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1853年9月,洪秀全小舅子賴漢英率一萬餘西征軍與湘軍鼻祖江忠源在南昌大戰90多天後,無功而還,清軍成功擋住太平軍攻勢。賴漢英雖失敗,但太平軍並未放棄西征,而是改變了進攻方向。韋俊、石祥貞率7000兵馬攻佔九江、湖口,而後揮師西征湖北,連克田家鎮、半壁山、黃州、廣濟,並再度拿下漢口、漢陽,兵鋒直抵武昌城下。曾天養率5000餘兵馬回到安慶,準備與胡以晃北上征討廬州,經略皖北,挺進中原。當時,楊秀清先將重點放在皖北,胡以晃、曾天養等便率一萬餘軍隊從安慶出征,準備攻打廬州。為何要攻打廬州呢?因為此處戰略地位非同一般。廬州號稱“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是挺進中原的門戶;三國時期孫權就與曹魏在此展開激烈爭奪,張遼800壯士威震逍遙津就是這麼來的。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1853年11月,胡以晃、曾天養率1萬餘兵馬出征,準備經略皖北。14日,63歲老將“飛將軍”曾天養夜襲冷水鋪清軍營盤,踏破敵營20餘坐,太平軍乘勢攻佔桐城,守將張熙宇率1000兵勇不戰而逃。拿下桐城後,下一站就是舒城,只要拿下舒城,廬州就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當時,安徽舒城守將是工部侍郎呂賢基、李鴻章,有兵勇3000餘人,防守還是有可能的。但是,看到太平軍來勢兇猛,實用主義者李鴻章直接“腳底抹油”,拋棄上司呂賢基,自己跑去安全之處避難了。李鴻章率部分兵勇逃跑,本就沒啥軍事水平的呂賢基自然不是太平軍對手,舒城被攻克時,他投水自盡而亡。順帶說下,李鴻章在危難之際不但拋棄呂賢基,後在祁門之圍還拋棄曾國藩,害得曾文正差點自縊而亡,實在是夠狠。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拿下舒城之後,太平軍繼續北上,攻克三河鎮,兵鋒直抵廬州城下。聞知太平軍抵達廬州,咸豐皇帝嚇壞了,他只能下令各處調兵增援,以防太平軍乘勢北上中原,與兵鋒正盛的林鳳祥、李開芳軍團匯合。若是果真如此的話,估計咸豐就得帶著後宮佳麗們逃回東北深山老林裡打獵,繼續老祖宗的生活了。咸豐心急如焚,各地清軍只好前往廬州,準備圍堵太平軍。咸豐下達調兵令後,安徽巡撫江忠源從湖北出發,途徑六安,招募得兵勇1300人,便火速趕往廬州。接著,壽春鎮總兵玉山率2500人抵達廬州郊外;總兵音德布率5000兵馬從六安出發,進抵廬州外圍;陝甘總督舒興阿率4000兵馬抵達廬州西北岡子集;江南提督和春率1300八旗兵抵達廬州外圍;江忠浚(江忠源弟弟)也率1500“楚勇”從湖南趕來增援。如此,廬州城外清軍一萬有餘,再加上城內守軍,總計2萬兵馬,數量超過胡以晃、曾天養所率領之太平軍。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清軍雲集廬州城內外,2萬兵馬嚴陣以待,胡以晃、曾天養面臨著攻城拒援,兩線作戰之被動局面,壓力是可想而知。胡以晃、曾天養決定一邊攻城,一邊修築堡壘、深挖壕溝、構建柵欄,阻擊援軍,掩護攻堅部隊。當然,修建這些防禦工事之前,胡以晃、曾天養決定先殺一殺援軍之威風。11月底,曾天養率軍主動攻擊城外清軍,斬首1000餘級,壽春鎮總兵玉山陣亡。接著,曾天養率精銳前鋒軍從兩路包抄陝甘總督舒興阿4000八旗馬隊。此時,八旗已經是“弱雞”,見到太平軍衝殺而來,直接潰敗。《廬陽戰守紀》載:“黃旗自東北來,偵者曰賊援至,馬兵四潰,舍騎而走,或走匿林中,駢坐兩泣,賊尾至,引領就刃,至有一賊手刃十餘人者。”此次慘敗,舒興阿直接撤退20裡,不再與太平軍交戰。舒興阿是陝甘總督(從一品),在各路援軍統帥中級別最高,他不主動出擊,其餘清軍自然就跟風。如此,1萬餘清軍在城外當“吃瓜群眾”,坐視太平軍攻城,江忠源厄運來臨。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包括“滿萬不可戰”的八旗鐵騎在內之1萬援軍當“吃瓜群眾”,胡以晃、曾天養初步實現拒援之目的,攻城戰就此開始。胡以晃,攻堅戰高手,自然有對付江忠源的法子。12月12日,太平軍以城外民房為掩護,配置火力,架設火炮轟擊城牆,6000餘士兵拿著雲梯,從德勝門、水西門、大東門、小東門進攻。部分將士登上月城,與清兵展開廝殺,無奈人數太少,沒有得逞。15日,太平軍再次架設雲梯攻城,江忠源親臨前線迎戰,指揮“廣勇”用火炮還擊,太平軍又無法等城。事實證明,晚清時期的火炮技術水平低下,“火炮配合雲梯”之攻堅模式行不通,火炮炸不毀厚重的城牆,雲梯也難以攀上不斷加高的月城;傳統攻城戰術必須要做出調整,否則攻堅戰模式就玩不下去了。為此,胡以晃決定拿出太平軍之拿手好戲——“穴地攻城”,在城根埋下炸藥,爆破入城。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太平軍玩“穴地攻城”很得力,主要得益於從湖南永州、郴州、道州入夥的15000礦工,他們是“挖洞”的行家。不過,湖南新寧人江忠源也不差,守衛南昌90多天,就屢次破壞太平軍挖掘好的地道,搞得賴漢英一點脾氣都沒有。如今鎮守廬州,江忠源也一樣可以對付“穴地攻城”戰術,他就是這麼認為的。可惜,胡以晃不是賴漢英,“穴地攻城”戰術也不只是挖一層,也可以挖掘兩層,且在多個城門同時開挖,清軍末日來了。起初,江忠源連連破壞太平軍單層地道,戰果累累,南昌大捷有望再次上演,他信心滿滿。1855年1月14日,胡以晃順利挖掘好“雙層地道”,買下數千斤炸藥,併成功點燃;廬州城牆被炸燬數十丈,太平軍趁機在其他門同時爆破,而後分路攻入城內。此時,廬州知府胡元煒已經投降太平軍,他率先潰逃,實行“不抵抗”政策,城內亂成一鍋粥。

太平軍大戰廬州:李鴻章“腳底抹油”,江忠源投水自盡

太平軍殺進廬州,身為安徽巡撫的江忠源不願意撤退,作為湘軍鼻祖,曾屢屢追殺太平軍的悍將,豈能輕易說“不”呢?江忠源獨立帶300兵馬頑抗,身受7處傷疤,部下馬良勳揹著他逃跑。不過,江忠源死意已決,他用力咬住馬良勳耳朵,奮力爭脫,繼續拿刀與太平軍作戰,最後投水自盡,也算是一條漢子。

太平軍此次大戰廬州,1萬餘清軍當“吃瓜群眾”,湘軍鼻祖,時任安徽巡撫的江忠源(晚清湘系集團第一位封疆大吏,曾國藩6年後才是)投水自盡,廬州就此陷落。江忠源如此勇猛,卻因意氣用事而死,可惜了;若是能帶兵去打西方殖民者,估計清兵不會敗得那麼慘。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爭全史》、《廬陽戰守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