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50年代除“四害”的“麻雀戰”圖片


1955年12月,毛澤東在《徵詢對農業十七條的意見》一文中就指示:“除四害,即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老鼠(及其他害獸),麻雀(及其他害鳥,但烏鴉是否宜於消滅,尚待研究)、蒼蠅、蚊子。”

過了一個月,這17條擴充成了40條,就是1956年1月中央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其中第27條是:“除四害。從1956年開始,分別在5年、7年或者12年內,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

1957年9月、10月間,中央召開八屆三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說:“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這四樣東西,我是很注意的。只有十年了,可不可以就在今年準備一下,動員一下,明年春季就來搞?……中國要變成四無國:一無老鼠,二無麻雀,三無蒼蠅,四無蚊子。”

武漢市安靜街72歲的老太太蔡月英,3年如一日“除四害”,消滅了330多隻老鼠、240萬隻蒼蠅……她先後5次被評為市、區愛國衛生模範。此外,貴州有“捕鼠大王”於校章,北京龍潭還有85歲的“麻雀常”常老太太。真是“模範”爭相不斷。

在這種情況下,“四害”近乎遭遇滅頂之災。據《羊城晚報》報道:全市共消滅麻雀31萬隻,搗毀麻雀窩3.1萬個。連不殺生的法師也加入這場殺生行動。時勢造英雄,全國“除四害”的“英雄”不斷湧現。

安徽巢湖市評為“一等衛生先進工作者”的工人顧友昌,從1952年開始6年如一日“除四害”,戰果驚人,僅1957年,他就消滅老鼠2660多隻,麻雀4728多隻,蒼蠅90斤,挖蛹25斤10兩(當時每斤16兩),蛆31斤;平均每天消滅7只老鼠,13只麻雀,6兩蒼蠅和蛆蛹!

這次全會基本通過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其中第27條後面增加了“打麻雀是為了保護莊稼,在城市裡和林區的麻雀,可以不要消滅”。到了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時間內,完成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的任務。指示發出後,全國掀起“除四害”運動,不斷宣傳“排山倒海除四害,造福子孫萬萬代。”

當時有人為此壯舉作了詩歌,如《擂鼓鳴金除四害》:“老鼠奸,麻雀壞,蒼蠅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壞。千家萬戶快動手,擂鼓鳴金除四害。”時人還編成順口溜:“鼠雀蚊蠅,害人妖精。除盡四害,下定決心。人人動手,個個出陣。打早打小,斬草除根。要叫四害,斷子絕孫。”


在這“四害”中,麻雀目標最大,最容易被發現,且比老鼠、蒼蠅和蚊子要好對付,於是,麻雀就成了人們重點清除的對象。白天大人們用槍打、網捕、毀窩等辦法對麻雀進行圍截追堵,晚上,大人拿著火把、電筒,小孩子們則敲著鐵桶、搪瓷臉盆,“咣、咣、咣”地把麻雀轟出窩。

這招實在是厲害,那麻雀有個毛病,個個都是盲眼,所以,在黑暗裡,一旦麻雀在驚嚇中離了雀窩,由於無法辨認目標最後只能摔死在地上。據各地不完全統計,1958年全國共捕殺麻雀2.1億餘只。

隨著小麻雀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大多數人沒有料到的惡果出現了: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樹木發生了嚴重的蟲災,有些地方人行道兩側的樹木葉子幾乎全部被害蟲吃光。一些“不識時務”的科學家強烈要求為麻雀“平反”。圖為1958年除四害運動,北京石油學院機械系學生投入到萬壽山區的捕雀戰鬥。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就麻雀問題寫了一份報告,說:“科學家一般都認為,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麻雀的益處和害處也不同;有些生物學家傾向於提消滅雀害,而不是消滅麻雀。”兩天後,毛澤東批示:“張勁夫的報告印發各同志。”次年3月,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於是麻雀被平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