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幅壮阔流动的时间版图,中山作为名人故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其发展蜕变是版图中耀眼的一块。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和守护者,它承载着新中国的记忆,记录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山市档案馆结合馆藏档案史料、历史老照片,推出“70年·瞬间”系列栏目,为大家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1999年10月15日至20日,首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在古镇举行,博览会期间,灯饰商品总成交额11.03亿元人民币,出口外销灯饰产品6120万美元。此次博览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灯饰博览会,也是中山市第一次在镇区举行的国际性博览会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灯饰之都古镇镇夜景,摄于2016年(中山市档案馆藏)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04年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图为古镇灯饰广场的盛况(中山市档案馆藏)

从此,中山成为广东会展业的“后起之秀”。如今,每年在中山举办的大小展会多达数十场,极大地带动了中山镇区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度华丽转身

中山古镇自古就是一个以桑基鱼塘著称的经济作物地区。改革开放初期,古镇人以其特有的对经济的敏感和市场的嗅觉,凭借着毗邻港澳的优势,投入到小家电的贸易和仿制生产热潮中,供销人员遍布全国,创下了“中国看温州,广东看海洲”的美誉,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5%以上,古镇实现了产业从农牧业向小家电业的第一次华丽转身。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古镇镇面貌(图源:网络)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古镇灯饰广场灯饰店铺林立,摄于2004年(中山市档案馆藏)

从小开关、小火牛(小变压器)、小灯具的组件装配中,聪明的古镇人意识到,追求个性、时尚的灯饰生产,能带来更多的利润。20世纪90年代初,小家电逐步向灯饰生产靠近,并形成了以家庭作坊式小企业为主的灯饰业,实现了产业专业化的第二次华丽转身。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古镇镇夜景,摄于2004年(中山市档案馆藏)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璀璨的古镇广场夜景,摄于2013年(中山市档案馆藏)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古镇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以1999年在当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为标志,古镇的灯饰产业开始从生产并行销全国转变为专业生产坐商营销,形成了十里“灯饰一条街”,共有灯饰商铺过千家。2002年,古镇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灯饰之都”荣誉称号,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开始了产业营销的第三次华丽转身。

专业镇办专业展

1999年,古镇举办的首届“国际灯博会”,开创了中山专业镇办国际性展会的先河。

当年春节后,招商工作开始时,古镇很多本地灯饰企业都不太愿意参展。但展会一开幕便给世人带了惊喜,第一天进入古镇参观的人居然超过16万,负责安全保卫的几百名警察根本就顾不过来。据统计,该届灯博会成交额达15亿元,引进外资200多万美元,达到了“让世界认识古镇、让古镇灯饰走向世界”的目的。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04年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图为参加灯饰博览会的各地来宾(中山市档案馆藏)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04年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图为灯饰博览会盛况(中山市档案馆藏)

首届“国际灯博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了中山打造“灯都”的进程,专业镇办专业展的成功模式也激起了中山其他专业镇办展的信心。2000年10月,首届休闲服装博览会在沙溪举办;2001年,首届中山国际电展会、首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在火炬开发区举行;2004年,首届中国(中山小榄)轻工产品博览会在小榄举行;2005年,首届食洽会在黄圃举行……。各种展会的先后举行,各个专业镇会展经济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专业镇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特色经济与展会互助繁荣。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01年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第二届休闲服装博览会(中山市档案馆藏)

「70年·瞬间」1999年首届古镇灯博会,中山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01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开幕(中山市档案馆藏)

顺应发展,中山市大力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创建了一批国家级产业制造基地。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一镇一品”为基础的区域特色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产业聚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都进一步提高,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如古镇灯饰产品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小榄五金制品占国内市场的40%;大涌红木家具占国内市场的60%;港口镇游艺设备占国内市场的70%;还有火炬区电子信息、小榄音响制品、南头家电、黄圃食品和沙溪服装等特色产业,使镇区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山市先后获得了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火炬区)、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小榄镇)、中国灯饰之都(古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沙溪镇)、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大涌镇)、中国音响行业产业基地(小榄)、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大涌)等称号。

注:本文来源于《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山纪事》中山市档案馆编著,内容有删减。执笔:孙幸;采访对象:区炳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