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邑长公主抚养汉昭帝成人,却因为外人而造反,最终失败自杀

幼子刘弗陵即位的原因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皇帝。经调查罪名属实,于是将其灭族,而这只是巫蛊之祸的开端。

由于汉武帝年事已高,常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而《资治通鉴》记载:“上心既以为疑,尝昼寝,梦木人数千持杖欲击上,上惊寤,因是体不平,遂苦忽忽善忘。”大意就是汉武帝起疑之后,就梦见有数千个木头小人追着他打,造成汉武帝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

鄂邑长公主抚养汉昭帝成人,却因为外人而造反,最终失败自杀

巫蛊之祸

汉武帝宠臣江充素来与太子有仇怨,于是便说这是巫蛊之术,自告奋勇前去调查,以此来陷害太子。而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大为恐惧,于是便着手交给江充去办。最后牵连数十万人,造成百姓人心惶惶,这就是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次恶性宫廷政治事件。该事件最后导致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自杀,大量朝臣以及刘氏子弟受到牵连,动摇了国家根本,这也是后来汉昭帝时期,霍光能够专政的原因。

而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的儿子中只有汉昭帝刘弗陵有资格继承皇位,于是立其为太子,并诛杀其母钩弋夫人,以防再次发生后宫外戚乱朝之事。而昭帝年幼并无母,便由其长姐抚养,即“昭帝始立,年八岁,帝长姊鄂邑盖长公主居禁中,共养帝”。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主人公,鄂邑长公主。

鄂邑长公主

鄂邑长公主抚养汉昭帝成人,却因为外人而造反,最终失败自杀

鄂邑长公主

关于鄂邑长公主,其姓名已经不得考证,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其与汉昭帝的血缘关系。长公主入宫后,有一面首,为丁外人。昭帝和霍光发现以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下诏令其侍奉公主。可见昭帝与长公主关系就算没有特别亲密,也会感念其抚养之情,毕竟长姐如母。

上与大将军闻之,不绝主欢,有诏外人侍长主。——《汉书·外戚传上》

长公主代为抚养昭帝,对其后宫自然也有管理之责。因此长公主挑选了周阳氏的女儿进宫,许配给昭帝,即“长主内周阳氏女,令配耦帝”。而上官安听说了这件事后,心思也就活络了起来。因为他家中也有一女儿,想要进献宫中,只是霍光因其年幼一直不肯答应。如果有了长公主的推荐,那就不一样了。正好上官安与长公主的面首丁外人关系挺好,于是通过这层关系,将其女儿顺利地送入了宫中。

安素与丁外人善,说外人曰:“闻长主内女,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于足下,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忧不封侯乎?”外人喜,言于长主。长主以为然,诏召安女入为婕妤,安为骑都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汉书·外戚传上》

汉代时,公主的婚嫁对象当为列侯,即“列侯尚主”。如果上官氏入宫成为皇后,想要封侯便简单了不少,这也是丁外人如此轻易就能说服长公主的原因。而也就是因为这个丁外人,长公主屡次违背自己的内心,最终一步一步迈入深渊。

上官安以为女儿入宫为后,替丁外人求取一个侯位应该不难,没想到屡次讨要都被霍光阻止,因此双方矛盾不断激化,而丁外人尤为怨恨霍光,最后甚至图谋造反。

鄂邑长公主抚养汉昭帝成人,却因为外人而造反,最终失败自杀

霍光影视剧照

至于长公主,《汉书·霍光传》中只提到一句,“长主大以是怨光”。在我看来,昭帝贤明,长公主常年抚养,虽私生活糜烂,却不该是心胸狭窄,不辨是非之人。归根结底,还是丁外人因封侯不成,时常在长公主面前诽谤的缘故,于是才开始怨恨起霍光。而长公主常年与丁外人此种小人厮混在一起,以至于被混淆视听,不辨忠奸,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不免令人唏嘘。

图谋造反,自杀谢幕

从为丁外人求官不成开始,昭帝朝堂上以霍光、上官桀父子为首的两大政治势力就开始了激烈的碰撞。而长公主,自然是上官父子这一系的。上官父子的目的很简单,燕王刘旦以“清君侧”的名义,污蔑霍光,从而趁机带兵入朝,杀霍光,废昭帝。

关于燕王刘旦为什么想要篡位,得从武帝晚年立太子说起。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巫蛊之祸的原因,太子刘据自杀,汉武帝面临着重立太子的局面。燕王刘旦就是这时候跳出来的。

燕王旦自以次第当为太子,上书求入宿卫。上怒,斩其使于北阙;又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上由是恶旦。——《资治通鉴》

太子死去,汉武帝正是伤心的时候,燕王刘旦居然自己请求立为太子,岂不是很滑稽,可是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怨恨起了昭帝,岂不是很荒谬。

鄂邑长公主抚养汉昭帝成人,却因为外人而造反,最终失败自杀

汉昭帝影视剧照

总之,燕王和上官父子以及长公主两人已经准备造反了,于是上诏污蔑霍光。没想到昭帝虽然年幼,却少而聪慧,给了燕王等人沉重的一击,乃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简单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燕王等人企图谋反的消息还是败露了,这下不反也得反了。九月,左将军上官桀、 桀子骠骑将军上官安、 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谋反, 俱被诛。而长公主和燕王也自杀身亡,即“燕王、盖主(长公主)皆自杀”

结语

长公主是昭帝唯一的姐姐,又一直悉心抚养昭帝。昭帝少而聪慧,难道和长公主没有关系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昭帝聪慧仁德,长公主肯定也是贤良淑德。可是从其与丁外人相遇,昭帝默认开始,便开始德行败坏了。

长公主为了一己私欲,不仅要封身无寸功的丁外人为侯,而且求之不得后居然要造反杀自己的弟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丁外人固然是那淤泥,可是长公主这朵莲为了那淤泥而情愿抛弃了自己的本心,有这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吧。

因此,长公主由昭帝其母的身份出现,却以自杀的下场落幕,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