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梁山好汉号称“替天行道”,他们在被北宋朝廷招安之后,宋江带着兄弟们前去攻打方腊。也正在此时,有一位好汉突然间穿起了龙袍,过了一把做“皇帝”的瘾,此人正是活阎罗阮小七。其实您可能不知道,在阮小七穿龙袍的事件中,作者还有一个隐喻。至于隐喻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水浒传》中描述了三个特殊的好汉角色,即阮小二、阮小五与阮小七,此三兄弟都生在石碣村,靠着摇船打鱼度日,生活贫困潦倒,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直至村中教书先生吴用的到来,才改变了三兄弟的命运。三兄弟义字当头,跟着吴用投靠在托塔天王晁盖的帐下,随后几个人便智劫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让梁山兄弟的威名鹊起。

兄弟三人从此为梁山抛头颅洒热血,被任命为水军头领,直至征方腊时,三兄弟中的阮小二与阮小五相继阵亡,只剩下了阮小七。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军队很快便将方腊军打垮,甚至还一路高歌攻入方腊的宫廷。阮小七率军在宫中搜到了一个宝箱,打开后才发现箱子中装的尽是方腊的龙袍装束。生性顽劣的阮小七出于好奇,随即便头戴金冠、身着龙袍,骑在马上四处招摇,甚至让不少将领都以为是方腊本人,纷纷前来追赶。

不过在小编看来,如此荒唐的一幕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当时的战况相当激烈。阮小七作为军中将领,擅自穿着敌方服装,有极大可能性会造成误伤,如此做法在古今任何军队中都是被严厉禁止的。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此时问题来了,既然书中漏洞如此明显,作者为何还要苦心插入这一段呢?其实这正是作者安插的伏笔。

从性质上来讲,梁山好汉们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可是在北宋统治阶级的眼中,梁山好汉的行为都是与朝廷相左的,其性质与方腊无异,都是想取代北宋王朝,让自己做皇帝。

借用文盲李逵的一句话,便是“大宋皇帝姓宋,俺宋江哥哥也姓宋,如何做不了皇帝?”李逵虽然是一个粗莽狂汉,可他说出了梁山大部分好汉的心声,其中也包括宋江。作者之所以会将穿龙袍之人设置在阮小七的身上,正是看中了阮小七“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劣性格,用其莽撞的行为,诠释梁山好汉们敢想敢为的作风。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在梁山发展的鼎盛时期,仗着几百里的水域天险,梁山好汉们曾多次打败围剿官军,并迫使北宋对其态度由“剿”变“抚”。在梁山好汉被成功招安之后,宋江也带着兄弟们为北宋啃下了几根硬骨头,其中包括田虎、王庆等人的起义,以及辽国的大举进犯,在此期间,梁山好汉从未折损一人。

到了征方腊时,梁山好汉开始大规模阵亡,甚至达到了十去七八的程度,此次征伐也是梁山走下坡路的标志性战役。面对着众多兄弟的相继殒命,宋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力量被削弱,朝廷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低。正如阮小七穿着龙袍到处炫耀时,两名北宋军官居然对其大声呵斥,甚至双方越说越气干脆要动起手来。好在宋江及时赶到,对阮小七进行了呵斥,方才阻止了一场火并的悲剧。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军官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阮小七可能不懂,但是宋江心里清楚,因为自己的梁山对于北宋朝廷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了。换句话说,在征方腊的战役中,随着梁山好汉们的陆续凋亡,梁山已经不具备威胁北宋王朝的实力了,即使好汉们还有推翻北宋王朝的雄心壮志,也只能是空想罢了。

梁山从全盛时期的108位好汉满堂皆坐,最后只剩下一块块刻着“忠义郎”的墓碑,其惨况的确难以名状。阮小七虽然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却最终逃不过现实的打压,被排挤出朝堂之外,灰头土脸的回到石碣村继续干起了“打鱼”的老本行。

阮小七为何身穿方腊的龙袍,其实有个隐喻,一般人没看出来

阮小七的结局,其实也是梁山好汉们的代表性结局,作者以阮小七为“点”,将其巧妙铺陈为梁山的“面”,将一段段英雄的小悲剧,最终汇聚成梁山的一幕悲剧洪流。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