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機能擊落大型隱形轟炸機嗎?

紅龍軍團長


殲20作為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重型四代機之一,擁有超機動、超音速巡航、超隱身、超信息化戰場感知等四大強悍的4S能力!其性能絕對是世界頂尖,得益於後發的高起點技術優勢,殲20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美軍引以為傲的F22。而全世界目前唯一的大型隱身轟炸機只有美國B2,作為一款二十多年前的產品,其外形雖然看起來仍舊十分科幻,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更重要的是轟炸機主要執行的是轟炸任務,一旦被雷達發現,以B2的機動和自衛能力,完全就是一個活靶子,別說是殲20,就算是二代機也照樣分分鐘將其擊落!


(B2隱身戰略轟炸機)

我們先看看B2被發現了殲20有沒有把握將其擊落?首先從速度上看,B2和其前任B1B的超音速突防策略不同,完全依賴於雷達和紅外隱身進行暗夜突防。由於飛翼佈局對氣動的影響,以及GE F118-11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的限制,B2轟炸機最高速度只能達到0.95馬赫,這不僅比不上B1B的1.25馬赫,和殲20的2.5馬赫最高速度相比更是相差甚遠。殲20雖然目前只是裝備了渦扇10B發動機,但是依舊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即使不開加力,也能夠在短時間內追上B2轟炸機。
(B2轟炸機眼花繚亂的隱身設計)

那追上了B2以後,殲20怎麼攻擊?先來看看B2的自衛能力,B2轟炸機的殺手鐧就是隱身能力,因此在執行任務時,一般是不會額外配置護航戰鬥機來增加其暴露的危險,所以在應對攻擊時,B2只能自力更生,完全依仗自身,不能指望外界援助。B2最主要的的保命手段就是APQ-50型和ZSR-62型電子對抗系統,這兩個系統能夠為其提供短距離的雷達預警,並且在遭遇攻擊時可以進行電子壓制和干擾彈迷惑。在遭遇非隱身戰鬥機時,B2能夠在敵方還未發現自身時,提前得到預警,並改變航向和高度,釋放干擾彈進行逃離,成功率非常之高。
(釋放干擾彈)

而殲20自身也是高度隱身戰鬥機,B2的電子對抗系統即使能夠發現,那時候殲20也早已經進入攻擊陣位,B2已經回天乏術。殲20在制空作戰時能夠攜帶6枚空空導彈,其中腹部彈艙4枚霹靂15,兩側彈艙裝備兩枚霹靂12或者霹靂10,其中霹靂10採用了特殊的紅外凝視導引頭,能夠有效的分別B2和其釋放的紅外誘餌彈,做到一擊必殺!而霹靂12和霹靂15屬於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雖然B2隱身轟炸機由於雷達波反射信號弱,不可逃逸距離通常不到15千米,但是隻要拉近了打,以B2的機動性,絕對逃不出霹靂15的4馬赫致命一擊!
(殲20彈艙)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也能看出,殲20對B2轟炸機能夠做到追的上、打的下,但是這一切必須建立在一個先決條件之下,那就是找得到!那麼我們是否能夠有效發現B2轟炸機呢?首先從殲20本身來看,殲20裝備了發射功率在24千瓦的全球最強戰鬥機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先進的光電分佈式孔徑傳感器系統,能夠在較遠距離上發現處於靜默狀態的B2轟炸機。但是以殲20的自身戰場感知能力,如果不是預知B2的突襲路線和活動空域,發現B2依舊有不小難度,所以這就必須其他節點的支持!
(殲20的分佈式孔徑傳感器分佈位置)

除了殲20本身的雷達之外,在我軍擁有完整空中作戰體系的前提下,各種空中預警機、艦載和地面雷達也可以為殲20提供目標指引,並且通過數據鏈系統實時更新並分享目標的各種參數變化!就目前來看,米波雷達和無源雷達是遏制和發現隱身飛機的主要手段,米波雷達主要是利用B2本身隱身塗料只能對特定的微波段有較好吸收能力的空擋,採用米波段雷達波對B2進行探測。不過米波雷達雖遠,但是精度不高,需要多點架設,運用三角函數原理進行計算推斷才能得出隱形目標的準確位置,有一定延遲性,很容易被B2逃脫,因此米波雷達還必須配合無源雷達使用。


(國產米波反隱身雷達)(米波雷達陣列布置,才可能高精度探測隱身飛機)

無源雷達其實就是被動雷達,它自身不主動向外發射雷達波,只接收其他目標向外散發的電磁波信號,以此來偵查目標。B2轟炸機主要依靠其機載的AN/APQ-181有源相控陣雷達進行地形掃描和目標尋找,這種雷達作用距離遠,但是功率也大,向外散發的雷達波信號也很強,一旦米波雷達發現其電磁波信號,無源雷達便可以在百公里之外的距離對其進行準確的跟蹤定位。
(無源雷達依靠接收其他裝備的電磁波信號進行探測)

我國目前的反隱身雷達技術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在去年還曾經公開發布過反隱身雷達全程跟蹤並識別F22的消息,對於雷達反射截面積比F22更大的B2來說,完全不成問題。既然能夠遠距離發現B2,以殲20的攻擊能力,擊落B2自然也不在話下!


軍武吐槽君


發現意味著摧毀,尤其是對待像殲-20這樣的戰機,別說是對付轟炸機了,就是對付三代、三代半戰機都是優勢明顯。在我軍的對抗演習中我們的殲-20戰機做到了10:0的戰績,足以見到殲-20戰機的突出優勢。



以殲-20戰機裝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根據軍事專家的推測,由於殲-20機身較大,機頭尺寸較大,其有源相控陣雷達直徑應該超過1.0m,至少配備2000以上的T/R模塊,其探測戰鬥機大小的目標應該超過200公里以上。我們在借鑑一下世界上優秀的隱身戰機的雷達數據。


以F-35為例,搭載了AN/APG-81相控陣雷達,但是該雷達陣面較小,只擁有1580個多個發射/接收(T/R)模塊,而F-22使用的是APG-77雷達,發射/接收模塊高達1900個,探測距離也比F-35遠了三分之一。據國內中電科14所雷達研製單位指出,殲-20得益於擁有充足的頭部空間,發射/接收模塊在2000到2200之間,突破功率高出了F-22百分之五十,完全能保證在F22戰鬥機探測範圍外首先發現其蹤跡。雖然,沒有透露具體探測數據,但是相對於F22的200公里探測距離,顯然要高出一些。

那上述的相關信息,我們就比較容易的來判斷,殲-20戰機對於隱身目標的探測,肯定要遠強於其他隱身戰機。那麼在針對隱身目標探測方面並不是等於發現不了,而只是等於壓縮了發現距離。對於像B-2這樣的大型隱身目標來說,其雷達反射截面只有0.1平方米以下,只會讓殲20的探測雷達,在探測距離上打折。比如,殲-20擁有200公里的探測距離,但是探測隱身目標可能就會縮短到100公里,但是同樣的道理,殲20戰機也是隱身戰機,同樣無法對被對方所發現。

那麼本文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雖然像大型隱身轟炸機擁有很難發現的優勢,但是它同樣無法發現殲-20這樣的隱身戰機。那麼殲-20利用其隱身性能就能發現像B-2這樣的大型戰略轟炸機。對於現代戰爭而言,發現就意味著摧毀,更何況還是針對沒有戰鬥力的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呢?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目前大型轟炸機只有B2隱身轟炸機了,對於這款沒有任何防禦力的隱身轟炸機,只要被發現,別說殲20了,就是其他戰機那是穩妥妥的將他擊落!

要對付B2轟炸機,主要還是解決“發現”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宣佈B2已經死了,根本沒有跑的機會了。B2的各個方向對雷達波的隱身性都非常強,這種自身價值24億,加上保養維護其服役生涯可能花個100億左右的戰機,沒有100%的把握恐怕寧願遠遠的發射2000~3000公里的導彈,絕對不會輕易的去冒險,這可是輸不起了。



一旦B2被發現,那會被集中一切力量,付出任何代價都要將其擊落,因為太有價值了,擊落一架相當於擊沉一艘航母的價值,這可比擊沉航母簡單多了。而且B2無論是機動性還是速度,都是非常差的,為了保持隱身性,B2犧牲非常大,就他那個彎彎曲曲的進氣道、發動機,能量的損失都不知道有多大,更別提機動性了。

B2玩的就是隱身性,所以一旦被發現就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殲20當然是對付B2最好的戰機了,因為遠程預警機肯定為B2盯緊這戰場,一旦發現戰機靠近就會通知幽靈趕快跑路,而其他空域戰機先其考慮支援,而殲20同樣玩的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摸到你身邊,都被攻擊了才知道原來已經被摸哨了!


狼煙火燎


殲20簡介

殲-20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五代戰鬥機中唯一使用鴨翼設計的機型,而且是一款採用全動V型垂尾設計的機型,通過鴨翼和全動垂尾的設計可以保證了殲-20良好的機動能力,在眾多氣動舵面控制之下的殲-20就具備了其他戰鬥機所不具備的機動性能。殲-20戰鬥機的氣動舵面非常的多,通過這些氣動舵面的和飛控軟件保證了殲-20的靈活性。殲-20戰鬥機是一款飛行阻力非常小的機型,該型號可以輕鬆實現超音速飛行,而這個與本身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也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來看殲20所有技術數據都是絕密的,不過從很多公開的資料我們可以做出一些分析殲-20的戰力,理論上說殲20完全具備4S標準,應該運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減輕自重,用來彌補發動機動力不足的問題,達到超音速巡航,鴨翼主要是提高機動性能,其機動性不能低於F22,才能更好地應對。 至於空中感知能力,以現代中國的科技水平應該高於F22,機身大雷達可以做的更大。機載武器應該是射程大於F22的機載武器,其航程遠大於F22,其隱身功能據說也不錯,有人曾透露中國的隱身塗層先進美國一代,薄,輕,堅固,使用時間長,迎面隱身功能大於F22,尾部隱身處理比F22差一點,這倒無所謂,勝利返回了說明對方雷達已經被我們幹掉了。 綜合這些功能,應該說能和F22玩上幾把是沒問題的,如果再換上大推力發動機就更是天下無敵了,當然,這需要相當數量的殲20服役以後,再通過嚴格訓練才見成效,殲-20戰鬥機是我國最新科技集大成,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相同機型的國家,它的意義完全不亞於當年的兩彈一星,無論怎樣說,都是不為過的。對於統一祖國,抗抵世界強權的欺辱,維護我國主權和世界和平,都有著巨大的國防意義。

殲20能擊落大型轟炸機嗎?答案是肯定是。

可以肯定的說,不管是否隱身戰鬥機只要能探測到並且能追上隱身轟炸機,那就能將它擊落。

簡單來說一般的非隱身的大型轟炸機,一般現代化三代機都能擊落。如果遇上像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會很難擊落,那麼我們分析下B2被發現了殲20有沒有把握將其擊落?

(美國B2隱身轟炸機)

首先從速度上看,B2和其前任B1B的超音速突防策略不同,完全依賴於雷達和紅外隱身進行暗夜突防。由於飛翼佈局對氣動的影響,以及GE F118-11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的限制,B2轟炸機最高速度只能達到0.95馬赫,這不僅比不上B1B的1.25馬赫,和殲20的2.5馬赫最高速度相比更是相差甚遠。殲20雖然目前只是裝備了渦扇10B發動機,但是依舊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即使不開加力,也能夠在短時間內追上B2轟炸機。



(B2轟炸機的隱身設計)

那追上了B2以後,殲20怎麼攻擊?先來看看B2的自衛能力,B2轟炸機的殺手鐧就是隱身能力,因此在執行任務時,一般是不會額外配置護航戰鬥機來增加其暴露的危險,所以在應對攻擊時,B2只能自力更生,完全依仗自身,不能指望外界援助。B2最主要的的保命手段就是APQ-50型和ZSR-62型電子對抗系統,這兩個系統能夠為其提供短距離的雷達預警,並且在遭遇攻擊時可以進行電子壓制和干擾彈迷惑。在遭遇非隱身戰鬥機時,B2能夠在敵方還未發現自身時,提前得到預警,並改變航向和高度,釋放干擾彈進行逃離,成功率非常之高。

(我國殲20)

而殲20自身也是高度隱身戰鬥機,B2的電子對抗系統即使能夠發現,那時候殲20也早已經進入攻擊陣位,B2已經回天乏術。殲20在制空作戰時能夠攜帶6枚空空導彈,其中腹部彈艙4枚霹靂15,兩側彈艙裝備兩枚霹靂12或者霹靂10,其中霹靂10採用了特殊的紅外凝視導引頭,能夠有效的分別B2和其釋放的紅外誘餌彈,做到一擊必殺!而霹靂12和霹靂15屬於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雖然B2隱身轟炸機由於雷達波反射信號弱,不可逃逸距離通常不到15千米,但是隻要拉近了打,以B2的機動性,絕對逃不出霹靂15的4馬赫致命一擊!



(殲20彈艙)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也能看出,殲20對B2轟炸機能夠做到追的上、打的下,但是這一切必須建立在一個先決條件之下,那就是找得到!那麼我們是否能夠有效發現B2轟炸機呢?首先從殲20本身來看,殲20裝備了發射功率在24千瓦的全球最強戰鬥機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先進的光電分佈式孔徑傳感器系統,能夠在較遠距離上發現處於靜默狀態的B2轟炸機。但是以殲20的自身戰場感知能力,如果不是預知B2的突襲路線和活動空域,發現B2依舊有不小難度,所以這就必須其他節點的支持!


鐵桿軍迷


世界上擁有轟炸機的,也就美俄中三強;現有的轟炸機為美空軍的B-52H、B-1B、B-2A;俄羅斯空軍的的圖-22M3、圖-95MS、圖-160;我空軍尚可出手的轟-6K,此外,沒有第四國空軍擁有轟炸機了,轟炸機的現狀,大概就是如此,B-21隱形轟炸機儘管雷聲大但雨點小,離服役還早著呢。

其中,稱得上隱形轟炸機,可能也就美空軍的B-2A轟炸機;美洛克韋爾公司研製的B─IB型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只能說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部分 “隱形”功能的轟炸機,還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形轟炸機。

其實,B-2A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由諾思羅普公司為美空軍研製,以高空突防來對付蘇聯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統;1989年原型機試飛,後來對計劃作了修改,使B-2A轟炸機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能執行核常轟炸的雙重任務,價值高達每架將近5億美元。

B-2A轟炸機,雷達反射截面只有不到0.1平方米,僅相當於天空中的一隻飛鳥的雷達反射截面,這就使一般雷達很難發現它的存在,也是其躲過對方防空體系保命的最重要手段。

作為核轟炸機研製的B-2A,機長21.03米,機高5.18米,翼展52.43米,空重45噸以上,其基本的武器是B-83和B-61核炸彈,最大載彈量為22噸,實用升限15240米,巡航速度0. 8馬赫,航程11675公里。

殲-20,是隱形戰鬥機,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4代制空戰鬥機,因此,打下所謂的隱形轟炸機,絕對不存在任何問題。

理論上所有的戰鬥機,都能打下空中的轟炸機,戰鬥機本身就是用來打對方的戰鬥機,對付轟炸機對戰鬥機來說屬於小菜一碟,但最關鍵的卻是得首先發現並鎖定轟炸機的行蹤。

作為新型制空型戰鬥機,殲-20本身具備隱形能力,配備了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最起碼200公里起步,能遠距離發現空中的目標,且同時跟蹤30個目標,可用霹靂系列遠程空空導彈攻擊其中4—6個目標並將其擊落。

從美軍方公佈的B-2A轟炸機相關數據來看,其雷達反射截面只有不到0.1平方米,據說僅相當於天空中的一隻飛鳥的雷達反射截面,因此,無疑將給殲-20在空中發現並鎖定B-2A轟炸機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好在當下的空戰,絕對不是單打獨鬥,實際上都是體系在作戰,地面有反隱形雷達、海上大型水面艦艇上也裝備有遠程反隱形雷達,特別是空中的預警機,即便對B-2A轟炸機這般雷達反射截面小的目標,也能在一定的距離及時捕捉,從而通過數據鏈將目標的信息告知殲-20,引導殲-20隱形戰鬥機用空空導彈將其敲下來,,所以大概率殲-20打下隱形轟炸機是不成問題的。


國平軍史


可以肯定的說,只要能探測到隱身轟炸機,那就能將它擊落。轟炸機原本分為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機,但是隨著戰場形勢發生的變化,戰鬥轟炸機或者說是多用途戰鬥機已經取代了原來的戰術轟炸機——現在所說的轟炸機指的都是戰略轟炸機。全世界只有美、俄、中擁有戰略轟炸機,而我國的轟6K剛剛達到戰略轟炸機的合格線,性能上還差很遠。其它幾款是:美國的B2A、B1B、B52H,俄羅斯的圖160、圖22M3、圖95MS。

說到隱身轟炸機,只有一款美國的B2A。實際上,無論是隱身轟炸機,還是非隱身轟炸機,只要是被對方探測到,結果就只剩下了一個:成為人家的靶子。即便是以速度見長的圖160,僅憑自身那也根本無法擺脫被擊落的命運——不管對方是不是隱身戰機,結果都一樣,因為轟炸機都沒有自衛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最強的兩款戰略轟炸機就是B2A、圖160,B2A利用隱身突防,而圖160則是靠速度突防,兩者的發展方向不同。



美國的B2A也曾多次參加過戰鬥,但從未被擊落,這不是因為其無敵,而是它面對的對手太弱。美國的這些對手根本沒辦法探測到B2A,而且即便是探測到了也無法對其發動攻擊——沒有制空權,一切都是零。實際上,B2A所執行過的那些作戰任務,換成B1B、B52H也一樣輕鬆完成——制空權在美軍手裡,地面防空系統要麼已被打掉了,要麼就是變成了“聾子”、“瞎子”,美軍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更不用說什麼在防區之外發動進攻了!


只有能“看得見”,才能“打得著”。所以,擊落B2A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找到它。這就涉及到了反隱身雷達系統,在上一屆的巴黎航展上,我國公開展出了多款反隱身雷達系統,包括外貿版。簡氏防務週刊評論稱,中國的反隱身雷達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反隱身雷達總設計師吳劍旗在報告中就明確指出,曾探測到過F22,並繪製出了其飛行軌跡(參見央視報道)。能有效探測到F22,想要探測到B2A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這就是我國的先進米波雷達。

實際上,現代空戰就是體系間的對抗,僅憑機載雷達探測隱身目標(包括隱身轟炸機、戰鬥機等)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至少存在著探測距離近的問題。殲20完全可依託我國的空防體系進行作戰,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僅憑一款殲20就去挑戰美軍的體系”,這根本不現實,也不公平。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之所以擁有一邊倒的絕對優勢,最大的原因就是其體系化作戰的能力,而不是僅靠一兩款先進的裝備。按照我軍現在的水平來說,只要B2A敢來挑事,它就不用再想著回去了!


儒道之主


顯然可以,而且會很輕鬆。大型隱身轟炸機的典型就是B2轟炸機,B2轟炸機的作戰半徑為5000多公里,總航程11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0.95馬赫,最大起飛重量170噸,完全就是個戰略轟炸機的級別,但是他的最大特徵還不止這些,他還是世界上唯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

圖為B2隱身轟炸機,他是世界上現役的唯一一種隱身轟炸機。

B2轟炸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是0.1平方米,比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雷達反射面積還小,蘇57雷達反射面積為0.4平方米,B2的雷達反射面積和我國的殲20戰鬥機、美國的F22A戰鬥機一致。一架如此之大的轟炸機,雷達反射面積這麼小,主要因為B2轟炸機的幾大獨門技術:飛翼式機身結構、內埋式S型彎道式進氣、排氣設施,昂貴的隱身塗料。

圖為B2轟炸機的正面,可見其正面投影非常簡單,沒有任何突出物。

B2為了追求極致的隱身,取消了飛機的尾翼、垂尾等翼面,要知道飛機表面突出物越少,越有利於隱身,而尾翼和垂尾就是最大的突出物,一架飛機可動的翼面越少,則隱身也越好,外形結構越簡單。B2轟炸機就是最簡單的飛機結構,他不需要追求機動性,畢竟大型轟炸機要機動性沒有什麼用,只要可以平穩的改變飛行方向就可以了,所以隱身才是他的第一追求,也因此不需要其他翼面了,只需要主翼就可以了。

圖為B2轟炸機和B52轟炸機並飛,其實B2轟炸機一點也不小,可見其並不比B52小多少。

殲20對付這樣的轟炸機,速度追得上,作戰半徑上看,殲20有12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超過了B2可以發射的賈斯姆等導彈的射程,因此可以有效防備防區外攻擊。殲20可以超音速巡航,最大飛行速度超過了2.8馬赫,是非常好的截擊機,他的修長機體就是為高速飛行準備,前置鴨翼起到了非常好的配平作用,飛機的總體升力比常規佈局飛機要好,意味著飛機的翼載比較小,對於高速飛行和高速中的機動都非常有利。

圖為殲20戰鬥機拉起渦流,他有多個渦流發生器,降低了機翼翼載,提高了升力係數,有利於高速飛行和機動。

因此,殲20對付B2轟炸機只需要做到在遠程對B2轟炸機的發現就可以了,殲20的雷達電子設備很好,有一部三面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除機頭主雷達外,還有機頭側面的兩部雷達副天線,殲20的機翼上還有雷達副天線,這樣殲20對空中目標的探測範圍就會很大,有效提高了戰鬥機火控雷達的凝視效果,可以集中波束在主要掃描方向,也不影響其他方向的雷達掃描。

圖為殲20戰鬥機雙機編隊飛行,可見殲20武器掛載能力較強,除了機腹彈倉,他還有側彈倉,在執行截擊作戰中,有充沛火力保障,可以多次攔截。

殲20戰鬥機為了對付隱身目標,還裝備了EOST和EODAS紅外/光電瞄準系統、合成孔徑系統。紅外/光電瞄準系統可以讓殲20在對付隱身目標時,多幾個綜合探測手段,雖然不能直接依靠雷達發現遠距離的隱身目標,也不能單獨利用紅外/光電探測發現遠距離隱身目標,但是在遠程掃描到可疑的目標後,綜合的多種物理場探測手段可幫助飛行員判斷遠處的目標類型,比如掃描到微弱雷達信號後,用紅外/光電探測器也取得了目標的微弱紅外信號,那麼幾乎就能斷定那是一架飛機了。

上圖為B2轟炸機,下圖為殲20戰鬥機,殲20為了照顧機動性,設計了複雜的氣動翼面,因此在隱身上看,B2和殲20的雷達反射面積是一樣的。

因此,殲20戰鬥機的綜合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非常強,B2還真的很難在他的防線上取得突破,殲20戰鬥機完全可以對這樣的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實現攔截,但是需要其他系統的配合。比如,殲20要飛起來,飛在B2的航線上才能發現他,那就要求地面的國土防空系統在B2飛行的路徑上先探測到他,然後才能派遣殲20前往攔截,否則,如果沒有整個體系的幫助,殲20也只能停在機場上成為擺設。


海事先鋒


就是殲7也能擊落大型隱身轟炸機,關鍵只在於,對方制空戰機以及配套體系是否給你這機會。

目前的大型隱身轟炸機,通過在中高空飛行(8000-12000米),飛行速度為亞音速。雖然具備隱身功能,但也只是大幅縮小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如果深入對方腹地,離對方雷達比較近時,還是會被發現的。這個“比較近”的概念,要看對方雷達的性能了。像過去的普通雷達,對典型戰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在300公里左右,這個“比較近”的距離就是100公里內了;如果是我國比較新的反隱身雷達,這個距離大概就是250公里內了。一旦被對方發現,就以B-2這種飛行的高度、速度,即使只是殲7,也能將其擊落;如果其飛行的下方附近有遠程的防空導彈,那麼B-2也是難以逃脫的。

但是,從1997年B-2服役以來,20多年過去了,B-2卻未被擊落一架,這是為什麼呢?這顯然就是美國體系作戰的原因了。即使是B-2這種高隱身的飛機,也不是拿來橫衝直撞的,也是要講究戰術、航路策劃(迴避威脅區),以及大堆的保護力量的(雖然不組隊)。

美軍會首先發起巡航導彈打擊,儘可能的摧毀對方的指揮中心、戰略預警雷達、防空導彈陣地等關鍵目標。在B-2到達之前,美軍的戰機編隊會首先控制制空權,讓對方的戰機無法威脅到B-2編隊;防空壓制編隊會用反輻射導彈、炸彈等壓制對方的地面雷達,讓對方雷達難以開機;電子戰編隊會製造電子壓制、欺騙、干擾,讓對方偶爾開機的雷達難以發現目標。

同時,通過事先偵察,B-2的飛行路線也會繞開對方戰機可能起飛的區域、中遠程防空導彈可能防禦的區域。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對方戰機、防空導彈基本沒有攻擊B-2的機會,其安全性當然高了。

顯然,排除偶爾情況,要想真的確保有能力擊落B-2,還是要打造強大的綜合攻防體系,破壞掉對方這連環的控制能力。

以前,不少人說,隱身飛機的製造、維護成本比較大,一旦隱身能力被破,就不划算了。其實,真正成本大的,是隱身飛機打擊的對方。

原本為了應對3代機而打造的密不透風的防禦體系,在面對隱身飛機時,就像一張充滿著大洞的篩子。要想重新補齊這張網,要麼重新打造密度高几倍的雷達網,要麼就要新裝備一定數量的反隱身雷達。前者的代價是很大的,而且容易被對方進行“剝洋蔥”式的攻擊;後者則只能解決預警階段的問題,後續的武器跟蹤、制導,還難以解決。

即使地面的問題解決了,天空中戰機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如果只是國土防空還好些,但問題是,如果是國土300公里外的作戰呢?如果是南斯拉夫那種小國還可以理解,如果是我們這樣的大國,我們已經這麼強大了,還等著被人來到我們家園上方轟炸時,我們才能反擊嗎?當然不行,我們現在要禦敵於國門之外。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地面防空系統就難以起作用了。

所以,算來算去,還是打造自己的隱身作戰體系更直接、更有效,綜合起來也更划算。配合自己的新型雷達、反隱身雷達,上可以對抗對方的隱身攻防體系,下可以壓制不具有隱身攻防體系的對手,這才是正道。


晨曦談兵


不要說殲-20,也不要說殲16、殲-10C,即便是現在已經成古董,進了博物館的普通二代戰鬥機也能將大型隱形轟炸機擊落的。

<strong>

殲-20

為什麼這麼說?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這裡以美國的B-2大型隱形戰略轟炸機為例進行分析。

一、先看看B-2的主要技術特點及優缺點

B-2隱形戰略轟炸機的隱身性能好、載彈量大、航程遠,這是其最大的特點,也是優勢。據說其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只有0.3平方米,是當今世界現役軍用飛機裡最好的;有效載荷23,000千克,幾乎與B-52的載彈量相當,被稱為“空中武器庫”;最大航程達11,100公里,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從美國本土起飛,只需要2次空中加油就能飛到南聯盟上空實施轟炸。但正是為了突出上述性能,該機在別的性能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比如,速度不快,最大速度為0.95馬赫,維持在亞音速飛行狀態;發動機不能開“加力”,意味著被敵方發現後,擺脫能力比較差;體積龐大,靈活性不足;擔負對地轟炸任務,基本沒有自衛能力。


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

二、再看看如何擊落以B-2為代表的大型隱形轟炸機

其實要把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擊落也只需要做到三步——發現——鎖定——擊落。以我曾經多年在雷達工作室值班的經驗來看,最困難最重要的是第一步——發現。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B-2隱形戰略轟炸機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做到隱身。

那麼,要如何才能發現B-2隱形戰略轟炸機呢?

僅僅通過殲-20這樣的機載雷達是很有難度的,因為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太近,再加上B-2的隱身性能又好,所以很難。另外,即使發現,也是在很近的距離了,此時,B-2早就發現了殲-20,溜之大吉了。所以,目前發現B-2這樣的大型戰略轟炸機,還得依靠完善而嚴密的預警探測網絡。探測系統在發現B-2以後,再把目標諸元,傳輸給殲-20,或者其它戰鬥機就OK了,至於預警系統如何發現B-2,我在以前的問答裡做過相關的回答,有興趣可以參閱。

發現B-2隱形戰略轟炸機的手段


當做完第一步發現的工作後,後面的兩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此時的B-2完全是一個“活靶子”,普通的二代機就可以擊落了,更別說殲-20這樣的四代機了。當然,殺雞也可以用牛刀哈!所以,後兩步,我就不具體分析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能不能把像B-2這樣的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擊落,就非常清楚了。關鍵是要發現——發現——發現。在發現之後,擊落它就不是難事了。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補充、批評、討論、交流!


止戈軍是我


不管是隱身戰鬥機還是隱身轟炸機,擊落它們最大的難點就是雷達能不能發現它們,只要雷達發現了,基本上誰都逃不了!一旦被雷達鎖定,導彈也就是有了眼睛,一枚不行就兩枚。所以只要雷達發現了對方的隱形轟炸機,基本上擊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問題就是我們目前還不知道殲20雷達到底有多先進,另外就是對手的隱身轟炸機的隱身能力到底有多先進,這兩個方面的未知性,就導致了目前誰都不好說,就連兩國軍方自己也不知道殲20可不可以擊落隱身轟炸機。因為不實戰,再好的數據永遠也只是數據,實戰才是檢驗武器性能的唯一標準。可能在殲20全服役週期,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中美之間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是我們可以從其它方面來分析一下,看看殲20戰鬥機是否可以擊落隱身轟炸機,其實也就是美國B1和B2隱身轟炸機,甚至即將公佈的B21新型隱身轟炸機,因為全世界只有美國服役了隱身轟炸機!

中國目前配備了全球最先進,也是唯一的反隱身米波雷達,這種米波雷達,對於隱身戰鬥機有著獨特的探測優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鬥機F117能被發現和擊落的秘密。

現在的隱身戰鬥機,考慮的都是像S波段和X波段這樣波段的雷達,而對於老式雷達採用的米波這樣的波段,考慮的不多,所以米波雷達就對隱身飛機有了獨特的發現優勢。不過由於米波雷達的整體尺寸較大,目前也只能作為預警雷達來使用。下面就是米波雷達圖片:

既然是隱身轟炸機,那麼肯定是要到對手的領土內執行轟炸任務或者靠近對手領土發射導彈,這樣殲20即使發現不了,但是國內邊境地帶部署的大量米波反隱身雷達是可以發現的。只要被米波雷達發現了,然後通過數據鏈的方式分享給殲20戰鬥機,基本上隱身轟炸機就已經如同現場直播似的一直出現在殲20的屏幕上。

即使這個時候殲20的機載雷達發現不了對方的隱身轟炸機,但是殲20能夠利用自身的隱身優勢,悄悄的靠近目標。因為目前再先進的隱身飛機,在一點的距離內都會被雷達發現,到時候殲20的雷達一鎖定對方隱身轟炸機,擊落是百分百的事情,這個時候隱身轟炸機發現自己被發現為時已晚,等待它的只有擊落的命運。

所以殲20可以依靠地面輔助雷達的幫助,發現對方的隱身戰鬥機,在預警雷達的引導下,前往攔截攻擊對方隱身轟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