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戰死幾十萬人,那屍體要怎樣處理?曹操的做法令人髮指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國家和國家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即使在大一統的王朝之中,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因此中原王朝也會和北方的匈奴、鮮卑、突厥等少數民族打仗。由於古代時期的醫療條件很差,因此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之後,戰場之上都會留下數十萬士兵的屍體,那麼古代的將軍們會怎樣處理士兵們的屍體呢?實際上一般有3種做法。

古代士兵戰死幾十萬人,那屍體要怎樣處理?曹操的做法令人髮指

首先我們要知道,屍橫遍野的戰場如果放置不管的話,過不了幾天當地環境就會變得十分惡劣,它們不僅會汙染附近的空氣、河流和土地,並且還有可能傳播疫病。因此,第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應運而生,那就是挖出一個大坑,將所有死難者的士兵遺骸全部就地掩埋,這樣就能夠隔絕空氣和屍體進行接觸,並且中國人向來都有著“入土為安”的喪葬理念,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這個方法是簡單易行的。

古代士兵戰死幾十萬人,那屍體要怎樣處理?曹操的做法令人髮指

其次,對於匈奴等少數民族來說,火葬是處理屍體最為高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這種方式在中原王朝來看是一種侮辱屍體的行為。在春秋戰國時期,進行焚燒處理的大部分都是敵人的屍體,比如在公元前284年,燕軍圍攻齊國的城市即墨,為了強迫敵人投降,他們就將齊國居民的祖墳掘開,並且放火焚燒齊國先人的屍體,即墨城的百姓看後嚎啕大哭,心中更加堅定了守城的意願,可見火葬通常是用於處理敵人的屍體的。

古代士兵戰死幾十萬人,那屍體要怎樣處理?曹操的做法令人髮指

而最後一種處理方式就比較令人聳人聽聞了,那就是直接將其作為糧食煮熟吃掉。實際上在中國古代,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使用這種方法的,但是如果一場戰爭打得太久的話,就會出現糧草斷絕的情況,因此就會出現這種令人奇怪的現象。實際上,曹操就用過這種方法,在當初官渡之戰的時候,曹軍被困了很久,因此就選擇使用敵軍的士兵屍體充作軍糧。當然了,這是一種萬不得已的做法,因此除非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否則誰也不想作出這種沒有辦法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