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中途寄友人

〔唐〕杜牧

道傍高木盡依依,落葉驚風處處飛。

未到鄉關聞早雁,獨於客路授寒衣。

煙霞舊想長相阻,書劍投人久不歸。

何日一名隨事了?與君同採碧溪薇。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宣州開元寺贈惟真上人

〔唐〕杜牧

曾與徑山為小師,千年僧行眾人知。

夜深月色當禪處,齋後鐘聲到講時。

經雨綠苔侵古畫,過秋紅葉落新詩。

勸君莫厭江城客,雖在風塵別有期。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除官行至昭應聞友人出官因寄

〔唐〕杜牧

賤子來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淚,豈獨感恩知。

草木窮秋後,山川落照時。

如何望故國,驅馬卻遲遲?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題村舍

〔唐〕杜牧

三樹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飢。

潛銷暗鑠歸何處?萬指侯家自不知。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寄李播評事

〔唐〕杜牧

子列光殊價,明時忍自高。

寧無好舟楫,不泛惡風濤。

大翼終難戢,奇鋒且自韜。

春來煙渚上,幾淨雪霜毫?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寄唐州李玭尚書

〔唐〕杜牧

累代功勳照世光,奚胡聞道死心降。

書功筆禿三千管,領節門排十六雙。

先揖耿弇聲寂寂,今看黃霸事摐摐。

時人慾識胸襟否?彭蠡秋連萬里江。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

〔唐〕杜牧

處士有儒術,走可挾車輈。

壇宇寬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愛事耕稼,不樂幹王侯。

四十餘年中,超超為浪遊。

元和五六歲,客於幽魏州。

幽魏多壯士,意氣相淹留。

劉濟願跪履,田興請建籌。

處士拱兩手,笑之但掉頭。

自此南走越,尋山入羅浮。

願學不死藥,粗知其來由。

卻於童頂上,蕭蕭玄發抽。

我作八品吏,洛中如繫囚。

忽遭冀處士,豁若登高樓。

拂榻與之坐,十日語不休。

論今星燦燦,考古寒颼颼。

治亂掘根本,蔓延相牽鉤。

武事何駿壯,文理何優柔。

顏回捧俎豆,項羽橫戈矛。

祥雲繞毛髮,高浪開咽喉。

但可感鬼神,安能為獻酬。

好入天子夢,刻像來爾求。

胡為去吳會,欲浮滄海舟。

贈以蜀馬棰,副之胡罽裘。

餞酒載三鬥,東郊黃葉稠。

我感有淚下,君唱高歌酬。

嵩山高萬尺,洛水流千秋。

往事不可問,天地空悠悠。

四百年炎漢,三十代宗周。

二三里遺堵,八九所高丘。

人生一世內,何必多悲愁。

歌闋解攜去,信非吾輩流。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忍死留別獻鹽鐵裴相公二十叔

〔唐〕杜牧

賢相輔明主,蒼生壽域開。

青春辭白日,幽壤作黃埃。

豈是無多士,偏蒙不棄才。

孤墳三尺土,誰可為培栽?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

〔唐〕杜牧

去夏疏雨餘,同倚朱闌語。

當時樓下水,今日到何處。

恨如春草多,事與孤鴻去。

楚岸柳何窮,別愁紛若絮。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贈漁父

[唐] 杜牧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古風‖《杜牧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四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