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拯救貧窮更重要一百倍的是,拯救“心窮”

比拯救貧窮更重要一百倍的是,拯救“心窮”

01

《我和我的祖國》裡,陳凱歌導演了一個故事叫《白晝流星》。

兩個未成年小混混,在出少管所後,依舊偷竊成癮,被親戚送來給老主任教育。

老主任幫他們換衣服、洗澡,給他們做好吃的,但後進青年A居然恩將仇報,偷了老主任用來救命的錢,哪怕後進青年B苦勸。

接著他們被警察抓了,被綁在老主任家裡。

老主任不僅為他們鬆綁,還告訴警察:錢是自己給A和B的。

A和B大受震撼,從此改過自新,於是,老主任帶他們去迎接“歸鄉的人”——返回地球的宇航員。

青年AB看到宇航員後,更是熱淚盈眶,衝上前攙扶宇航員。

最後青年AB想起了“白晝流星”的傳說,從此浪子回頭。

本故事中很多鏡頭是非常有觸動的,比如大漠騎馬奔馳。

但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我覺得編劇在“如何矯正誤入歧途的少年”這件事上,缺乏一點深度。

其實,這個故事幾乎和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一模一樣。

主角冉阿讓原本是個囚犯,出獄後被社會拋棄,在快要餓死的時候,被老主角米里哀收留。

但是冉阿讓晚上趁老主角睡熟後,偷了老主教的銀器潛逃。

第二天,冉阿讓被巡警抓了回來,但老主教卻對警察說,銀器是他送給冉阿讓的。

臨走時,老主教還贈送了他最值錢的兩個銀燭臺給冉阿讓。

主教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雨果的《悲慘世界》第一章裡,幾乎整個都是寫主教米里哀的。要知道,他在本書中不是個重要人物。

而他卻是冉阿讓的整個精神支柱,冉阿讓之後一直是一個捨己為人的人。

主教之所以能感化冉阿讓,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於,他教會了冉阿讓。

不要自我欺騙,要誠實。

比拯救貧窮更重要一百倍的是,拯救“心窮”


冉阿讓之所以恩將仇報,是因為他之前覺得,這個社會在迫害他,上流社會特別是貴族都是可恥的(書中的時代剛經歷過法國大革命),主教對他的好不過是一種虛偽。

在雨果看來,這就是世界之所以悲慘的原因叫做:“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贏弱”。

而雨果反對暴力,他在書中傳達了一個思想,那就是。

“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充分放棄自我欺騙,要認識到別人的價值,甚至要犧牲自己拯救他人。”

這也是整個《悲慘世界》書的核心思想,最後冉阿讓甚至為了保護一個流浪漢,捨棄了市長職位,還拯救了一直追殺自己的警察沙威。

但換到《白晝流星》裡,編劇似乎只理解了表面,那就是:“要讓一個人步入正軌,只需要寬容他就行了!”

我覺得這是對“感化”和“教育”的一種侷限認識,也可能是導演和編劇沒能更好的展現這一點。

否則老主任應該用一點方式告訴青年AB。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善,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惡。你之所以為非作歹,主要是因為你只選擇看見了惡。”


02

電影裡的老主任是偉大的,他既能扶貧,也能扶“心貧”。

心貧”可比貧窮可怕一萬倍。

所謂“心貧”就是,有些人之所以偏激自私,甚至處處傷害別人。

原因就在於,他的關注點永遠只有自己。

這樣的人有兩個特徵。

(1)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價值是無窮大的,而別人的價值基本為0,所以別人理所應當為他們付出。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後,說過這麼個故事:

他小時候家窮,窮得沒飯吃,過中秋時家裡難得包了一頓餃子,每個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來了個要飯的老人……

莫言說,他當時端出半碗紅薯幹,給乞討老人。不料想,老乞丐頓時發飆了,罵道: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好端端在家吃頓餃子,就被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氣得半死。可這老乞丐的話,卻是義正辭言,擲地有聲,但聽起來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但老乞丐最終贏得了道義的勝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餃子。

也許老乞丐知道了莫言的今天后,還會覺得是自己成就了莫言。

(2)正因為自己的價值無窮大,別人價值為0,所以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因此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他做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

為了得到蠅頭小利,恩義什麼的不重要,踩著你的肩膀前進是小事,踩著你的屍體過路也不算什麼!

熊博士因為學術能力突出,被某教授玩命打擊,哪怕熊博士對她客氣萬分,某教授依然覺得熊博士在陰謀傷害她。

最後熊博士在教授發配支教、匿名汙告、故意刁難和當眾侮辱下成長起來,成了知名學者。

某教授開始在整個單位哭訴:她培養出了熊博士,熊博士不給她個幾十萬,簡直是忘恩負義。

遺憾的是,由於某教授給領導哭訴時聲淚俱下,領導多半覺得這是真的。

這就是所謂的“心窮”,因為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俗稱“我弱我有理”也叫“被豬油矇蔽了心”。

電影《白晝流星》裡青年A在偷錢時也說:

“老主任是個騙子,我們這麼窮,他怎麼會有錢。”

這就是典型的“心窮”。

人們都相信,惡人作惡都是被環境逼的。

但是,很多人不會明白一個道理:

“我們被人傷害,不是我們可以傷害無辜者的理由。人之所以善良,是因為他們選擇如此,而不是因為環境導致或者本性使然。”

美國心理學工作者把這類“心窮”叫做“自我背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自我背叛”,特別是第一個階段,即:

(1)自我開脫

當我們發現自己行為,可能會“損人利己”時,我們會找理由給自己開脫。

比如,我忙於學習英語沒寫文,我會對大家說,是擔心大家節日沒時間看文。

如果“自我開脫”用多了,人會進入第二個階段。

(2)放大別人缺點,傷害無辜者

這時,人們會把自己自私的理由,歸結於是對方犯錯導致。

比如“我出軌是因為老婆不體貼”、“我講課亂講是因為學生不好學習”、“拍不出好電影是因為觀眾垃圾”。

說實話,當人走到這步時,他的認知就已經扭曲了,需要教育或者心理工作者介入。

慶幸的是,大部分人會在這個領域止步,因為他們大腦隱約還是知道“這不過是個藉口,我還是有過錯的”。

遺憾的是,還是有人會走入第三階段,這就是所謂的“誤入歧途”了。

(3)替罪羊之盒

“替罪羊之盒”是美國亞賓澤協會提出的概念,即一個人覺得,別人都應該無條件供養自己,因為他們都是有罪的。

他們最大的罪,就是沒有成為一個合格的墊腳石。

這樣的人就已經在犯罪的邊緣了,也就是真正的“心窮”。

比拯救貧窮更重要一百倍的是,拯救“心窮”


03

我很幸運,我曾經在走到第二階段時,被我導師挽救了回來。

我日夜在網吧沉迷魔獸世界,不去上課,因為:我明明高考成績590,為什麼某學校在雲南的錄取線就是600多,而對上海本地就是507。

導師派我去輔導一個同樣沉迷魔獸的高中生,當我看到他媽被逼到跳樓時,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

我突然發現:我因為只看見了自己,只實施了對自己有利的活動,從來沒想過,這種活動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是多麼大的傷害。

為此,我總結出了跳出“心窮”的4個步驟。

(1)埋怨別人

當你遭遇挫折時,這個時期是必要的,不過你必須醒悟一件事:埋怨什麼都改變不了。

(2)自我放棄

很多人在這一個時期裡沮喪,但沮喪是有一個好處的,它會集中很多心理能量來對內思考。

只不過如果缺乏外力幫助,人會遲遲找不到解決方案,並永遠困在這個時期。

(3)認知自己

這就是最關鍵的步驟,它把一個人的痛苦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認知自己是一件最難的事。

要有那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告訴你一個道理。

“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和你一樣是有價值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動機。如果你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不僅會撞上社會這面巨牆,還會被他們所拋棄。”

“你要認清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求,選擇一個恰當的方式融入社會,從而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心理學家把這個過程叫做“社會化”。當然,學校裡的“社會大哥”顯然與這個定義是相反的。

(4)成為自己

到了這一階段,人便擺脫了心窮,他知道怎麼用自己的長處,去贏得社會競爭。

只可惜,幫助別人認知自己的“導師”真的很少很少。

所以羅素有這麼一句話:

這個世界最大的麻煩就在於,傻瓜與狂熱分子對自我總是如此確定,而智者的內心卻總充滿疑惑。

如果你足夠幸運,走出了“心窮”。

那我真的希望你能夠渡一些可渡之人,只為讓這個世界不再悲慘。

畢竟,人類之所以痛苦,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明明深陷絕境,卻永遠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

劍聖喵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500萬粉絲個人帳號意見領袖,省高校心理協會常務理事,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情緒管理達人,陪同讀者成就強大,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掌控情緒,從來不靠忍》正在熱銷中,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