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在日本政界丑闻频出的状况下,国民对政客极其反感。海部俊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台的。

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海部室第一位出生于昭和时代的首相,就任时只有58岁,除了田中角荣外,他是战后继任首相最年轻的一位。少壮派登台,民众普遍表示欢迎,并对他的执政充满了期待。

海部1954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1960年当选众议员。

他早年就受到了三木武夫的赏识,和竹下登和金丸信的关系网也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人早已把他看作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竹下除了在福田、中曾根两届内阁担任过文相之外没有担任阁僚的经验。可以说海部的上台,正好是赶上了一个空当,这个空当里代表派阀势力的政客都被党总裁的选举拒之门外。当然,前首相竹下登对海部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海部唯一的弱点是,他不是一个坚定的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他的判断。

日本不是孤立的,它的起伏总是围绕着世界政局的动荡,而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轨迹。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

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海部在应对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显得左右摇摆起来,首先他决定给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提供9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援助,并不参与军事行动。

但是,美国政府和自民党内一部人批判日本“只拿钱不流汗”,要求日本派遣自卫队做出“人员贡献”。要知道自卫队的职责只是守卫日本本土的安全,如果派自卫队出国就必须在立法上有所改变。而海部最初时也并不同意派遣自卫队出国,但是在干事长小泽一郎的怂恿下,他却又转向了派遣自卫队。

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1990年10月,海部内阁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的法案(PKO)。由于法案内容含糊不清,政府回答质询时又出现了逻辑混乱,加之舆论强烈反对自卫队海外派兵,结果法案在众院审议阶段就被废了。

此事之后,国民对海部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怀疑。

1991年9月,他在众议院提出了他最大的人生目标---政治改革三法案。

海部的改革方案是将中选举制改为小选举区与小比例代表并立。自民党内部对这种改革的反对一直十分强烈。虽然在自民党主导下进行审议,但是由于接连发生金权交易的丑闻,再加上社会舆论的不利倒向,这个议案未能在会期内完成,成为废案。

战后日本政坛最年轻的首相之一,想刮起青春风暴结局却很青涩

对于议员们来说,选举制度关系到他们每个人的政治生命,不得不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最终阶段就连自民党内部的意见都没有能统一,何谈能够通过议案呢?海部缺乏领导能力的事实从此暴露在世人面前。

海部自知大势已去,他本想以解散众议员举行大选,问信于民的方式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但由于包括竹下登在内的党内各元老的反对而告罢,结果他既没能解散众院,也没有宣布辞职,只是退出了下届总裁选举,让自己可以在首相之位上寿终正寝。

这又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他缺乏政治领袖雷厉风行的魄力,这股“青春”力量,却因为青涩的执政,让人感到惋惜,日本也从此走向了一个低谷,而由自民党一党支配的首相大选,也即将谢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