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再有两个多月2019年即将结束,是不是觉得眼睛一闭一睁,一年就过去了。作为银行从业人员,从每年的一月份开始就可以说无时无刻不是在营销就是在营销的路上。

从每年年初的第一季度“开门红”正式拉开营销序幕开始,紧接着就是“夏季营销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好好的调整疲惫的身心,“金九银十”秋季营销又接踵而来。

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前段时间行内宣布2020年的“开门红”营销季提前一个月开始,过完11月就又要开始分配新的全年任务,整个营销季完成全年任务40%以上的比重,真的是“完全停不下来啊”。

周末和其他银行的朋友一起闲聊,得知几乎是行业统一,整个城市内的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农商行都是“默契”的将往年的营销季提前了一个月。

时间悄悄溜走,但是整个银行业一整年都很郁闷:今年拉点存款真难!

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与往年到最后两个月存款任务完成好的支行都开始控制年终时点数不一样,10月份还有一个星期就结束,还有两个多月就到了全年各项任务考核的节点,但是很多区域内的银行存款任务距离完成还有很大的缺口。

一家往年任务完成较好的商业银行负责人前段时间吐槽:生意不好做,很多对公客户账户资金不像以往那么给力;

个人客户因为资金有限,仅靠自然增长的存款数想要完成全年任务几乎不可能。

前几年大额存单产品推出市场时,较高的存款利率和低风险性,着实吸纳了不少理财客户的存款资金,任务完成尚无压力。但是,普通居民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这种本就不高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涨的物价压力下,一个家庭一年下来能攒个两三万就很不错了。大额存单产品三年期的周期还没到,无论是资金还是产品空档期严重,拿什么来吸收存款?

银行业:我们也在反思,钱都去哪了?

尤其是一些四五线的小城市,本地企业整体上没有较强的规模和存贷款需求,外资企业投资欲望不强,单纯的依靠几十万人口的自身造血带动经济发展,无异于老牛拉车,走得慢、拉的累!

一、2019年初的股市小牛行情带动了低迷了几年的股市,很多股民的再次入市,抽走了大量银行存款。

再加上科创板的政策推出,50万的注册门槛更是吸收走了一批中高端的存款客户,使得本就吸储困难的银行业雪上加霜。

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二、大额存单产品发行受到限制,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降,市场中缺乏一款可以带动人气的王牌产品。

大额存单产品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银行定期存款,但是它的发行是需要相关部门审批的。每一期的大额存单产品在发行的规模、期限、利率以及其他产品细节上都和理财产品较为类似,不是无限量发行的。

但是,自从年初开门红结束后,区域内各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几乎同一时间“断档”。很多客户好不容易攒足了20万的资金达到了起购门槛,无奈银行已无产品可卖。

定期存款利率太低,理财产品风险又较高,很多客户只能选择其他投资渠道分散投资以获得较高的理财收益。

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三、各类网上保险、理财、基金类产品发售的多样性、便利性,截留了部分年轻客户群体。

疯狂,各家商业银行提前一个月启动“开门红”,抢钱大战开始

无论是短期的7天、一个月、两个月的理财产品,还是长达半年、一年的理财产品,在保证较高的安全性的同时,其收益性都领先于银行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

即使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启动营销季,只要是整体市场行为,其实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吸储困难的行业现状。

以往依靠较为可观的利差躺着赚钱的银行业,现在也不得不开始转型。

电子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信用卡等中间业务,客户经理也不单纯的进行存贷款的营销,整个银行系统工作人员都是全产品的营销者,银行业的“寒冬”出现的越来越早。“开门红”那一片红色似乎越来越缺少了喜庆的意味,更像是无形的吸储大战中的一股残酷的“血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