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Aventho wireless阿凡圖是Beyerdynamic拜亞動力(現在改名叫“拜雅”了)旗下的一款主打藍牙無線的便攜式頭戴耳機。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阿凡圖的整體造型基本都源自DT1350,尤其是頭梁部分,除了多了一層皮質包裹外,外觀跟結構都跟DT1350如出一撤。不過在單元殼體方面,阿凡圖的設計更加現代,黑色殼體配銀白色亮光裝飾環的做法,相當有德國包豪斯的韻味,而且也顯得更加商務、高雅。因此雖然在形制上跟DT1350、T51相差不大,但給到人的視覺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的。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其中鉸鏈部分便很能體現德國製造的印象,簡潔卻富有結構上的美感,而且對功能性需求的兼顧也相當精彩,相比起來,森海HD25那個真叫一個“寒酸”。

純黑色的殼體,配上銀色滾花的裝飾環,視覺上確實非常漂亮。不過我最開始以為這個環會不會兼顧著例如音量調節或其他控制呢?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

PS:原來這個LOGO下面居然藏了一顆NFC芯片,可以快速完成手機的配對,BUT官方居然連個標記都不給,分明就是欺負不看說明書的用戶。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因為是藍牙無線耳機的關係,就必然需要配置一套相應的控制交互機制,白牙給到阿凡圖的做法是在右側殼體上增加了觸摸控制功能,可以通過雙擊及滑動實現通話、播放、切歌、音量控制等操作。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但讓我很費解的是都用上觸控這麼高大上的配置了,但開關機鍵就不能走點心弄得好看又好用一些嗎?

此外,阿凡圖採用主流的Type-C USB接口來進行充電,另外也保留了3.5mm音頻接口,可以直接切換成有線耳機來使用——因此我反而更傾向有線模式下的阿凡圖,這在後面聽感環節會著重說的。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因為是DT1350的延續,所以阿凡圖也是採用小圓耳罩壓耳式的設計,皮質耳罩算不上很厚實,但總算也能減輕一點壓力,因此阿凡圖並不算太夾頭,即便長時間佩戴,最少我是能夠接受60分鐘以上的連續使用。

而且阿凡圖的被動隔音效果很棒,即便在不開音樂的情況下,還是會發現周圍的噪聲頓時降低了許多——當然這個有好也有壞:好的是減少了外界的干擾,跟你更專注於享受音樂;但也會大幅削弱你對身邊潛在危險的覺察能力,所以不建議走路時使用。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在殼體上有這麼一個圓孔,最開始我以為是平衡腔體內壓用的調音孔,沒想到看了官方的說明,居然是麥克風孔,真是讓人意想不到——要知道這個孔是朝向後側的,難道白牙有啥黑科技?不過像阿凡圖這樣的耳機,我是不太指望它的語音通話能力的,所以也沒花時間去測試了。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對於用過DT1350或T51的用戶來說,應該不會對阿凡圖的身板有多驚訝,但對於像我這種習慣了全罩耳式頭戴的,真心覺得阿凡圖好迷你啊!特意附上跟我的iPhone8的對比,在單元放平、頭梁縮到最短的情況下,阿凡圖也就相當於2.5臺iPhone8平鋪的大小而已。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阿凡圖標配的是一隻很厚實的帆布收納袋,這樣扔包裡可以不佔地方,還能保護耳機不會劃傷。袋子的做工沒得說的,德國製造,你值得信賴(話說配件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德國製造哦)。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雖然看似很迷你,但得益於伸縮調節的幅度很大,對頭型的適應性很不錯,因此阿凡圖不僅佩戴比HD25要舒服,而且不用擔心會毀髮型。

不過,這些外露的活動結構雖然看著很精緻,但也容易咬住頭髮,長髮飄飄的仙女們可要注意了哦。

主觀聽感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雖然Aventho wireless阿凡圖主打的是藍牙無線,但我更願意從有線連接狀態下的聲音說起。阿凡圖本身就配了一條模擬音頻線,所以我也懶得去嘗試換其他線的配搭了。阿凡圖本身相當好驅動,畢竟是要為藍牙連接驅動做優化,因此即便是手機或者海貝R3這個級別的入門播放器都能輕易推出不錯的聲音來。當然,我還是比較習慣用凱音N52,畢竟熟悉,這樣會更容易分辨出耳機的聲音變化來。

總體第一印象,阿凡圖在有線連接情況下的聲音完成度要比印象中的DT240PRO要高,而且聲音也更趨於均衡,尤其是中頻和高頻的提升最為明顯,反而低頻量感有所收減,因此整體給到人的印象會中間偏上一點。這個多少都會跟阿凡圖採用了特斯拉單元有直接關聯,但我認為這主要是提現在對音色復原以及瞬態的敏銳程度上,而更多的差異應該是阿凡圖跟DT240PRO調音風格不同所導致的,反正我認為DT240PRO其實就是偽監聽,相比之下阿凡圖反而更趨向監聽耳機所應有的味道及素質。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在有線驅動下,阿凡圖的銀色會迴歸到傳統白牙的那種反應迅速、細節銳利、同時又均衡理性的風格,我認為它所呈現出來的聲音會有點像降級版的DT1770PRO,甚至因為信息量不像後者那麼密集,又沒有山洞音的困擾,而且容易驅動,這些都使得我認為阿凡圖較DT1770PRO好聽。

不過阿凡圖始終是一款封閉式的耳機,而且腔體及耳罩又不像常規大耳那麼大,所以聲場的侷促依然很明顯,聲音的主體也會相當靠前,所幸背景壓得比較黑,所以在聽一些小編制作品時反倒會更好聽。

進一步剖析阿凡圖的聲音,其高頻部分雖然較DT240PRO好很多,但依然是它比較突出的短板所在,銀色上不夠順滑,尤其是聽一些錄音質量沒那麼好的作品時會比較刮耳,從而破壞整體的和諧感。這點在用藍牙連接時,尤其是配合AAC編碼的情況下反而會沒那麼明顯。此外通過上控制力更好的臺機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不過阿凡圖定位是便攜出街用的,拿來上臺聽,總覺得怪怪的。

中頻部分屬於不過不失,對細節的交待在白牙自家的序列中也算得上中上水平,也有一定的厚度,至於潤澤就一貫地欠缺了一些,因此聽人聲作品時會顯得理性,氛圍感不是特別好。前面說了阿凡圖比DT1770PRO好聽,更多隻是整體主觀聽感上的個人喜好,真要從素質來說,1770的信息密度顯然高出阿凡圖不少,而且形態也會收得更細緻和立體。

低頻反而是我認為阿凡圖比較出彩的地方,當然這也跟我個人喜好有關,我不是太喜歡低頻量感多的類型,而阿凡圖在有線驅動下會比較符合我的口味——不以量感取勝,反而是更偏重於爆發時的力量感,畢竟瞬態及動態表現是特斯拉單元的拿手本領,因此並不讓人意外。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阿凡圖本身也支持aptX以及AAC這兩種主流的藍牙編碼,至於aptX-HD雖然也支持,但因為手頭上沒有相應的設備,所以沒辦法比較。何況看了一眼說明書,阿凡圖的aptX-HD是需要手動開啟的,而且那個操作……比較地反人類。

跟有線連接時相比,藍牙模式下無論是aptX還是AAC,阿凡圖的聲音都會顯得更鬆散一些。這個不全是藍牙音頻編碼本身的鍋,給我的感覺是阿凡圖內置的藍牙音頻架構在算法上對藍牙音頻傳輸時所缺失的細節做了算法補償所導致,畢竟藍牙聽歌更多隻追求聽感,細節反而不是我們所關心的主體。等我敲完這篇原創後,也會抽點時間另外寫一篇基於阿凡圖以及海貝R3+W5組合下,對耳機內置藍牙跟W5這種外置藍牙轉有線模式的比較。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相較之下,AAC的聽感會較aptX更柔和一些。

雖然兩者在高頻段都會有聲音信息上的損失,但所採取的策略是截然不同的,通俗點說,aptX給我的感覺就是把肉都削掉,就留下骨架讓你還能感知到原來的形態,而AAC則是反過來,去掉了骨架,但保留了皮肉讓你不覺得突兀。這種藍牙音頻編碼特性上的區別,阿凡圖基本都逐一放大呈現了。

當使用aptX時,阿凡圖本身就略刺的高頻會更加地銳利,尤其是特斯拉振膜本身的瞬態表現會進一步放大aptX的“骨感”,或許會有人喜歡,但我就覺得太過簡單粗暴了,反而會喪失了音樂本身的美感。而AAC雖然會比較糊,但卻稀釋了阿凡圖本身不太好控制的高頻,最少在聽感上會更舒服一些。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藍牙模式下阿凡圖的低頻會損失一些力量感,會變得有點毛茸茸感,這在表現一些流行曲目時會帶來更豐盈的聽感,但對於一些鼓點的刻畫就會讓人覺得不夠精準。

總得來說,阿凡圖在藍牙連接模式下的表現會更突出中頻和聽感,但在細節上的損失,會讓我更傾向犧牲便捷性、用有線模式來聆聽音樂。這也就難怪白牙最終還是推出了Aventho wired有線版阿凡圖,何況後者還可以用平衡輸入,無論上臺還是用便攜播放器的平衡口,會更容易獲得更好的控制力,從而呈現更精彩的音樂。

總結

值得入手的德國製造耳機!Beyerdynamic Aventho wireless

拜雅Aventho wireless應該算是目前它家便攜頭戴的次旗艦級產品了,在兼顧了素質、樂感的同時,提供更小巧、更便捷的便利,尤其是藍牙/有線兩者兼顧下,既便於出街,同時留給對聲音有追求的用戶更多的選擇,這點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