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唐詩三百首》中朱慶餘的《近試上張籍水部》?

影視蜃樓


理解《近試上張籍水部》,不僅需要從其本身的文學價值賞析,還要從詩歌所呈現的三層內涵來全面解讀。

作為一首七言絕句,在唐詩中佔據很重要的比重,其詩歌地位毋庸置疑。同時,這首詩作的創作背景也極具特點,是一首在科舉考試前學生向老師委婉求教以增加信心和成功率的詩歌。而從詩歌意象描寫著手,就又會看到另外兩層內涵,一是古代婚俗習慣,二是古代新婦地位

古代詩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用短短几句詩,表達出豐富的思想內涵,讓人回味無窮。正如《近試上張籍水部》一樣,短短四句,異彩紛呈。

一、《近試上張籍水部》的三層內涵

(一)古代士子的委婉求教

科舉制度從唐朝開始,具備了完整的體系。統治者需要選拔優秀的人才以擴充官員儲備,更好得治理國家,在官方大力的宣傳和學堂的鼓勵之下,大量的士子競相參加科舉考試,將其作為功成名就的第一道門戶。

而在這些士子若認識好的老師或名士,就會在考試之前作詩來獻給老師(當時叫“行卷”)。這首《近試上張籍水部》就是朱慶餘在考前獻給詩人張水部,以新娘比自己,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希望以此得到這位喜歡提拔後輩的老師的賞識。

在古代,這種考前獻詩的方法,既是為了增加信心,也是為了得到名師賞識而將自己介紹給主考官,以增加科舉成功率。

這首詩之所以享譽詩壇,與張籍水部的回贈詩《酬朱慶餘》密切相關,最後起到推動作用的還是朱慶餘科考成功。

學生求教文章的水平,老師回答沒問題,考試結果也很棒,這就被傳為了佳話。

古代士子為官,需要得到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的推薦,而科舉制的完善,讓普通士子可以自由報名,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一舉成名。但是從《近試上張籍水部》還是可以看出,在完善的科舉制下,文才是成功的重要方面,而官員、名士的肯定和推薦也對士子的通過產生著重要影響的。

(二)古代的婚俗習俗

中國的婚俗文化有著千年的歷史,獨特的喜文化特徵延續至今,亞洲的婚俗文化也大都是基於中國的婚俗禮儀演變而成。在《近試上張籍水部》詩中所描繪的正是傳統婚俗中的洞房,以及“婦見舅姑禮”。

“洞房昨夜停紅燭”寫出了洞房過程中花燭需要徹夜通明,這也是一種習俗,當然唐代洞房還有其他熱鬧的習俗。鬧洞房旨在調節羞怯的氣氛,表達對新人的祝福。

“待曉堂前拜舅姑”寫出了唐代的“婦見舅姑禮”,這是洞房次日早晨新婚婦女拜見舅姑的禮儀。《禮記·昏義》裡說“夙興,婦沐浴以俟見。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摯笲棗、慄、腶脩以見。”舅姑禮在唐代是非常重要的,標誌融入新的家庭,新婦被接納。另外在唐代,如果舅姑已故,需要在三個月後進行“廟見禮”。

唐代的婚俗習俗已經發展得很完善了,在其他朝代也都是在原有的婚俗習俗上根據實際情況演變,同時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著獨特的婚俗習俗。

(三)古代的新婦地位

詩中所提到的“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顯露出在唐代家庭關係中新婦的地位。封建社會中,一旦女子出嫁後,就變成了新婦,新婦就擁有著兩個身份:妻子和媳婦。妻子從屬於丈夫,媳婦又從屬於家庭(要尊於長輩,愛護子女)。

妻子在“拜舅姑”之前要畫好妝容,以便給長輩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她在畫完之後“低聲”詢問丈夫,眉毛畫得可否適宜?此處的“低聲”便顯示出其在丈夫面前的從屬地位,她要讓丈夫看,不僅是求證妝容如何,還是希望引起丈夫的注意和喜歡。

新婦剛剛完成人生中的唯一一次大婚,依舊沉浸在喜悅之中,但是馬上就要拜見舅姑,她就要早早化妝,小心翼翼。這是她融入新的家庭的開始,長輩的喜歡對她以後的家庭地位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從古至今,婆媳關係非常好的少之又少,在詩中的新婦就意識到了這個情況,所以希望準備好以便能夠得到公婆的喜歡。

古代與現代不同,家族體系內,親屬眾多,對於新婦來說,她要應對公婆、叔伯,丈夫及丈夫的兄弟姐妹,未來還要應對自己的子女和其他親屬的子女。如此複雜的關係網,可見新婦的壓力之大,可見古代新婦要爭取一個好一點的地位有多難。

二、《近試上張籍水部》文學賞析

“近試上張籍水部”中,“近試”指快要臨近考試了,張籍是唐朝詩人,擔任過水部員外郎,人稱張水部,有著提拔推薦後輩的美名,

從詩題可以看出朱慶餘寫這首詩是為了獻給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洞房”指新婚臥室,“停”指留置,“停紅燭”指讓紅燭通宵點亮,“舅姑”指公婆。大意是:昨天晚上新婚臥室的紅燭徹夜點亮,等待著二天早上到堂前拜見公婆討個好評。

此句從新婚洞房的徹夜紅燭,點名了新婦洞房的喜悅;從新婦認真打扮,點出了要拜見公婆的緊張。

詩人在此構思新穎,將自己比作新婦,將主考官比作公婆,藉此意象來描述自己即將面臨的科舉環境,表達出自己對待科舉的認真,以及內心緊張心理情況,為下文做出鋪墊。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妝罷”指化完妝,“深淺”指濃淡,“入時無”指是否合適。大意是:化完妝之後輕輕詢問丈夫一聲:我畫的眉毛濃淡是否合適?

此句中“入時無”三個字,是對新婦心理狀況的再次深入描寫。她詢問丈夫的意見,又吸引丈夫的注意,緊張和慎重交織,同時也可以看出新婚後第一天丈夫在新婦心中已然有了很重的地位。

詩人在此藉助新婦的詢問,委婉地來達到詢問張水部自己是否可以的目的,寫法獨特而深刻。

三、總結

從《近試上張籍水部》的詩歌內容來看,這是一首“閨意”詩,優美動人,一個新婚婦女的形象躍然紙上,也給我們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而這首詩卻出自朱慶餘這樣一位即將參加科舉的男子之手,其詩題透露出的寫作目的又呈現出了另外一層內涵意蘊,詩人運用新婦、丈夫和公婆這三種人物來巧妙地比喻當下自己所處的環境,又將此詩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這是一首有趣的詩歌,也是一首極具價值的詩歌。


END:歡迎關注“讀書蟲”,共享文化盛宴!


讀書蟲


《近試上張水部》,這是唐代詩人朱慶餘的一首詩。

朱慶餘是文宗年間的進士,其詩作當時也頗有名氣,時任水部員外郎的唐代詩人張藉非常賞識他。

朱慶餘寫此詩也是一語雙關:

一是在進士考試之前,他想問問張藉(即詩題的張水部):我的文章能不能符合主考官的意?但是這些話卻不可說在明面,不可以說破,所以,又有另外一個意思:

詩裡寫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位新娘洞房花燭夜的次日,起床後梳妝打扮一番,悄悄地問新郎:"奴家的眉毛畫的深淺合不合適?是否中你的意?"

詩題中的上~指呈送,即以此詩呈送主考官張水部(張藉)。

詩曰: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詩中:停~放置著。或作入睡時吹熄了蠟燭。

待曉~這一句是說,新娘子早早起來,等天亮後好去拜見公婆(即詩句中的舅姑)。

妝罷~梳洗打扮以後。

夫婿~新婚丈夫。

入時無~合不合時宜?即是不是流行的樣子?

另:張藉,唐代詩人。曾任水部員外郎,所以世稱張水部。青少年時其家境貧寒,落下了嚴重的眼疾(也說不定是讀書太多造成了近視?)同時代詩人孟郊調侃他是:窮瞎張太祝。

張藉的詩長於樂府,與王建齊名(二人曾同學),世稱:張王。其詩作多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現實,同情人民的疾苦,也是新樂府運動的有力推動者。

注:水部歸工部所屬,是唐代時六部之一(工、禮、戶、兵、刑、吏)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在中國古詩詞中,一直有以男女情愛比擬君臣朋友的傳統,正如清代進士李重華所言,“天地間情莫深於男女;以故君臣朋友,不容直至者,多半借男女言之”。唐代詩人朱慶餘的這首《近試上張籍水部》,正是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手法,表達了自己求取功名的忐忑與期待。


詩人以新娘自比,將自己的詩篇比作新妝上的畫眉,而所要“行卷”的對象張籍比作了自己的新郎,將要進行的進士科舉主考官則比作了自己的公婆。所謂行卷,指的是唐朝進士科舉的士子向名人投贈自己的詩篇,以此試探考試標準與謀求日後推薦提拔的行為。

  •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昨夜是新娘與新浪的洞房花燭之夜,耀眼的紅燭燃燒了一夜。新媳婦一直在等著天亮,梳洗打扮之後,要去堂前拜見自己的公婆。 這正如詩人精心準備的詩文,要等待主考官的檢驗,詩人充滿了緊張與期待。

  •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梳洗打扮過後,新娘低聲詢問身邊的新郎,今天畫的眉毛濃淡可相宜,顏色是不是時興,公婆是否會滿意呢?新娘怕見公婆的害羞與忐忑,詢問新郎的小心與謹慎,與詩人向張籍“行卷”的緊張心情,如出一轍。對於詩人來說,取得主考官的青睞從而獲得青雲直上的機會,與古代女子遇上良人一樣重要。詩人渴求被賞識的心情,與新婚女子羞見公婆一樣的忐忑不安和緊張不堪。如此比擬,將詩人求取功名之時微妙而複雜的心理變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儘管這是一首以男女婚姻比擬君臣朋友的行卷之詩,我更願意只把它理解成充滿柔情的“閨樂”之詩。美好的婚姻不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明媚絢爛,更少不了“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閒情雅趣。漢代的張敞就曾說過,“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 在他看來,恩愛的夫婦,在閨房之中,沒有比為心愛的妻子畫眉描墨,更有樂趣的事情了。這樣一個溫情的舉動,倘若能從新婚之夜堅持到婚後相守的朝朝暮暮,自然是幸事一樁也。

從洞房花燭之夜開始,你成為了我的夫,我成了你的妻,我們從詩詞書畫走向了柴米油鹽。那夜的妝容,只為君容;那日的眉形,只為妻描。很多年以後,我們都希望記住彼此當初最美的模樣,“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此去經年,家有煙火氣,亦有文藝腔。閨房裡的詩詞相和,描眉傳情,是此生最浪漫的時刻。


此箋


《近試上張水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詩,表面上是寫新婚閨情,其實是向主考官求薦,作者是張慶餘。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

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此詩另一題作為《閨意獻張水部》,作於長慶四年(824)至大和二年(828)之間,此期間張籍任水部員外郎。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停:古時兩燭相對稱為停。
舅姑:即公婆。
此句意為:洞房中,昨夜紅燭相對擺放著燃燒了整晚,等到天明,前往廳堂前拜見公婆。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妝罷:梳妝完後。
入時:合乎時宜。
此句意為:梳妝完後低聲的詢問夫婿,我的眉毛描得是深是淺,和不合乎時宜?
此詩前兩句描繪新婦洞房,天明拜公婆的場景,平鋪直敘,淺顯易懂。後兩句描寫得細緻入微,新婦“低聲”狀詢問夫婿的場景如在眼前,其溫柔、忐忑的樣子一詞而現,“低聲”一詞用得可謂是無可挑剔。
此詩意在求薦,用的是比擬,詩人以新婦自比,夫婿比張籍,舅姑比主試官。以夫妻或男女關係來比擬君臣、朋友、師生等其它社會關係,是從《楚辭》就有一種表現手法。唐範攄《云溪友議》記載張慶餘於張籍是知心朋友,詩人意在詢問張籍,自己的文章好不好,能不能被主試官看上。新婦的忐忑猶如詩人的忐忑,新婦與公婆的陌生猶如詩人與主試官的陌生,新婦逢迎公婆猶如詩人需寫合乎主試官口味的文章,用比是非常的恰當。
此詩截取新婚夫婦的一個片段來寓含詩人自己之意,言在詩外。詩中用比得法,描寫入微,讀起來朗朗上口,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
清•史承豫在《唐賢小三昧集》裡評道:“託喻既深,何嫌近褻。”

謝小樓


朱慶餘是唐文宗年間的進士,其時朱的詩詞頗有名氣。任水部員外郎的張籍比較賞識他。朱以新娘早妝待與去見公婆的詩詞問問張,對自己的試卷有什麼看法。

《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想問高人的看法,不好明問,便借這首詩以示胸臆。


幕府居士


有答案已經寫了這是問考官我怎麼樣的詩,補充下,朱慶餘呈獻的這首詩獲得了張籍明確的回答。回答便是這首《酬朱慶餘》:\r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r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r

兩人的詩都是比體。在這首詩中,他將朱慶餘比作一位採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們的讚賞,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


伊似故人


古人的東西,我們現代的一般人不知到。但我們知到面前幾個字。只要字眼清晰,我們再來分析。

近試上張籍水部就是近來看到了水滸這部書籍的意思。請看:近是遠近的近,試就是講的樣子,上張應該解釋張揚的張,籍水部就再也明白不過了,就是指著明的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