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后,中国封建王朝的“丞相”制度、职位彻底消亡

丞相,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官职,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代替皇帝统治文武百官的最高领导。

胡惟庸案后,中国封建王朝的“丞相”制度、职位彻底消亡

胡惟庸案后,中国封建王朝的“丞相”制度、职位彻底消亡

胡惟庸案后,中国封建王朝的“丞相”制度、职位彻底消亡

有史可证的最早丞相,出现在秦武王时期,《史记•樗子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樗里子、甘茂为丞相。秦统一六国后,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沿袭了秦国的丞相制度,完善为“三 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务、监察百官,三公互不统属,直接隶属皇帝,以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

自此,丞相正式成为官职,而汉朝自高帝即位,便沿袭此制。

汉朝丞相的数量、名称不尽相同,但其职责和作用不变,宰相作为制度便确立了下来,后来“承相”这个职位也曾改名,比如“相国”“司徒”“大丞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参知政事”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但大部分时间内,丞相职位还是存在的。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贤臣名相,但更多的是出现许多权臣奸相,由于丞相权利过大仅次于皇帝,缺少制约,导致朝政政治腐败黑暗,皇权旁落甚至被改朝换代。比如秦朝著名丞相李斯,前为改革功臣后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秦二世;曹操就曾担任东汉丞相而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奠定曹魏立国;唐著名奸相李林甫等。

因有这许多枭雄奸相的例子,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制度极不信任,他认为:“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伴随着血腥的政治斗争,宰相制度在中央政权里

被彻底废除: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原丞相李善长,在十年后以胡党获罪,连其妻女弟侄家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右承相汪广洋,也因为与胡惟庸案有牵连,在流放途中被诛杀。

胡惟庸案详情

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曾经一度非常受宠信于明太祖,有些生杀废黜的大事,他也不报告朱元璋便径自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他打击政敌,收受贿赂。甚至开国功臣大将军徐达、刘基都曾遭他谋害。随着他的权势更盛,异心也逐渐膨胀,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胡惟庸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随后明太祖立下了(皇明祖训):“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而在胡惟庸案后,中国封建王朝的“丞相”职位彻底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