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后阿里还有很多挑战

在阿里巴巴的二十年间,马云多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概念,造出了很多“新词”,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渗透入普通人生活。

1、网商

据记载,马云在2002年提出了“网商”这一概念,认为认为作为在网络上从事商业经营的人群,他们才是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主体。(《马云如是说2》,纪子义)

业内普遍认为,真正让“网商”这一概念广为人知是在200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2004年举办了第一届网商大会,开创性地评选出了“全球十大网商”。

当时整个淘宝的交易额不足亿元,销售额最大的网商是每月5万元。但在会上,马云说:“10年之后,你要是月销售没有100万,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网商”。在场的人并没有把这句话当回事,因为谁也不会想到,不足十年,淘宝成交额就突破了万亿元。

网商的出现,让互联网生活不再简单地沉迷于聊天、游戏、交友等娱乐活动,而是将互联网当作生产力工具,可以做生意。

2、Made in Internet

2017年阿里巴巴重启网商大会时,马云首次提出了“made in internet”的概念。

“以前我们称之为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印度、Made in法国,以后不会存在纯美国造、中国造,可能是设计是美国的,组装是中国的,卖向的是全世界的。原来只有大企业可以做这些东西,今天由于互联网,每个人可能做这样的事情。”马云说。

这一概念后来也被马云用来帮助解读“五新战略”中的新制造,以加强外界对互联网的重视。在2017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马云称:制造业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网,未来的制造业全是在互联网上制造。

3、新零售

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创造性的提出了“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与新能源。他还强调:“这五个新将会方方面面的对各行各业发动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把握则胜。”

其中,最为马云所重视的就是与阿里巴巴核心商业密切相关的新零售。他认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随后,“新零售”之风席卷中国,并迅速引爆了一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革命。诸如盒马鲜生、永辉新物种等打着新零售名号的产物相继出现,“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等联动线上线下的业态也层出不穷。极客小程序为你打造电商新零售。

马云退休后阿里还有很多挑战

不过近几个月,“新零售”热度开始逐步退却,关于“新零售走下神坛”的论断也开始流传。

马云退休后阿里还有很多挑战

4、新制造

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新制造”,并称“新制造很快会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将远远超出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马云解释,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其核心是数据。“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他预言,未来成功的制造业一定是用好互联网,一定是IoT,一定是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制造业企业。

5、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概念最早提出的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只能从《华夏时报》2015年12月的一篇报道中查到,马云在当年双11的时候提到:“网络企业不生产产品,但会与制造厂商一起利用新技术来诞生销售奇迹,这是一种新实体经济、新经济的崛起。”

马云在2017年4月接受采访时强调,“未来没有商业可以离开互联网,也没有线上线下之分。未来不一定属于传统实体经济,但一定属于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的新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所疑虑的,正是阿里巴巴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阿里巴巴目前的营收支柱仍然是电商平台,营收贡献率达60——70%;

两大基本盘淘宝、天猫面临用户触顶压力,同时拼多多强势崛起,和淘宝构成正面竞争;

多元化布局的摊子还产生不了利润, 饿了么、菜鸟、Lazada以及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业务全部亏损,整个集团的利润依赖传统业务淘宝和天猫,多元化业务何时成为产生利润的管道,目前没有明确答案;

重要资产蚂蚁金服2018年为拓展海外市场,下大力气补贴用户,强势扩张之下由盈转亏,而竞争对手微信紧跟不放,致使蚂蚁金服补贴用户的行为难以停止,如何止亏压力不小;

9月10日起,马云虽然退休了,但阿里团队仍然重任在肩,阿里巴巴征程远未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