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假如有學校對你說,大學畢業之後你不能去找工作,否則拿不到畢業證,而且還被同學歧視,你肯定會認為這是《二十二條軍規》裡的黑色幽默。但是,在美國一些大學的創業系就是這種情況。

比如美國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斯坦福大學。大多數人對於斯坦福大學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流傳已久的故事:一對美國夫婦為了紀念曾在哈佛大學讀書的小兒子,計劃為哈佛捐一棟樓,結果哈佛校長嘲笑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出那筆錢,因為蓋一棟樓要幾十萬美金。其實這對夫婦本打算捐一千萬美金,看到哈佛校長無理的態度之後,他們決定用這一千萬美金自己創辦一所大學,以他們的兒子斯坦福的名字命名。雖然後來斯坦福大學闢謠,說此事是假的,但這個故事依舊流傳了下來,為這所大學的歷史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真正讓世界各地的學生趨之若鶩的原因在於該校的學術聲譽和創業氛圍。斯坦福大學是一所創新型大學,一所開放的大學,1891年10月1日,大學正式辦學,當時校方共招攬了555名學生。斯坦福大學首任校長在開學當天,向首批學生致辭:“斯坦福大學沒有任何傳統,亦不受任何傳統的阻礙,裡面所有的路標都直指前方。”因此斯坦福校訓確立為:願學術自由之風勁吹(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得益於這一辦學思想,斯坦福大學成為一個強大的創新平臺,任何師生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由發揮自己的所長,無論是科技的創新、制度的創新還是思想的創新都不受拘束。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在美國所有高等院校中,斯坦福大學是外界看來,最具備“創業氣質”的一所大學。現如今聞名世界的公司巨頭中,很多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師生,比如耐克(NIke)的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據他回憶,自己在斯坦福大學上學時,就已經有了創立耐克品牌的念頭;另外還有美國服裝巨頭GAP集團的創始人杜麗斯·費舍爾(Doris Fisher)、美國第31屆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等。2019年年初,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榜單中顯示,全球共有2470位十億美金富豪,其中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富豪有466位,身價4040億美元。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斯坦福大學被稱為“硅谷的心臟”。首先,在地理位置上,硅谷這一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聖地,本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園區。1945年時任斯坦福大學副校長的弗雷德·特曼,提出創建斯坦福研究園區,將校園的土地租給當時的高科技公司使用。直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園區正式建立時,這裡已經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術企業,大都與硅晶體管和硅集成電路芯片關係密切,已經形成一個集科研、投資和創業的完整生態系統,“硅谷”這一名字也被世人知曉。其次,斯坦福大學的師生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進入硅谷創業,其師生及校友在硅谷創立了很多高科技產業,包括谷歌、惠普、雅虎、思科、甲骨文等等,所創造的產值佔到硅谷產值的50%以上。時至今日,斯坦福大學依舊源源不斷為硅谷提供大量高新技術人才。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斯坦福大學培養的不是求職者和打工者,而是企業家和未來領袖。為此,斯坦福大學允許學校師生每週有一天到公司去兼職,甚至可以離開學校1—2年到硅谷創立公司,學校依舊保留其學籍或職位,學校還經常邀請企業家辦講座和學生交流經驗。學校通過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讓學生站上更高的起點,前沿性的教育理念,創新精神以及文化氛圍,成就了硅谷的神話。

除了斯坦福大學,美國大多數高校都具有成熟的創業教育理念。美國哈佛大學是最早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學校。哈佛大學商學院被稱為“創業伊甸園”,眾所周知的微軟、Facebook、高盛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企業創始人都來自於此。再比如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所常春藤盟校——華盛頓大學。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華盛頓大學於2002年成立了創業孵化器和創客空間。孵化器中的公司項目涉及廣泛,其中包括IT、軟件、醫療器械等,它們的主要職能是對於華盛頓大學師生所創辦的公司提供幫助,比如幫助這些公司接受政府的基金資助。創客空間則負責培養華盛頓大學在校學生成為新的創新創業團隊,在試驗設備、社會資源等方面為他們提供幫助。

2011年,重視技術商業化與創業公司的前猶他大學校長邁克爾·楊(Michael Yong)勝任華大校長,次年提出要把基於華大技術的創業公司數量提高一倍,大大提升了華大創業教育的活躍度。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華大負責組織和支持創業的專門機構主要有“共進”(CoMotion)和伯克創業中心。CoMotion指的是華盛頓大學的全球創新交流項目,其宗旨是帶來社會的響應和變化,推進創新創業在社區乃至全球的影響。項目除了負責華大研發技術的商業化,即把技術推向市場,進行創新技術的轉讓外,還包括進行創新學習,匯聚全球頂尖創新思想、創意理念以及高等教育創新,在學習和研究模式上進行創新實踐。

CoMotion針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和支持主要通過伯克創業中心進行。伯克創業中心成立於1991年,設在福斯特商學院,負責全校的創業教育、創業競賽以及其他針對學生的創業宣傳和支持活動。華盛頓大學的創業教育和創業支持一直擴展到入學前的宣傳和畢業後的創業實踐。伯克創業中心與校外相關創業部門分工明確但又緊密合作,校內具有濃郁的創業氛圍,學生以此搭建人際網絡,收穫實踐經驗,也不至於脫離社會實際。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在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美國高校創業教育自20世紀50年代起,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非常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涵蓋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各個階段。

美國各大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之所以都能夠做的有聲有色,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拜杜法案》以科技立法,以專利權為基礎激勵科技創新,用科技帶動經濟復甦,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這一法案對美國各大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和科技成果的轉化給予了強大的推動力量,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還設立專項資金或成立專門機構來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其各個高校“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的戰略。即各個高校針對自身的發展目標、教學模式打造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模式。比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技術與創業中心的教學方式是組合多個專業,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教育和項目,培養出擁有領導、創新能力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硅谷的面積正好和新加坡相當,去過硅谷的人都會看到硅谷的基礎設施其實非常落後,根本比不上新加坡,但硅谷只有一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在模仿硅谷的發展模式,從來也只學得其外表,甚至在美國也不可能被複制,這不僅是因為硅谷以一流大學為依託,而是因為硅谷的核心精神是創新與顛覆。

硅谷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在硅谷,不論公司大小,如果其研發的技術和生產的產品沒有在世界上保持前沿,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因此,硅谷的創業激情非常高漲。許多進入硅谷的創業者,並非只是“為創業而創業”,也並非為賺錢而創業,斯坦福物理系教授沈志勳教授說:“很多人對斯坦福教授的理解,以為他們都開公司,賺很多錢,這是不對的。在這裡,每個教授都在挑戰科學和技術最高層次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地出來很多東西,比如專利、技術,然後轉化成公司、財富。否則大學與企業有什麼區別呢?”


畢業後不能找工作,這所常春藤大學是什麼神操作?


另外,硅谷是一個鼓勵創業,不以“失敗”定義創業者的地方。在這裡,創業失敗的人並非“loser”,而是“有經驗的人”,這激發了硅谷創業者的持續創業精神。大多數大學認為鼓勵大學生從事商業活動有悖於學術精神,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專業教育的前沿性、創新性、交叉性、綜合性、集成性的集中體現,才是高等學校深化專業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如果學校的知識只停留在圍牆之內,對社會是沒有益處的,觀念轉變是重中之重。現在我國大力提倡“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戰略,而高校的創業教育則是讓創業者站上更高起點的孵化平臺。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