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火中永生!來自峨眉的紅巖英烈——陳俊卿

馬識途在《憶與俊卿好友遊烏尤寺》中寫到:

君言天下秀嘉州,為吊英魂登烏尤。

泊泊青衣繞江樹,洶洶大渡浸綠州。

休嗟舊雨多零落,應喜新風唱宏猷。

昔日江山指點處,鋼龍飛舞過洪流。

陳俊卿,1911年7月出生於峨眉縣冠峨鄉(今峨山鎮)吳雲崗(吳雲村),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中共峨眉縣特別支部委員、中共峨眉縣委書記、中共寧屬(西昌)特支書記、中共雅樂工委書記,先後在峨眉、西昌、成都、雅安、邛崍、藉田、大色、洪雅、樂山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48年11月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949年11月27日輛牲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年僅39歲。

在烈火中永生!来自峨眉的红岩英烈——陈俊卿

陳俊卿從高等小學畢業後,考入峨眉縣立初級中學,1932年從樂山嘉屬聯合中學輟學回家後,在冠峨鄉紫龍廟教書,取名為程傑。1939年調西昌從事地下工作時起,改名為陳俊卿。時值軍閥混戰,苛捐雜稅迫使人民窮困不堪;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淪陷,民族危機嚴重。陳俊卿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胸懷救國救民之志,尋求變革現實的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三省,掀起全國民眾抗日高潮。峨眉縣中於1931年10月6日召集教師和值星學長會議,程傑發言“我們若謀反日運動,而須先行議定反日團體名稱。”自從校內外組織宣傳反日救國運動後,全縣進步青年、學生,各界人士瞭解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三省的罪行,因此培養和鍛鍊了一批激進青年,積極響應抗日運動號召,如抵制日貨,響應政府抗日等,為峨眉建黨奠定了思想和行動基礎。

程傑在1928年加入秘密組織“科學研究會”,1929年又加入“紅軍交友會”,秘密募捐支援紅軍。1929年,程傑秘密將成都地下黨傳到峨眉的油印刊物《火花》給峨眉縣立高等小學老同學楊華棟學習,並讓他學習後向工人宣傳,另外又安排羅銘元,楊華棟等書寫反對國民黨搜刮人民、剝削人民、反對苛捐雜稅的標語在城內秘密張貼。1931年秋,還在校讀書的程傑經和成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2年秋,程傑按照黨組織安排,從樂山嘉屬聯中輟學還鄉,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程傑返回峨眉後,在冠峨鄉觀心庵以教書為職業作掩護,1934年秋,程傑在校內開辦夜校,自選自編一千個實用漢字為課本,不收書本費。目的是引導農民在識字的同時認識到窮苦根源是地主剝削、農民交租。

1934秋,程傑被峨眉清共委員會逮捕,在監獄中,雖經嚴刑拷打,程傑始終嚴守黨的秘密,最終查無實據,加之其父程治安花1900塊大洋疏通,於1935年釋放。出獄後,程傑為發展黨的組織,秘密組織開會,後來一人發展一個,成為一個支部。

1938年,程傑同張克誠去成都找到省工委接上關係後,仍分配回峨眉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回到峨眉後,團結黨內外群眾以城區藥王宮小學為根據點組織“峨眉縣小學教育普及促進會”,“峨眉抗日怒吼歌詠團”,編印《普教特刊》,在城區指派黃彥修、石元甫去龍池任教,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採取演街頭劇,貼牆報,教唱救亡抗日歌曲等方式,領導全縣人民團結抗日,救亡圖存。

1939年秋,因原西昌地下黨寧屬特支負責人戴從龍暴露,程傑受黨組織派遣到西昌從事地下工作,擔任寧屬(西昌)特支書記,更名為陳俊卿,陳俊卿到西昌後另組特支(陳和、黃永年、趙子博等為委員),領導西昌地區地下工作。1940年陳俊卿在西昌王桂屯小學,耶濱小學,向東小學教書,同時進行黨的地下活動。

1941年,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對共產黨人採取屠殺政策。陳俊卿根據黨中央指示,決定在寧屬(西呂)地區的德昌、寧屬西昌、理州等地停止發展黨員,實行單線聯繫,撤銷一切組織名稱和個人職務,通過這些有力的措施,很好地保存了黨組織在西昌一帶的力量。

地下黨員謝緒功,在西昌工作打不開局面,到陳俊卿處請教,陳俊卿指導他“悲觀是失敗的開始,要深入虎穴,為黨工作。”1942年11月,謝緒功根據陳俊卿指示,打入西康保安司令部政工處任情報員,後調到雅安,在雅安以政工處名義,參加雅安軍、黨、團,學情報組,及時掌握敵人情報。在陳俊卿的幫助下,謝緒功在敵營中的地下鬥爭經驗不斷豐富,並幫助陳俊卿收集到了“李國棟”、“陳仕材”、“陳仕林”等化名的軍方證件,便於開展地下活動使用。1943年陳俊卿同李維嘉一起撤離西昌調往成都從事地下黨工作,同年陳俊卿受上級指示,到邛崍清理整頓當地黨的組織,陳俊卿在邛峽用化名“秦家齊”和邛崍地下黨李維實接上關係後,領導邛崍地下黨的工作。

1945年,中國共產黨“七大”制定了“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的政治路線。中共川康特委為貫徹“七大”路線,派陳俊卿到雅安,樂山一帶清理和恢復黨的組織關係,重建黨的組織。

1946年受陳俊卿指示,到洪雅地下黨組織發展農村黨員,向農民宣傳,只有跟著共產黨,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才能翻身得到解放,通過宣傳發展貧苦農民封子云,楊述巨等八個農民入黨。

1947年,陳俊卿轉給羅英一份解放區《二五減租條例》,要求洪雅黨組織在農民中開展宣傳,與此同時國民黨政府也頒佈《二五減租訓令》。陳俊卿指示,共產黨員要帶頭減租,利用國民黨減租騙局,掀起農運高潮。羅英在羅壩鄉以鄉民身份巧妙地宣讀了解放區《

二五減租條例》,合理合法地號召農民起來向地主作鬥爭,利用國民政府二五減租訓令》,貫徹瞭解放區《二五減租條例》的內容。陳俊卿教育洪雅黨員不僅要敢於鬥爭,還要善於鬥爭;為後來洪雅黨組織與雅樂工委中斷聯繫後,能夠獨立作戰打下了基礎。

1947年,陳俊卿調離雅安到成都。按川康工委副書記馬識途指示,到成都附近的籍田鋪,調查黨組織活動情況。陳俊卿調查後向馬副書記彙報,藉田地區黨組織活動非常活躍、正在策劃暴動。川康工委根據當時農村正值青黃不接之時的實際,決定在藉田暫不搞武裝暴動,而是組織吃大戶解決群眾吃飯問題,並派陳俊卿前往藉田指導工作。根據川康工委指示,於1947年9月5日組織了藉田暴動,參加暴動共三、四百人,繳槍12支,子彈1000多發,這次暴動震驚了反動政府,暴動隊伍後來組編為“川康邊游擊隊仁筒支隊”,堅持到1949年,協助解放軍解放仁壽,徵糧剿匪,取得很大成績。

1948年春,川康特委決定成立雅樂工委,書記為陳俊卿,成員有呂永孝、鄒立琳。這些人是藉田暴動的領導班子,由這個班子負責領導大邑縣武裝鬥爭。1948年,陳俊卿把李維實轉移到大邑縣唐場,李維實到大邑縣唐場後,接收一批進步青年當武工隊員。又爭取到一批綠林好漢在唐場成立“川西南武裝工作隊”。並由呂永孝、肖波霖、李維加等成立支部,與時在成都的陳俊卿單線聯繫,這支武裝屬川康特委和雅樂工委雙重領導。1948年8月,經雅樂工委書記陳俊卿批准,地下黨員白瀑、羅英打入洪雅《洪民報》,羅英任總編輯,白瀑任文藝副刊編輯。從此洪雅黨組織由羅壩發展到城區及全縣,巧妙的宣傳了共產黨的政策和透露了人民解放軍軍事上勝利的消息。

1948年,陳俊卿擔任雅樂工委書記後,在雅安、樂山、青神、夾江、洪雅、峨眉等地經過細緻的工作,清理、整頓、恢復了這些地方的地下黨組織,為迎接解放開展了積極的工作。1948年11月4日,化名“陳世明”的陳俊卿前往牛華溪介紹一名新黨員與沐川地下黨負責人陳文治碰頭,不幸被特務發現,在牛華溪被捕,第二天被押解至第五區(樂山)專員公署受盡酷刑,仍不屈服。後經叛徒侯璋指證陳俊卿是中共雅樂工委

書記。陳俊卿拒不承認,被押解到成都“清共會”。陳俊卿押解到成都後,關押在四川省特委會,仍由特委會審辦。特委會把原在雅樂工委的宋文彬押來供證,宋文彬供出陳俊卿真實身份。

1948年冬,原川康區工委蒲華輔叛變供出中共川康區兼川東、川北、川南區地下黨的負責人,陳俊卿雅樂工委書記、中共川南區負責人的身份被敵人確認。四川省特委會即向重慶彙報,重慶特務頭子徐遠舉派親信來成都,將陳俊卿用飛機押運到重慶,關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

在烈火中永生!来自峨眉的红岩英烈——陈俊卿

關押陳俊卿的牢房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陳俊卿同志在解放軍的炮火聲中於重慶歌樂山松林坡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

陳俊卿同志是較早接觸進步思想的峨眉青年之一,也是峨眉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革命的大潮中,將自己的青春貢獻給了黨在四川、峨眉的事業中,即使面對敵人的屠刀也踐行了自己的誓言,絕不屈服。他在黎明到來的前一刻壯烈犧牲,但他和在渣滓洞的戰友們卻在烈火中永生。

在烈火中永生!来自峨眉的红岩英烈——陈俊卿

關押陳俊卿的監室,如今已改為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