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大唐要你命3000


是这样的,许多东北人的祖上来自山东,或者祖籍是山东的,不过对于山东移民的具体占比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统计

可以肯定的说,东北人口里面确实有许多人的祖籍在山东,如今也有很多东北人都返回山东居住,虽然他们的口音带有很浓的东北味,但他们的老家都在山东,在山东依旧有许多亲朋,回来之后也很快就能适应山东的生活。

(2008年的央视大戏《闯关东》让人们开始关注那段历史)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汉人就已经开始向东北地区移民,直到战国时期燕国击败东胡,南下辽东,东北正式进入中原的统治范围。

不过由于气候寒冷,汉人在东北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辽宁地区。到了明朝末年,辽东地区的汉人已达数百万。但是随着后金的崛起,明军与后金在辽东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辽东人口损失严重。

到清军入关之后,清政府开始招募国内汉人前往辽东地区生活,恢复当地经济和农业生产。

1649年,清政府首次下达允许汉人出关垦荒的政策,清廷表示:

“山海关外荒地甚多,民人愿出关垦荒者,令山海关造册报部,分地居住”。

到1653年,清廷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地方官员招募民人前往关东地区,并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清廷规定:

“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宁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簿,武授百总。所招民每月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种六千,每百名给牛二十只”。

《辽东招民开垦条例》确实吸引了不少关内汉人前往辽东,而在当时的统计中,山东人移民关东的数量就已经非常多了,是整个移民大军的主力,这些关内汉人的到来使得残破的关东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

不过到了1668年,清廷突然废止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康熙皇帝下诏:“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不仅不再鼓励汉民出关,反而严禁汉人进入辽东。

清廷的目的其实也不难揣测,无非是想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为了防止汉人进入,清廷还加紧了对柳条边的建设,到1681年柳条边基本修建完毕。但话又说回来,在康熙和雍正年间,禁止汉人移民辽东的禁令并不严格,在边墙(柳条边)负责看管的八旗官兵对于私自越界的汉人也是装聋作哑,基本不管。

不过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于东北地区移民政策空间收紧。乾隆二年,清政府批准了由舒赫德提出了封禁东北计划,其中包括:

一、山海关出入之人必宜严禁

二、严禁商船携载多人

三、稽查保甲宜严

四、奉天空闲田地宜专令旗人垦种,民人禁止开垦

五、严禁凿山,以余地力

六、重治偷挖人参以清积弊


七、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当地民籍,不愿入籍和无业者一律遣返回籍

在整个乾隆时期,东北的封禁政策执行极为严格,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停滞,清廷对边疆的控制也在持续减弱。而就在乾隆朝时期,沙俄和日本相继从南北进入库页岛,但清政府对此却一无所知,可见清廷对东北控制之薄弱。

乾隆之后,清政府再度放松了对东北的管制,关内再度出现闯关东的浪潮。

(闯关东的“关”就是指山海关)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沙俄趁机强迫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对此清廷竟无丝毫还手之力。而且由于东北地区压根没有几个中国人,沙俄的战领行动更是一帆风顺。

沙俄的入侵让清廷的边疆危机日益严峻,就在《中俄北京条约》签署的当年,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部分解除对闯关东的禁令,此后关内汉民开始大规模的移民东北。

而在1878年,华北一带爆发了严重的干旱,引发了巨大的饥荒,史称“丁戊奇荒”。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沦为难民,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

中原的灾荒促使着更多的华北百姓到东北谋生,史称“闯关东”,在这其中山东人几乎占据这场移民大剧的半壁江山。
(闯关东路线图)

到1897年清廷对闯关东的行为全部开禁,至清廷灭亡前夕,整个东北三省的人口超过1800万,而到民国时期,闯关东的风潮仍旧没有停息。截止到解放前夕,整个东北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700万,其中山东籍后裔约占了一半左右。

直到解放后,从山东向东北的迁移情况仍旧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改革开后,随着山东经济的腾飞,成为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移居东北的现象渐渐停止。此后很多东北人开始返回山东居住。

时至今日,东北许多老人仍旧称呼山东为“老家 ”,而大连一代的口音、文化和生活习俗与胶东地区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大连景色)


千佛山车神


我黑龙江鹤岗市的人,原籍山东东平的,我父亲高小毕业53年抗美援朝回来,因为成分是地主,又是农村的,在老家混不下去,就闯关东跑到黑龙江鹤岗市的下了煤矿,做了一名井下电工,我母亲也是山东东平的,我66年文化大革命出生在鹤岗,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净身高180、体重95公斤,是个地道的山东大汉的身材。











广州土老帽


现在的东北,不止山东籍,还有河北籍的人口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四十年前我读初中时,在整理班级档案时清楚地记得,我们班级60人,其中有24人的祖籍是山东,河北11人。当然这种比率并不具代表性,但也能反映一下山东人还有河北人在东北的人口构成吧。他们基本都是民国初期闯关东进入东北。

据我所知,河北人与山东人不同的是,河北人大多是生意人,特别是小生意人很多。

在吉林长春,我记得,儿时就有很多老字号的商铺都是由河北人创办的,如东发合(茶庄),益发合,泰发合(百货)…………。老长春铁北聚集好几家粮食加工企业,也都是河北人开办的。河北人成为当时长春的经济支柱。

河北人中老奤儿(těr/tǎi er 呔儿)人不少。乐亭人通常被视为正宗老奤儿,老奤儿人其实还包括滦县和昌黎县,被戏称花老奤儿。

当时的老长春有一种特有现象。这些河北老奤儿人,以家族为主集中居住,形成了以姓氏命名的大院,分布在大经路沿线及周边。“郭家大院”,“田家大院”等等,就这么叫起来了。我家就住在“白家大院”。 这种大院的数量在我的记忆中就有十几个。可惜,由于城区改造、建楼修路,这些大院都消失殆尽,只留得“田家大院”和田家大院路了。

本人64岁,祖籍河北昌黎。我祖父在民国时期孤身一人来到东北,先在黑龙江嫩江县、呼兰县谋生,并结婚生子。长春解放初来到长春办企业(石棉厂),后被公私合营。家住长春西五马路4号,直至1973年离世。 我外祖父祖籍,河北任丘。我岳父祖籍,河北抚宁。

依稀记得,爷爷的老奤儿口音好像与今日的唐山人口音近似,语调上扬,特别是二声的声调独特、夸张,声调转弯大,语调高。抚宁距离昌黎很近,但口音相差很大。岳父岳母的口音至今还带着抚宁话特有的那种浓重的后舌音。

记得小时候,每当长辈们提及关内,他们都称之为“关里家”。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家,自己的根!“关里家”这三个字也算是他们思念家乡的唯一寄托吧!

如果这里有河北昌黎,大滩儿的朋友,请您留言!感谢!


自由行所见所闻


我国东北指的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三省的人70%来自山东。由于工作本人在90年代的业务就在东三省。客户交流知道他们祖籍也是山东。

那些年每到一个地方,接触的人大多是山东的后裔,总有说不完的他们回老家的经历,回忆从山东逃亡东北的经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带我儿子去哈尔滨客户亲切称呼“小山东”。我们家也有逃荒到东北的,我凭着一个信封地址找到了我30年没见到的姑姑,在黑龙江省穆棱县八面通镇钟山村找到。在我父亲病危时还挂念他的姐姐,不知过得怎样。当我们见面时老泪纵横哭成一团,村里的人知道我从山东来,那里的山东老乡都去打听山东的情况,他们在村里说:“关里老家来人了”他们叙述者从山东逃亡东北的经历,姑家的表姐表哥们杀鸡宰鹅热情款待。在哈尔滨找到了我老家的大哥全家,和堂哥他们。我嫂子给我讲家史,给我讲我爸留下的家什等等,这时我才知道我爸年轻时也闯过关东。07年是我最后去的一次,在哈尔滨我们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们再次团聚。08年CCTV1上演《闯关东》,我准时的含泪看完。回忆迁徙人口的经历,他们受苦了。

现在东北条件不好了,大量的山东后裔返回祖籍,我们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回到家乡会更好的生活。


陶军章


我是黑龙江人,今年五十多了,小时候,爷爷告诉我,我们是从老太爷那辈儿从山东过来的,我们的根在关里家,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东北除了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鄂温克等,所有的汉族都是从山东,河北在清末后迁入的。


踏歌燕赵行


东北人百分之七八十老家都是山东的,我老家也是,去的年头长了也不知道老家在哪,还有没有同族同宗的兄弟姐妹。一部闯关东,一把心酸泪,一段创业史。像《闯关东》朱开山一家,虽然历尽波折。但也算是成功和幸运的。年代久远我们感受不到老一辈闯关东人的,举步维艰,充满苦难的奋斗史。我听我姥爷讲过闯关东的事,他是我太姥爷挑个挑子从旱路一路要饭,一步一步量到东北的。去关东晚了点,到东北没有地只能租地种。之间的受苦受累现在人是没法理解的。所以现在东北人自带和山东人亲近,性格都豪爽,耿直。东北山东是一家。




黑土爱体育


听我的父亲说,我祖上是山东青州府人,清朝时就来到了东北,在当地开垦田地,在当时也是地方的大户人家,人多钱多家族大,有自己家的碉楼大院。后来东北匪患严重,有一次被胡子抢了,家道就败落了。后来分家了,太爷爷是家里最小的,也没分到什么。但是老人家读过书,成了一个教书先生。过得挺清贫,到我爷爷这辈家里日子就有点困难了。到解放后给划分成分的时候定了个贫农。我爸总开玩笑的说,幸好当时被胡子抢了一下,变穷了。不然当时真给划个地主或富农可能活的更惨。现在想想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幼本高材生


我是东北长春人,我最权利回答这个问题,东北百分之九十都是山东人的后裔,现在还有很多人讲着听不懂的山东话,讲山东话的人是建国以后迁移过来的,真正的东北本地人都是少数民族,汉族基本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


半颗绿豆


在讨论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大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东北人的前世故事。

为什么说东北人和山东人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主要还是源于清朝时期的大事件——闯关东,那么什么是闯关东呢?他们又为什么要闯呢?



闯关东,一个“闯”字便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所以在康熙七年(1668)推行了封禁政策,在这之后的措施也是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渐严厉,却并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河北省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不断地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大地。



不得不说,这东三省确实是一块宝地,那些移民还真闯对了。当时的东三省,人烟稀少,土地肥沃,地方开阔,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生活和开发。再加上清朝禁令的原因,几乎无人在这里进行破坏,使得东三省中的很多珍惜药材以及动物得到了迅速的繁衍,只要肯苦力开荒,就有饭吃,粮食是人们生存生活的首要条件。


中原地区人口多,再加上遇到灾荒战乱,没有饭吃的人很多,迫于生计,大批中原人来到关东地区谋求生存。据史料记载,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人数达3000万次。自然而然,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便成为中国的人口密集区。

但到达这里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因为当地人大部分都是由满族人、蒙古族人、还有流民所组成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民族,都比较的团结一致,而且各自都还有各自的语言,对于大批到来的汉人,他们起初是并不欢迎的。山东人和河北人这些外来者由于语言和习惯的不同,在沟通交流上就会遇到问题,更加难以融入进去。



在平时的工作中,这些“闯”进来的“外来者”也时常受到欺压,本地人会让他们干很重的活,变着法子欺压他们,比如他们要在这里淘金的话,就会受到官府的监控,淘到金的时候,就会有官员来收取很高的淘金费,另外这些外来者还很受土匪的青睐,经常有土匪来威胁他们,让他们交出钱财之类的,所以他们在这里过得并不是很如意。

不过没有什么时间不能解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者在这里慢慢地适应之后,逐渐学会与当地人怎么相处,面对欺压怎么反抗,渐渐地影响着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所以他们才足以在这里立足,繁衍生息,成为了当地人。

建国前夕人口普查显示,闯关东到达东北地区的人达4000万次,而当地人口仅占其中的17%,极大一部分都是从山东和河北等地迁移过去的。所以可想而知,山东人的后裔还是占东北很大一部分的。


小姐姐讲史


东北人多数是山东移民后裔,历史上和东北地区人员往来较为频繁,所以容易让人觉得东北和山东不分家似得。实际上两地差异还是不小的。比如东北文化源于幽燕文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幽云十六州,所以今天东北文化继承的燕辽文化而并非齐鲁文化,东北文化和历史上同处于幽燕文化圈的北京、河北唐山、承德、秦皇岛较为接近。虽然后期大量山东移民,因其在东北处于弱势地位,闯关东时间又不集中,被东北文化同化。辽南的大连,因为满清大举入关前将辽南汉族土著杀光后,胶东跨海移民所以保持胶辽话,但今天越来越受东北话影响,胶辽话最北部的盖桓片基本快被东北方言区同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