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舉凡大才,皆有一二怪癖。

如盧梭喜歡別人打他屁股(《懺悔錄》);米開朗琪羅睡覺總是穿著衣服和鞋子;海明威創作時總是站著。凡此等等,皆異於常人。

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倪瓚也不例外。作為元四家之一,開創了水墨山水一代畫風的倪瓚,他的怪癖在於潔,如果你瞭解了倪瓚的潔癖,你就會覺得一般的潔癖那都不叫事。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倪瓚像


1

洗衣洗樹洗妹子


倪瓚出身地主家庭,其祖上八代皆是地主,家境殷實,生活無憂。雖是富貴子弟,卻無紈絝之風,潔身自好,潛心研讀。

其長兄倪昭奎為道教上人,倪瓚從小由其撫養,後又拜王仁輔(道教真人)為師。受到家庭和教育的影響,倪瓚從小就養成了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因而他的“潔身”不比一般。

倪瓚身上穿的衣服每天都要換洗多次,作畫用的文房四寶,也要求僕人每天擦洗幾遍。不僅如此,就連門口的兩棵梧桐樹都派專人每天用清水洗上好幾遍。就這樣,兩棵梧桐樹愣是被活活洗死了。

倪瓚還喜歡喝茶,他對泡茶用的水也十分講究。每次僕人挑水回來,他都只用身前的那桶水來泡茶,而身後的那桶水就用來洗腳了。旁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害怕僕人放屁,汙染了身後的那桶水。

而他家的廁所就更是講究了,廁所下面墊有香木做的木格,底下填上土,中間填滿鵝毛,排洩物一落入木格,就會被飛起的鵝毛蓋住,臭味也就飄不出來了。是謂“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

這就是倪瓚的日常生活,由於過度的潔癖,倪瓚對男女之事更是厭惡,幾乎不接近女色。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看中了一趙姓歌姬,將她帶回家中留宿。但又擔心她不清潔,便叫她先去好好洗個澡。歌姬洗完澡上床後,倪瓚從頭聞到腳,總覺得哪裡還不乾淨,便要她再去洗,如此洗了聞,聞了洗,一直洗到了天亮,歌姬最終揚長而去。

2

為人高潔,惜墨如金


作為元四家之一的倪瓚,其在繪畫、詩詞、書法等方面的造詣,皆讓一般人難望其背。而正是倪瓚這種過度的潔癖,形成了其獨特的繪畫風格。倪瓚之畫,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常以淡泊取勝。

山水畫自魏晉、南北朝逐漸發展起來,但當時獨立的山水畫較少,大多還是附屬於人物畫,以背景的形式展現。到了隋唐時期,開始有獨立的山水畫,像展子虔的設色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等。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隋 展子虔《遊春圖》


五代、北宋時期是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山水畫開始大興,擺脫人物獨立成畫,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當時的山水畫大家層出不窮,像荊浩、關仝、董源、米芾、王希孟等等。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五代 關仝 《關山旅行圖》


到了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在宋代山水畫的基礎上開創新風,在意境方面將山水畫提到一個高峰。而倪瓚就是那高峰上的一座豐碑。

他的山水畫乍一看簡單至極,能留白的地方全部留白,不能留白的地方也不會有太複雜的畫法,如《容膝齋圖》。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元 倪瓚《容膝齋圖》


遠為山,近為地,中間留白為河。近處的山石,用幾筆勾邊,然後輕蘸幾點,很少染墨;樹木也是寥寥幾棵,十分簡化;中間留白為河,就連波紋也很少著筆。這種精簡的三段式構圖被稱作倪瓚構圖大法,又叫“一河兩岸式”。

再如《六君子圖》,也是精簡的三段式構圖,遠處為山,中間為水,近處為六棵不同的樹,用筆簡潔疏放,依舊是寥寥數筆,就把六種樹不同的葉子形狀表現的淋漓盡致。用墨恰到好處,好像再多加一筆都會使畫面變髒一樣。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元 倪瓚《六君子圖》


所以,人們都說倪瓚惜墨如金。的確,他的畫都用墨很少,但全部都在最要緊的地方。而越少的用墨對繪畫者的要求就越高。因為每一筆都顯得十分重要。

倪瓚的畫除了技法以外,意境更是超塵脫俗。自古以來,文人士大夫都向往漁樵僧道般的出仕生活,但同時又都懷有一顆濟世報國之心。所以他們的山水畫在意境方面的表現,往往會以漁樵僧道的形象來增補。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北宋 王詵《漁村小雪圖》


但是,在倪瓚的畫中,你找不到所謂的漁樵僧道形象,甚至你連人都找不到。因為他已經把漁樵僧道那種高隱的狀態內化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倪瓚的字典中,政治一直是離他很遙遠的東西。倪瓚從未想過當官,他也不苟同儒家士大夫的入仕之道。所以他散盡家財,自駕一葉扁舟,泛於太湖之上。而太湖美景也在倪瓚的筆下,顯得更加清雅,更加隱逸。

縱觀倪瓚其人,因為潔癖,所以他永遠都是那麼幹淨;再看倪瓚之畫,構圖精簡,意境悠長,寥寥數筆即成,看上去也是那麼幹淨。除此之外,倪瓚的內心世界更是純潔如初,他從不做違心之事,更不會因權貴折腰。所以他的畫就像他本人一樣,永遠都是那麼幹淨。

與其說倪瓚是有重度的潔癖,倒不如說倪瓚把文人的高潔和孤傲發揮到了極致。

只是當時的世道並沒有安寧,元末起義軍四起,社會一片動盪。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聽說倪瓚的畫畫得非常好,便差人拿了畫絹請他作畫,並送上大筆金錢。

但倪瓚並不買賬,他撕了畫絹,退了錢,撂下一句“倪瓚不做王門畫師”。

此事讓張士信很是惱怒。不料一日倪瓚泛舟太湖,正好遇到了張士信。張士信命人將倪瓚一頓痛打,文弱的倪瓚卻噤口不出一聲。事後有人問他,當時為何一言不發,倪瓚答道:“一出聲便俗”。

3

倪瓚之死


關於倪瓚之死,有多種版本。

一說倪瓚臨終前患了痢疾,拉的到處都是,臭氣熏天,沒人敢靠近他,是謂“穢不可近”。

一說朱元璋登基後,想請倪瓚入朝為官,但被倪瓚拒絕了。朱元璋一氣之下命人將倪瓚扔進了糞坑裡活活淹死。

不管是哪種說法,倪瓚都是以一種最不乾淨的方式離開了人世,這也許就是現實的殘酷和諷刺。

倪瓚去世後,有很多畫家都模仿倪瓚的高逸和精簡,包括後來把八大山人,他還專門創作了一套《仿倪雲林山水》,來表達他對倪瓚的崇敬和喜愛。

倪瓚:最乾淨的人生,最不乾淨的死法


清 八大山人 《仿倪雲林山水》節選


但是,從來沒有人能超越倪瓚,因為他畫風的乾淨不僅僅是畫面的簡單清雅,而是由內到外的一塵不染。

倪瓚的生活是乾淨的,他的內心是乾淨的,而他的畫也乾淨的被後人評為“胸中淨無塵”。

這就是倪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