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引言:說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孫劉聯盟與曹魏的赤壁之戰,或者是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可要從雙方兵力的懸殊對比來衡量的話,有一場大戰卻遠超以上戰役,這場大戰就是發生在劉秀與新莽政權之間的“昆陽之戰”。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昆陽之戰堪稱中國歷史上交戰雙方兵力最懸殊的戰役之一

昆陽之戰無論從精彩程度還是歷史意義上看,都堪稱彪炳史冊的一戰。劉秀在面對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敵軍威脅下,取得了驚世駭俗的大勝,為他最終擊敗王莽奪取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戰也成為了劉秀的成名之戰。

硝煙散盡,當我們回顧2000年前發生在昆陽城外的這場大戰時,心中不禁產生一絲疑問,從史書記載的戰爭過程和最終結果來看,昆陽之戰的勝利無疑顯得過於離奇了。那麼其真相到底如何?史料關於此戰的記載是否有失偏頗?如果一切屬實的話,劉秀又是怎樣“逆天改命”,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難以想象的勝利的呢?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逆天改命”的劉秀最終取得了昆陽之戰的勝利

一、大戰前的形勢分析

昆陽之戰發生於公元23年,這一年也是新莽政權的最後一年,其實早在王莽執政的後期,天下已經呈現出王朝末路的景象。《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鋒起。地皇三年,南陽荒飢,諸家賓客,多為小盜。”在當時的中原大地上湧現出了多支起義軍,以劉秀為代表的舂陵軍就是其中一支主要力量。在風起雲湧的起義浪潮席捲之下,起義軍先後攻克昆陽、定陵、郾城等地,並一鼓作氣準備攻下宛城。王莽見狀急忙派王尋、王邑為主帥,集結四十多萬重兵前往昆陽城一帶,準備與起義軍決戰。《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莽大懼,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王莽建立的大新政權已經搖搖欲墜

當時的形勢對於起義軍來說十分兇險,雖然攻下昆陽城後繳獲了一批糧食物資,但主力部隊卻被拖在宛城,昆陽城中的兵士不足萬人。面對著“軍陳數百里,不見其後”的新莽大軍,昆陽城瞬間變得危如累卵。此時的起義軍需要有人站出來,這個人正是劉秀。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劉秀主動請纓出城請求援兵,而主將王鳳則承擔起了固守昆陽城的重任。視死如歸的劉秀趁著夜色率數十騎溜出敵人的包圍圈,併到昆陽城附近的定陵、郾城等地搬救兵。可以說劉秀是勇敢的也是幸運的,說他勇敢是因為在危機關頭劉秀能選擇外尋救兵的方式避免坐以待斃;說他幸運是因為劉秀選擇溜出包圍圈的時機恰到好處,就在劉秀逃出後不久,新莽的先頭部隊十萬人已經在城下集結完畢,並形成了包圍圈。此時的昆陽城已經成為一座孤城,就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了。

此時的形勢對於起義軍來說已經不能用兇險來形容了,甚至已經成為了“死局”。昆陽城被敵人團團圍住,自己的主力部隊被拖在另一個戰場,派出去尋求支援的劉秀又前途未卜。一切看似都在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著,而逆轉和重生卻在此時悄然地積蓄和醞釀著。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昆陽之戰示意圖

二、劉秀逆風翻盤、絕地求生

以王尋、王邑為首的新莽大軍並沒有急於攻下昆陽城,而是將其團團圍住。《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遂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十餘丈,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在遭受了猛烈的攻擊後,守城的王鳳堅持不住了,只好向敵軍投降。可令人意外的是,王尋、王邑拒絕了王鳳的投降乞求。《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意思是說王尋、王邑認為昆陽城已經唾手可得,不屑於接受王鳳的投降。但這似乎有些說不通,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可見,面對著不用消耗兵力就能到手的勝利,是沒有理由拒絕的。那麼把王尋、王邑不接受投降的理由解釋為他們希望以昆陽城為中心,吸引起義軍前來救援並與之決戰則更為合理。這種戰術在解放戰爭中被我軍廣泛使用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就是所謂的“圍點打援”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王尋、王邑拒絕了昆陽城守將王鳳的投降乞求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新莽大軍堂堂數十萬之眾,如果只是為了消滅昆陽城中不足萬人的起義軍,未免也太得不償失了。而如果圍而不打,將攻打宛城的十萬起義軍主力和劉秀搬來的救兵都吸引到昆陽城周圍,來一次正面碰撞的大決戰,這將會是新莽大軍希望看到的局面。不知道攻打宛城的起義軍是被死死拖住了腳步還是猜透了敵人的部署,總之,相距並不遠的起義軍主力遲遲沒能趕來解圍,拯救昆陽城的希望就落在了外尋救兵的劉秀身上。

劉秀沒有讓眾人失望,他搬來定陵、郾城的救兵回到昆陽城下的主戰場,這支救援部隊雖然只有幾千人,但戰鬥力極強,且都抱著必死的決心,他們誓要將新莽大軍攪得天翻地覆。面對劉秀這支部隊,王尋、王邑並沒有太過重視,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幫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於是接連犯下了幾個重大失誤。他們二人先是命令大部隊各自堅守營地,沒接到軍令不許擅自行動,然後又本著試探敵情的想法,僅率領中軍一萬人前去迎戰。《漢書·王莽傳》記載:“尋、邑易之,自將萬餘人行陣,敕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

這就給了劉秀以小搏大的機會,此時戰場上雙方的兵力對比已經從幾十比一變成了三比一。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劉秀率領的三千精銳個個以一當百

劉秀一鼓作氣,帶領三千精兵向王尋、王邑所在的中軍猛衝過去。王尋、王邑在接觸到劉秀軍隊的那一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這支救援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以一當百,和他們之前遭遇過的起義軍完全不一樣。王尋、王邑所在的中軍被劉秀的部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頓時亂作一團。起義軍士氣大振,在劉秀的指揮下,這支“特種部隊”在敵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將敵軍殺得四散奔逃,主帥王尋也被斬於亂軍之中。

這個局面是新莽軍隊始料未及的,潰散一旦發生就如雪崩一樣無法控制,加之主帥被殺,使得包括王邑在內的將領亂了方寸,匆忙帶領少數人馬四散而逃。而此時新莽大軍的主力還留在軍營中,他們不清楚不遠處的戰場上發生了什麼,只能原地待命。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劉秀指揮軍隊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解決掉王尋、王邑的中軍後,劉秀乘勝追擊向群龍無首的新莽大軍撲來,昆陽城中的王鳳也率軍出城合戰,形成了內外聯動之勢。從兵力對比來看,此時的新莽大軍還佔據著絕對優勢,但主帥折損加之氣勢低迷使得幾十萬新莽大軍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潰逃中踩踏致死不計其數。《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

“城中亦鼓譟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間。”

不僅如此,老天在此時也幫了劉秀一個大忙,在兩軍爭鋒之際,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奔流的雨水導致山洪爆發,給了本就呈現敗勢的新莽大軍致命一擊,被淹死被沖走的無以計數。劉秀以區區幾千兵力將數十萬新莽大軍一舉擊潰,上演了逆風翻盤、絕地求生的好戲。劉秀個人也因為此役一戰成名,為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新莽大軍一潰千里

三、關於昆陽之戰的幾點疑問

綜合《漢書》和《後漢書》關於昆陽之戰的記載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交戰雙方兵力對比懸殊,甚至是極為懸殊;

二、新莽大軍沒有攻下昆陽城;

三、王尋、王邑的指揮失當,給了劉秀以小搏大的絕好機會;

四、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了劉秀一邊,成就了劉秀的最終勝利。

古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史料,我們也要帶著懷疑和批判的眼光綜合考量。仔細分析史書關於昆陽之戰的記載,就會發現其中可能隱藏著某些矛盾及不合情理之處。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史書關於昆陽之戰的記載

首先,關於兵力對比。《漢書》中關於新莽軍的兵力記載為:“定會者四十二萬人,”《後漢書》則是:“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漢書》中關於劉秀軍的兵力記載為:“悉發郾、定陵兵數千人來救昆陽,”

《後漢書》則記載的更為具體:“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後世關於此戰中劉秀一方的兵力沒有太大疑問,而關於新莽軍的人數則有多種看法。

《後漢書》在劉秀準備出城求援的過程中還記載道:“時莽軍到城下者且十萬,光武幾不得出。”由此很多人認為其實新莽軍所謂的四十二萬人只是虛數或是動員的總人數,實際趕到戰場的只有十萬人。但這只是其中一種觀點,畢竟《後漢書》中沒有明確記載到劉秀搬來救兵後新莽軍到底來了多少人。而《東觀漢記》關於昆陽之戰中新莽軍兵力的記載為:“時漢兵八九千人,留王鳳令守城,夜出城南門,二公兵已五六萬到……”到了《論衡·恢國篇》中,對於新莽軍兵力的記載變成了:“漢伐亡新,光武將五千,王莽遣二公將三萬,戰於昆陽。”可見,不同史書關於當時新莽軍參戰兵力的記載出入很大,沒有定論。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關於雙方兵力的真實對比沒有定論

其次,關於戰爭經過。《漢書》關於昆陽之戰的記載相比於《後漢書》要更為簡略,但兩本史書都提到了其中的兩個關鍵事件,一個是王尋、王邑拒絕接受昆陽城守將王鳳的投降,一個是在新莽大軍潰散時遭遇了極端惡劣的天氣。關於拒絕接受王鳳的投降,或許從他們可能想要實現“圍點打援”的戰略上能解釋的通,但恰巧在大戰之時雷雨交加、山洪爆發就帶有明顯的奇幻色彩了。不僅如此,在開戰前夕,《後漢書》中還有“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的記載,進一步將劉秀的勝利歸功於天命使然。不得不說,劉秀的一生是無比幸運的,不然也不會被後世稱為“位面之子”。但諸多概率極低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在一場事關生死的大戰中,難免會增加人們對事件真實性的懷疑。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奇異的天象似乎預示著戰爭的結局

最後,關於天下大勢。從當時的天下大勢來看,王莽的大新政權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無論是連年的蝗災旱災、各地的盜賊風起還是洶湧的農民起義,都預示著新莽政權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事實上,在昆陽之戰爆發之時,王莽還能不能組織起一支數十萬的軍隊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種種跡象表明,王莽的大新政權在當時的背景下已經很難有財力和號召力組織如此規模龐大的“剿匪軍”了,這不僅因為當時的天下大亂,新朝已經不能在各地維持有效的統治,更是因為王莽所採取的一系列變革措施嚴重脫離了當時的社會實際,使得他失去了 統治基礎和民心。而一個失去統治基礎和民心的政權,即使組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也是人心渙散的,是形不成戰鬥力的。

3000戰勝42萬,作為劉秀的成名一戰,昆陽之戰為何疑點重重?

新莽王朝末期已經失去了統治基礎和民心

結語:昆陽之戰距今已有將近2000年的時間,泛黃的史書記載了塵封的歷史,也將無數疑問帶給了試圖探究其真相的人們。回顧這場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我們在被其精彩曲折的情節深深吸引的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梳理和分析探尋其背後的真相。但歷史似乎沒有真相,至少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真相,而挖掘史料、探究歷史的過程或許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真相……

參考史料:《漢書·王莽傳》《後漢書·光武帝紀》


本文由“大瀚聞史”原創,方便的話麻煩點個關注哈,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