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牛市,受重視的區塊鏈絕不是對幣圈的“平反”

沒有牛市,受重視的區塊鏈絕不是對幣圈的“平反”

上週五一則新聞將區塊鏈又拉回到了大眾視線中,比特幣美元交易價格迅速在12小時之內暴漲40%,突破一萬美元。美國股市中,迅雷作為區塊鏈概念的中概股,股價急速拉昇,一夜間暴漲 107.76%。今天週一,上午A股開盤區塊鏈概念股全線大漲,多數漲停。很多幣圈人都驚呼春天來了,也有些幣圈大佬跳出來給口口聲聲給自己的ICO平反,不過事實好像並非如此。

首先還是要“掃盲”一下。區塊鏈和比特幣們並不是一回事。簡單的說,區塊鏈是一門技術,而比特幣是一個產品。複雜點說,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接下來,劃重點,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也就是說基於區塊鏈技術能做出來很多產品,並不僅僅是比特幣這一種產物。

比特幣其實只是一段數據塊而已,那麼有人問為什麼還有人花錢買比特幣呢?這就要說一下稀缺性和價格發現。其實基於區塊鏈技術搞出來的數據塊都可以說是唯一的,當然就具有稀缺性,所以稀缺性在花錢購買比特幣上變得並不太重要。價格發現是期貨市場的重要經濟功能之一。價格發現發生在所有比特幣交易場所,上述過程或多或少地持續發生在全球數百個比特幣交易所中。因為每個交易所的比特幣價格不同所以並沒有統一的比特幣價格。交易所之間能夠或多或少保持價格同步是因為套利交易的存在,即利用交易場所之間價格差異獲利的交易策略。套利是保持交易所價格相近的重要因素。說直接點,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比特幣交易所,為什麼會有那麼多ICO代幣發行,唯一就是為了錢,為了換取利益。有意思的是,最初比特幣的價格計算是根據消耗電費和硬件損耗的多少。然而,

沒有應用場景的技術代碼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很多代幣亦是如此。央行要發行的數字貨幣跟這些真不是一類東西。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這是最最最重要的特性,正是這一特性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因為它的分佈式存儲是需要有硬盤空間無私貢獻出來。何況“無利不起早”。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方面的應用,也只是內部私有區域內使用。當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有待發現。

說個例子。菜市場賣肉,肉上面都會蓋個洗不掉的藍色戳表示檢疫合格一樣。我們作為個人很好奇,買了那個藍色戳子,相對於在執法人員手裡同樣的藍色戳子,小販們寧願拿出肉讓執法人員蓋戳兒,也不可能讓我們來蓋戳兒。即使你蓋了戳兒的肉,也沒有消費者願意購買,因為你沒辦法保證肉的質量,人家根本不信你。至於為什麼,可想而知,明顯信用級別相差很多啊。

講個事情,螞蟻金服所申請的基於區塊鏈的專利技術,沒有一項是跟ICO有關的。

所以,利益炒作也許只是全民出貨,能解套的還是先跑路吧!!

ICO告辭,後會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