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塞下曲》中有这样一句话:“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诗中的“画麟阁”指的是西汉中期,汉宣帝确立了十一位大功臣的历史地位,并将他们的画像悬挂在未央宫的麒麟阁中,这是皇帝对功臣奖赏的最高荣誉,作为臣子如果获此地位,将是无比荣耀。后人往往用来比喻功成名就。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汉宣帝是在公元前51年下诏确立,这十一个人分别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马张安世,车骑将军韩增,名将赵充国,丞相魏相,太子太傅丙吉,御史大夫杜延年,阳城侯刘德,太中大夫梁丘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领尚书事萧望之,还有中郎将苏武。

其中阳城候刘德比较特殊,他是这十一人中唯一的皇族。按理说西汉中期以后,皇族皆生活无忧,注重享受,时不时还有想着皇位谋反的,真是中看不中用的多,刘德到底有何德何能竟名列麒麟阁十一大名臣?

刘德并非高祖刘邦的嫡系子孙,他是刘邦小弟弟楚元王刘交的曾孙。在刘邦兄弟当中,刘交是个异类,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自小就喜欢读书,多才多艺,早年还与荀子的门人一起游学。他的后代子孙中有不少承继了家风,刘德就是最杰出的一位。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楚元王刘交 刘邦之弟

刘德字路叔,他年轻时就如同先祖一般,酷爱读书,尤其熟悉黄老之说,很有谋略,曾多次以宗室子弟入甘泉宫议论政治,深得汉武帝的欣赏。武帝没有想到皇族之中还有这般有水准的人才,感叹此人是个潜力股,将来必成大器,遂以”千里驹“相赞之。武帝非一般之人,目光如炬,他还真说中了。

汉武帝驾崩后,刘德进入仕途。他因系皇族成员,身份贵重,且文化程度高,所以汉昭帝委其为宗正丞,后又任宗正,此类官职犹似清代的宗人府官员,专门处理皇族宗亲事务。皇族若有人犯法,宗正协同办案,有时甚至可以向皇帝讲情,权力很大。

当时武帝的小儿子昭帝刘弗陵刚即位,虽有霍光辅政,但仅有八岁,根基未稳,汉武帝的其他儿子都蠢蠢欲动。燕王刘旦意图谋反,当时参与的还有宗室刘泽,是齐孝王刘将闾的孙子,而刘德参与了审理刘泽一案,最终刘泽被诛杀。于是后来但有宗室谋反一事,刘德都接受诏命参与。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汉武帝

不久,朝廷又出了大事,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上官桀和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涉嫌政变,计划杀害大将军霍光,刘德再次参与对案件相关人员审判,可见他在昭帝心中的地位。

当他处理了一系列宗室涉嫌谋反的案件后,他在皇族和朝廷中的威望猛增,加之他处事公平,熟悉宗室事务,愈加获得昭帝的欣赏。

而他虽处高位,却为人低调,始终以知足常乐为做人准则。当时朝廷第一重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对他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得知刘德的妻子刚死,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将爱女嫁给他,两家联姻。霍光的目的很明确,刘德是皇室成员,他无论如何都要攀交,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德行高深的人。哪知刘德并不媚从,竟然拒绝了。这让满朝文武很震惊,霍光也大感意外,这么的一个人还是头一次见到。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汉武帝的顾命大臣霍光与汉昭帝

其实刘德有他的考虑,他担心大将军的家族过于强大,久盛必衰,与霍光成为亲家,后患无穷。而许多年后,霍光家族被诛杀,证明了汉武帝眼中的这匹千里马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呀!

汉昭帝执政仅13年,便死了,却没有儿子。在霍光的主导下,刘德又以宗正的身份参与迎立汉宣帝,宣帝是汉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与武帝反目,自杀后,宣帝便生活在民间。

汉宣帝即位后,对这位忠心事主的皇族前辈也非常尊重,肯定他的扶立之功,加封其为关内侯。他和皇帝的关系在汉宣帝心中与霍光是不一样的,霍光是权臣,宣帝对其有所防范,而刘德是亲人,更是家人,是依靠。宣帝成天想着法子赏赐刘德,以至于刘德家产甚丰。不久,宣帝又加封他为阳城侯,因此后世皆以”阳城侯“代称刘德。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汉宣帝刘询

刘德为人宽厚,在皇室宗亲中有贤德的美名。其实他不仅处理族中之事公正,有时他得知京城有冤屈之人,也会想法为其平反,引来民间一片赞誉,所以在汉宣帝时期,他真是德高望重。

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有战国孟尝君的风范。他因是皇族,家产百万,却视金钱如粪土,常常将财物与同族兄弟和属下分享,而不愿意多留家财。

他有一句传世名言:”富,民之怨也。“意思是说如果过于富有,百姓会怨恨你的。每每听他说这样的话,京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感叹不已!而汉宣帝将刘德的更德行视为刘姓皇族的骄傲!

汉帝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唯一皇族,汉武帝赞他为“千里马”!

汉武帝称赞刘德为千里马

不过让刘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意外让他在晚年栽了大跟头。原来他的儿子刘向当时给皇帝炼黄金,结果被人揭发严重掺假,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按律刘向至少要进大狱。刘德不得已上书为儿子辩护,案子还没有完,刘德就撒手而去了。汉宣帝悲伤不已,不过看在他的面子上,就善待了他的后人。

刘德贵为皇室宗亲,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算得上元老了。他一生宽厚待人,不爱金钱,知足常乐,不盲目自大,更不以自己的高位而欺凌他人,还能与权臣保持距离,而且学问超群。更为称道的是,身为刘氏后人,却没有引起皇帝的猜疑而引为依靠,这样的处世之才足与大唐帝国的郭子仪相比呀!难怪能入麒麟阁功臣之列!虽说晚节有瑕疵,但绝不能掩其过人之处和高尚的品德呀!

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