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才高八斗】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

他政治上的失意,從而寄情于山水,寫有大量山水詩,與文章冠絕當時的另一個文人顏延之齊名,並稱為"江東第一"。

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

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

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

謝靈運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於飲酒時自嘆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意味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後世便稱才學出眾者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隱的《可嘆》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唐徐夤的《獻內翰楊侍郎》中有:“欲言溫暑三緘口,閒賦宮詞八斗才” 等等。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五步之才】

史青,唐朝零陵人。聰敏強記。今存詩一首。

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自稱,曹子建七步成詩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臣五步之內,可塞明昭。”

唐玄宗見表,十分稱奇,當即下詔相召。

有人為史青捏著一把汗,誰敢在皇帝面前誇此海口?萬一五步之內做不成詩,豈非犯下欺君之罪嗎?

面試的一天到了,史青胸有成竹,大步上殿。口呼萬歲完畢,玄宗立即命他作詩。

史青俯伏金殿說:“請萬歲出題”,恰好這天是除夕,唐玄宗即以《除夕》為題,命他作來。史青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詩云: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摧。

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玄宗聽了,大讚其才,當即授以左臨門將軍之職。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奪席之才】

東漢戴憑精通儒家經典。

某次朝會上,光武帝命群臣相互考問經書,理屈詞窮的將席位讓給辯勝者。

戴憑一舉奪下五十多個席位,被譽為“解經不窮戴侍中”。

後人以“奪席之才”稱譽那些學識淵博的雄辯之士。

【柳絮之才】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閤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

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

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聽後大加讚賞,獎侄女才思不凡。

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

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蘇軾《謝人見和雪後書檯壁二首》之一“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即用此典。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掃眉之才】

掃眉,即畫眉毛。

薛濤,字洪度,唐朝長安人,生於大曆五年,卒於大和六年。

薛濤以其出眾的才華和美貌,以及與當時文人騷客的詩書唱和、情意纏綿,成為當時卓有成就的女詩人。

以“管領春風總不如”的才華,橫掃唐朝詩壇上的文人騷客。後來人們就常用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奪錦之才】

武則天建立大周之後,御駕臨幸洛陽龍門香山寺之。

有次游龍門時“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並由她的文學侍從著名才女上官婉兒主持並裁定優劣。

結果左史東方虯首先寫好,題為《詠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

於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把錦袍賜給東方虯。

東方虯“拜賜。坐未安”,宋之問的詩《龍門應制》寫好了,上官婉兒認為“文理兼美”,而且也得到大家的公認:“左右莫不稱善”。

於是,武則天“乃就奪錦袍衣之。”這就是文壇佳話“龍門奪袍”。

後人用“奪錦之才”或“奪袍之才”,稱文采出眾之人。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七步之才】

曹丕稱帝后,藉口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把他拿下問罪。

這罪犯得很重,當時要被處死。

在審問的時候,曹丕指責他仗自己有才學,故意蔑視禮法,接著說:“父親在世時,常誇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限你七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

曹植點點頭,說:“請皇上賜題。”

曹丕想了想,說道:“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忖,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來豆梗當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裡被煮得又哭又叫:“咱倆都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為什麼這樣狠心地煮我不輕饒?”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聽了,羞愧難當,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讚他有“七步之才”。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夢筆生花】

傳說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草書詩作相贈,以作答謝之禮。

長老大喜,小和尚們忙著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

長老及小和尚們分站兩旁,目睹那遒勁的大字,讚歎不已。

李白寫畢,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那毛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這才告辭長老而去。

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

這就是如今見到的“夢筆生花。”

【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

【學富五車】

語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春秋時的惠施讀過的書要裝滿五輛馬車,後來形容讀書多或學問大。

【著述等身】

典出《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後人遂用“等身書”“著述等身”“等身著作”來形容讀書很多或著述極富。

此外,古人還以“倚馬之才”形容人的思路敏捷,以“壓倒元白之才”稱道人的學識超凡,以“陸海潘江之才”讚許人的文采斐然。

旨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