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對比!噹噹慘敗,拼多多市值超京東成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最熱鬧的事不一定是最賺錢的事。

噹噹網李國慶夫婦"互撕"霸屏之時,拼多多上演了一幕"低調而又奢華"的戲碼:當地時間10月24日,拼多多股價出現暴漲,截至收盤,拼多多股價報39.96美元,上漲12.56%,市值增加至464億美元。反超京東的448.16億美元,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與此同時,也成了中國市值第二高的電商企業,僅次於阿里。

命運的對比!噹噹慘敗,拼多多市值超京東成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10月10日晚,拼多多四週年慶的動員會上,創始人和CEO黃崢表示,拼多多真實支付GMV(平臺成交總額)已經超過京東。早在2018年拼多多上市前的員工大會上,黃崢就曾說過未來三年要在GMV上超過京東——此目標已經提前兩年實現。

拼多多僅用 3 年時間就成為了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3年上市,4年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其成功路徑令人瞠目結舌。

與此同時,昔日網購明星、電商鼻祖之一當當網,卻錯過最好的機會,淪落到夫妻互撕,醜態百出的地步。

創業者自身格局與時代週期的命運,竟唏噓如此。

瘋狂的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在成立之初,市場對這個平臺的評價大體是這樣的:拼多多是個賣假貨、收智商稅的平臺,活不了幾年。關於拼多多的負面新聞也很多。但奇怪的是,這家看上去低調的公司火了。拼多多僅用了4年時間,市值就來到了3200億元的地步。

從基本面的動作來看,拼多多其實更為"瘋狂"。拼多多僅用 3 年時間就成為了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按 GMV 計算)。自 2018 年 2 季度起,拼多多活躍買家數已經超過了京東的活躍買家數,並在 2019 年二季度達到了 4.83 億。隨著活躍買家數以及活躍買家人均年度消費額的不斷增加,拼多多 GMV 於 2019 年 2 季度實現了 171%的同比增長,至人民幣 7091 億元。

建銀國際今年9月曾發研報表示,隨著拼多多的產品結構不斷的優化以及客 戶粘性和重複客戶的不斷增加,拼多多的活躍買家人均年度消費額將於 2019年/2020年達到人民幣 1831 元/ 人民幣 2546 元。

拼多多的優勢在於,受益於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拼多多能夠更好的利用智能、精準營銷來提升用戶購物頻率,以及更好的運營客戶直連工廠(C2M)模式。對於商家來說,使用拼多多在線營銷服務,能夠進一步提高他們廣告投入的投資回報率。

10月9日,野村證券首予拼多多中性評級,目標價34美元。野村證券分析師表示,就商品總值而言,該公司已經"明顯改善"了其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子商務平臺的地位,並且在吸引價格敏感的客戶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

命運的對比!噹噹慘敗,拼多多市值超京東成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好、更好、極好的數字

按照國金證券研報的說法,拼多多過的是"真實增長的好日子",或著說是"基本盤持續擴大的好日子"。從財報上,你看到的全部是好數字、更好的數字、極度好的數字——App MAU 3.66億(已經接近淘系電商的一半,數字可能還在增長),其中還不包括微信小程序;年度活躍買家4.83億(已經接近淘系電商的70%);活躍買家ARPU同比增長92%;銷售與市場費用的增速(105%)顯著慢於營業收入的增速(169%)。

有人說拼多多的增長是靠拼命砸錢砸出來的,而且砸錢得來的用戶毫無忠誠度,最後只是給淘寶、京東培養用戶。但現在的情況是,拼多多有能力做到可持續的用戶增長,砸錢越來越有效率——新用戶一開始可能也就拼個襪子、水果之類的,慢慢的越來越信任,低價衣服、手機數據線、插線板,只要不在乎品牌和設計,都會在拼多多上買,因為拼多多的白牌標品性價比是全網第一,再持續信任下去,總有一天會在上面買品牌貨。

命運的對比!噹噹慘敗,拼多多市值超京東成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敗給驕傲的當當

提到新貴,不得不說一下沒落貴族"噹噹網"。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

目前俞渝在朋友圈的最新回應是:家門不幸,顧客無礙,噹噹更好。即便如此,基本上也給"噹噹網"畫了一個不太圓滿的句號。要知道,在剛剛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噹噹網可以頂過1000個阿里巴巴。

20年前,噹噹上線,成為中國最早的電商企業之一,當時馬雲還在為阿里的融資犯愁,而劉強東的京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盤。

2003年是中國電商元年。這一年,馬雲剛剛推出C2C淘寶商業模式,劉強東籌劃將京東轉為線上商城……大家都在燒錢,在這條電商路上艱難摸索前進時,噹噹網已實現盈虧平衡。

命運的對比!噹噹慘敗,拼多多市值超京東成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2004年,噹噹網的銷售額相當於西單圖書大廈,佔網上零售總額的40%。 當時噹噹網保持了180 %的年增長率,而傳統書店的年增長率不超過5%。

2008年,京東給出的銷售額僅僅是噹噹網的75%。2009年,噹噹以4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網上購物的最大平臺。

可是,當京東不顧虧損,專心打造自己的物流網絡之時,噹噹什麼都沒做。慢慢地,消費者發現京東買書更便宜、更便捷,噹噹網就被棄用了。

2016年,噹噹網完成私有化退市,退市時市值約5.3億美元。只有京東的1%,阿里市值的1‰,慘淡至今。

夫妻爭權是噹噹網沒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本質上,互聯網是拼流量的生意。噹噹網的敗與拼多多的勝,區別就在拼多多為了流量放下了身架,哪怕被說成"假貨基地",也採取了"正確的策略",順應了週期的力量。而由北大狀元李國慶創辦的電商驕子"噹噹網",並未做到這一點。

所以,4歲的拼多多可以碾壓21歲的京東,而20歲的當當網已經垂垂老矣,也就並不那麼稀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