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洗澡前必看

導語

給寶寶洗澡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事情。寶寶出生後,媽媽們要學的事情有很多,其中給寶寶洗澡就是一件必須要學習的。給寶寶洗澡也是一門學問,不是隨便能洗的。到底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育兒 | 給寶寶洗澡前必看

使用爽身粉

很多新媽媽,新爸爸給寶寶洗澡後會立馬使用爽身粉。在寶寶身體的褶皺處使用爽身粉,主要在屁股,大腿根以及腿彎處,以為這樣可以保護寶寶的皮膚,反而會把寶寶給害了。由於寶寶新陳代謝快,經常的出汗,爽身粉就會遇到汗液形成小顆粒,損害寶寶的皮膚,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糜爛。

洗澡的時間不對

給小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對時間,不然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產生嚴重吐奶的現象。一般要安排在寶寶吃奶前或者吃奶後的2小時,不然就會由於洗澡的時候,血液循環加速,導致腸胃蠕動過快,就產生吐奶的現象。另外,給寶寶洗澡的時間不能過長,以15分鐘為宜,長時間更容易讓寶寶受涼。

去眼屎

給寶寶的洗澡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眼睛,防止眼睛進水導致紅腫。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好多媽媽都喜歡給寶寶去眼屎,一定要謹慎。可以用紗布沾點溫開水,輕輕擦拭即可。如果寶寶的眼屎比較的多,不可以過度的用力,會損害寶寶眼睛。寶寶的眼屎過多,千萬不要以為是“火氣大”,多數因為是細菌感染的,要及時就醫,問清楚情況,再清理眼屎。

掏耳朵

育兒 | 給寶寶洗澡前必看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許多媽媽會發現寶寶耳朵裡有好多的耳屎,就想給寶寶掏一下。千萬不要給寶寶掏耳朵,一個不小心會損害寶寶的聽力。不要擔心寶寶的耳朵裡的耳屎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因為隨著寶寶吃奶時候,頭部的抖動,耳屎都會自然的脫落。如果不能自行的脫落,太多的話,可以交給專業的醫生處理。

摳肚臍裡的汙垢

肚臍裡面凹凸不平,有強迫症的爸爸媽媽看見寶寶肚臍裡有個小黑點就會很想用手摳人的肚臍其實很脆弱,很容易受感染。有的人甚至長大了肚臍也和外界相通著,甚至會流出“臭水”。

大人的肚臍都不能亂摳,小寶寶的肚臍就更要溫柔對待了。如果寶寶的肚臍沒髒,就不用每天洗。每次洗也不要用力洗裡面。如果肚臍裡有髒東西,可以先塗點橄欖油、嬰兒油等軟化下,再用棉籤輕一擦,就會乾淨的。

弄溼臍痂

寶寶肚臍上臍帶的殘端,一般在出生後3-7天就能幹枯脫落。臍痂較厚,也會在2周左右脫落在結痂脫落前,爸爸媽媽給寶寶洗澡,一定要注意:不能弄溼臍部!否則很容易感染。小寶寶如果得臍炎,感染再擴散,可是很危險的!

洗澡時,最好用手託著寶寶,注意保護臍部,給寶寶分段淋浴或擦洗。先洗上半身,再洗下半身。

寶寶洗澡需要注意的細節

嬰兒皂的選擇

應以油性較大而鹼性小、刺激性小的嬰兒專用皂為好。

清洗鼻子和耳朵時只清洗你看得到的地方,而不要試著去擦裡面。

為女嬰清洗時

不要分開女嬰的陰唇清洗,會妨礙可殺滅細菌的黏液流出。為女嬰清洗外陰時,應由前往後清洗。預防來自肛門的細菌蔓延至陰道引起感染。

為男嬰清洗時

絕不要把男嬰的包皮往上推以清洗裡面,這樣易撕傷或損傷包皮。

清洗嬰兒臍帶殘端時

將棉花用酒精浸溼,仔細清洗臍帶殘端周圍皮膚的皺褶。然後用乾淨的棉花蘸上爽身粉,將殘端弄乾爽。

清洗嬰兒的屁股時

每次使用一團棉花或是一塊紗布,洗後要在溫水中浸泡,徹底地清洗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