳統的託管機構既有模式。代表企業有袋鼠麻麻、麥忒教育集團Mhome等。

代表企業有袋鼠麻麻,成立至今已20年的袋鼠麻麻,專注於2-10歲兒童託管服務,致力於打造一站式專業兒童託管連鎖品牌。通過引入日本的“全人教育”理念,關注1/3身體、1/3腦力、1/3心靈的“身、腦、心”綜合發展,通過托育+互聯網技術結合,在BC兩端打造IT系統解決方案。截止2018年7月,已在上海擁有13家直營托育園,服務學員達到2000+。

OMO一站式家庭消費平臺

以OMO教育市場為主導方向,進入托育服務、教育培訓、嬰幼兒健康宣傳教育等多領域,全方面、多維度,不斷延伸教育產業鏈,做好每個環節精準化服務,代表企業有孩子國、多樂小熊等。

孩子國前身為啟步教育,運營模式突出的地方在於擁有縱橫交錯的OMO教育佈局:縱向按照五大行為發展完成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的一體化輸出鏈條;橫向根據科學育兒的實際需求,完成課程研發、教玩具開發、教育+健康系列軟硬件開發、動漫科普視頻,宣教培訓,以及職業資格培訓等增值服務;線上與國家衛計委家庭司合作開通中國家庭網,以及上海、北京子站的健康科普和線上培訓課堂等知識網鏈;線下包括北京家庭科學育兒指導中心、上海新江灣城科學育兒指導中心、上海長白科學育兒指導中心等實體點。

遵循"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多樂小熊則非常注重兒童敏感期的發展,將課程融於生活,塑造兒童健全的人格和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是多樂小熊核心內容。多樂小熊構建了“日託早教+商城”相結合的一體化新行業生態,為育兒家庭解決嬰幼兒無人看管難題的同時,推出嬰幼兒優選商城。下一步,多樂小熊還將為6000萬嬰幼兒家庭開發AR學習產品。

高端精品型家庭空間

嚴控門店數量並多為直營,重視精細化運營及服務,對孩子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和服務,“以兒童為中心”幫助年輕一代父母發現孩子、認識自我、共建快樂健康家庭和生活方式,以孩子日常、陪伴教育為核心,形成家庭教育生態圈,相關企業眾多且多為直營單店或區域連鎖。

代表企業如Enwise教育集團,其特色在於:

1.獨創“Enwise嬰幼兒成長需求理論”,形成Environment(創造兒童自洽環境)、Nature(尊重兒童內在天性)、Wisdom(運用科學育兒智慧)、Involvement(倡導父母樂享參與)、Support(提供適時適當支持)和Educare(堅持高質系統保育)六大核心教育理念;

2. 通過Enwise LETS House嬰幼兒成長中心的實體直營店,打造慧玩樂、親子課和托育的會員綜合服務;

3.定期形成寶寶全方位的成長測評報告,更好地指導家長在家與寶寶的互動,讓家長了解並參與到寶寶的成長中;

4. 在一日標準流程的很多環節中安排了讓孩子從“幫我做““教我做”“我嘗試做”到“我可以自己做”的過程,不斷培養孩子自我認知和獨立能力。

地產商辦託型

由房地產商主導的、側重以教育帶動房地產業務為最終目的新商業模式正在進入教育領域。從近幾年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托育“行業的形勢來看,“托育”是地產商不可繞過的重要版塊。典型企業案例包括泰禾地產、綠地地產、萬科地產(德英樂)等。

以“城市配套服務商”為己任的萬科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德英樂教育品牌已在上海閔行區的2個社區幼兒託管點試點建設,這也是萬科“熱帶雨林”戰略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德英樂的教材開發、人員培訓、安全衛生等也都要經過相關部門嚴格把關。其托育服務中心對孩子們的日常安排以包含生活活動和遊戲學習的基礎課程為主,繪本閱讀等特色課程為輔。德英樂托育服務中心的教職工均持證上崗並全部參與了上海市第一批托育點人員上崗培訓。此外,德英樂托育服務中心還配有專業保健老師、廚師、保安、保潔員等。

嘉禾集團本著“泰禾+教育”戰略打造全齡教育生態圈,致力於形成“國際教育、學前教育、社區教育”的多平臺高品質全齡教育體系。公司聯合歐美Daycare品牌,針對0-3歲嬰幼兒開設國際標準科學養育指導及日間託管服務,提供全方位看護及早教服務。具體而言,運用UbD教學設計方法,採用國際幼兒教育評估體系,打造0-6歲一貫制嬰幼兒教育服務,構建各種教育活動,打造出多元、分時、全齡、學制外、家門口一站式的教育服務平臺。



各顯神通

近日,中國標準化協會推出了《全日制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規範》,對於嬰幼兒托育機構在空間與設施、安全與消防、室內外環境與衛生、班級規模、人員配置與服務、日常照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親子商業志》認為,誰先掌握了育兒的”成長密碼“與托育的“服務精髓”

誰就有望掌握行業發展先機。

精細化運營是突破口

托育是個大課題,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教育公平化的核心是人,這就需要通過消除地域、文化以及可支配時間等因素來縮短人力的差距。同時,由於托育本身普惠性的屬性,需要社會、機構以及家庭多方聯動,在角色配製過程中,機構運營方法得當,思路正確,定位精準,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命脈。

中國首家掛牌新三板的早教實體機構愛樂祺於2010年提出“托育早教”園所教養模式,主要針對0-6歲的嬰幼兒家庭推出歐美“daycare”、日本社區式託兒所和中國傳統託兒所的結合體教育養育一體化服務

據介紹,愛樂祺門店採用托育、親子水育、親子早教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工作日以託班為主、早教為輔,節假日反之,更充分利用了場地人員資源,打破了早教行業週末人滿為患、週中空空如也的窘境,最大限度提高了坪效比。總公司在選址、建築設計、租賃、裝修、人員配置等方面對直營店及加盟商輸出標準化模式,從而保障門店運營質量與擴張速度的平衡。

此外,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課程設置中引進了美國“nursery"教學模式,邀請行內專家,量身打造出適合中國孩子生長與發育特點的科學教育體系。其自主研發課程《進階式入園緩適課程》是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點研究課程。2018年10月,公司還與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標準與認證專業委員會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成為全國托育早教育行業標準研究與參與制定先行者。

麥忒教育集團Mhome結合現代化人工智能技術,推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解決方案,通過人工—人工智能—人工的賦能形式形成教育方法傳遞,得出“ 06一體教育公平化教育模式”。麥忒開發的麥麥育兒機器人APP系統平臺,將MHOME的課程內容便捷地分享給家長,實現了早教、保育的普及化與信息化。

據創始人張萌雨介紹,麥忒SaaS解決方案的背後是教育方法論和管理哲學,“麥萌教育法”覆蓋孩子0-6歲的6×365×24的全週期解決方案,從多維度評測、成長方案、主題課程到標準化執行、個性化實施、普惠化落地,逐步延伸老師和家長的能力。相應的“麥萌管理法”由14個板塊、 34個領域、 6400個場景建模構成,

從園區的教務管理、線上培訓、視頻教案、一日流程管理、智能排課到家校共育、員工行為管理、銷售管理、經營數據分析,逐步增強教育機構的經營管理能力。

個性化服務是關鍵

對於托育階段的孩子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照顧,而是訓練、培養、引導、教育並重的服務模式。孩子在成長的每個階段,其感觀、認知、行為、習慣、思維、協調、情商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反應與需求,托育機構所要做的就是對每個階段的孩子進行科學的評估,給出適合每個時期的照護和培育方案。

運動寶貝教育集團旗下高端日託品牌Momyhome融合了中國、法國、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際前瞻教育理念,為孩子提供精細貼心的養護服務。2018年,運動寶貝教育集團在法國建立了Momyhome Daycare的國際部,在日本開展了Momyhome Daycare研學活動,在中國臺灣建立了基地,大量引進園長和專家等先進人才。2019年運動寶貝向全球進軍,已在美國洛杉磯建立首家海外Momyhome Daycare。

運動寶貝集團合夥人Jessie表示,中西合璧的教育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早教+日託+家庭早教=更好的教育,但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未來教育,未來教育一定是多方融合。

而在Ubaby智優寶貝嬰兒學校&智優國際日託創始人李娜看來,“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進行分班,給予適合每個年齡段相匹配的服務內容至關重要“。

她向《親子商業志》介紹,在Ubaby智優寶貝NIDO班,最小的孩子才100天,最大的15個月,此階段重在培養他們的認識能力;IC班,面對的是16-26個月大的孩子,此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CASA班的孩子有27-48個月大,此階段注重孩子情感方面的培養。同時,智優寶貝非常注重兒童心理學的運用,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給予相對應的心理、語言、行為方向的引導。智優寶貝工作人員還會在每月定期組織親子活動後單獨與家長溝通,探討每個孩子所處生長階段所獲得的服務內容是否足夠匹配。

聖頓教育集團CEO夏明瑞認為,中產階級家庭對培養孩子全球化、國際化視野的訴求非常普遍。因此,聖頓教育沿襲了資深教育學家David Playfoot和Martin Skelton研發的IEYC課程體系,“以愛之名創造未來”的教育理念,在全面開發孩子潛能的同時注重創造力和個性的培養,讓孩子走出校園,接觸大自然,以科學的方式,解放天性,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促進大腦思維活躍。同時,將中國傳統文化、禮儀融合,為打造兼具國際化視野和中國文化底蘊深厚的新一代而努力。

環境安全是保障

托育機構取得信賴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良好的環境與絕對的安全保障,這是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也是企業與家庭建立長久關係的基礎。

紐諾育兒創始人王榮輝表示,“藍海市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年齡層越小的教育服務,對細節的要求就會越高。托育涉及孩子的安全與保障,事實上是壁壘很高的行業。”目前紐諾教育在讀學生3000人,總員工數超過600人,其中包括專業托育教師500人,單校區平均配比保持在1:3到1:7區間,2018年總營收近億元。

德碩教育創始人季勝敏告訴《親子商業志》,在德碩教育園區,”家“的感覺滲透到每一個角落,一個”家“字,消除了孩子所有的陌生感與焦慮感,在園區整體環境中營造出一種家的氛圍,將園區打造成為一種家文化,讓孩子到這裡如同在家裡一樣,這就是德碩教育環境建設的特色所在。

在智優寶貝創始人李娜看來,機構的安全是服務的重中之重。據介紹,智優寶貝所有園區實行24小時無死角監控,硬盤存儲30天以上,並在當地派出所備案,園內會定期的邀請警務人員來檢查指導工作,每個地點都會配備消防設備,每個月做一次消防演習,進行記錄張貼,讓家長知曉、放心;園內環境都是根據孩子的需求設計,基礎裝飾如牆紙、門框、壁櫃、書架、地毯、玩具、書籍、教具等都要達到國家安全環保標準;同時,智優寶貝還聘有專業的營養師和廚師,專門為孩子做食物營養搭配,食品採購環節一點也不能疏漏,以確保食物新鮮、安全、健康、營養。



結語

《親子商業志》認為,托育作為普惠服務屬性較強的行業,對於已經入局的企業或即將入局的企業而言,可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發展方向:

從定位上錨定團隊能力邊界內且具備差異化的托育產品、財務、商業模型,並不斷優化單店模型

在託管及教育服務、門店和用戶運營、品牌、市場、渠道層面練好內功,形成體系化、標準化、用戶導向型的“上天入地”戰術

做好家庭用戶畫像、消費行為、需求等數據資產管理

在精益服務、教研內容、品牌渠道、技術賦能、組織文化、人才配稱等決定性板塊中,選定自己的競爭內核並竭盡全力實現槓桿化效應,從而形成護城河;

○ 深度思考托育這門生意的本質,認知邊界決定創新能力和經營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