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慈悲觀

“慈者,萬善之根本。人慾積德累功,不獨愛人,兼當愛物,物雖至微,亦系生命。”道教書中載述的仙真事蹟,無論如何神異離奇,但都是以慈悲仁愛作為基礎。道教的一切思想都來自對“道”的效法,其慈善觀也是如此。


道教的慈悲觀



第一,道教慈善觀的基礎是萬物的平等性。

既然萬物都是大道的衍化,當然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此推論,“周窮濟急”就是應有之意。《文昌帝君陰騭文》中說:“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對於道教徒來說,賙濟他人,扶危濟困,是“天道”的體現。《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本質上對萬物是不分厚薄的,以自己的能力(有餘)幫助別人(不足),正是對天道的效法。

道教教導人們“有財相通”,即不能把財物據為私有、一人獨佔。《太平經》雲:“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供養人也。此家但遇得人聚處,本非獨給一人,其有不族者,悉當從中取也。”財、物本來就是天地之物,怎麼能夠被一個人據為己有呢?這也是道教強調平等性的一種體現。


道教的慈悲觀



第二,道教的慈善觀顯示了一種“貴生”的生命關懷。

生命的產生為“道之德”,因此,道教尊重生命,將救助生命作為行善的第一要務。《太平經》說:“要當重生,生為第一。”司馬承禎的《坐忘論》中說:“人之所貴者,生。”道教認為,在天地萬物中,“人命最重”;一切善行中“壽最為善”。在道教看來,人類的財富不是以擁有財產為標準,而是以生命的興旺與物種的多少為評判。《太平經》中的《分別貧富法》中說,所謂“富”,是指萬物備足,生命各盡其年。所以,在上皇的時代,物種繁多,名為“富足”。而下皇時代物種減少,為“大貧”。此後,物種難以足萬,為“極下貧”。所以,只要對於生命有幫助的事情,都必須做。


道教的慈悲觀



第三,道教的慈善觀強調“自然無為”。

“自然無為”在這裡並不是一個消極的概念,而是倡導生命的價值取向應該是“返樸歸真”,恬然淡泊、順任自然,正所謂“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經》)。反映在慈善觀上,就是對於行善的舉動,並沒有想去得到什麼好處,幫助別人,也不恃為自己的能力,更不會在幫助別人之後,誇耀自己的功德。

只有這樣的慈善行為,才會像“道”生養萬物一樣,“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永遠不會泯滅!


道教的慈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