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你會記起多少首詩?

娛樂聊小怪


我叫塗哥,法學經濟雙專業,從事法律服務和新聞媒體服務工作;對於歷史地理文學法律媒體都有些研究和探討,創作過經濟及論文詩詞散文等。

小時候院子裡有個小夥伴,他是老父親的同事兼鄰居的大孫子,比我小三歲。當年小夥伴拿著他奶奶買來的書籍《唐詩三百首》,還有插圖的那類。記得第一首詩就是唐初詩人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還學習了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年小時候的我只能照本宣科,能背誦但不能認讀,也不會寫…

慢慢的就喜歡祖國曆史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古人的智慧和才華橫溢都是今日無人能及的。

或許就是喜歡唐詩三百首,讓自己走上愛好文學的道路,歷史地理的知識基本上是過目不忘。

懷念少小的夥伴,更懷念當年的時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塗哥958


這算是問到我的老本行來了。我是1968年上的小學,到1980年高中畢業,那時中小學的大部分時間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雖然人在學校,但是其實很少正經讀過書,且受當時讀書無用論的影響,情況就更可想而知了。總之直到高中畢業我才讀過三首唐詩,分別是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老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石豪吏》。況且我是讀理科的,對文學也不怎麼感興趣。

但是後來我來到軍隊,每天就是訓練演習,日子過得非常艱苦、緊張,為了打發日子和尋求精神寄託,我便發憤讀書,先從唐詩三百首開始,再讀《唐詩鑑賞詞典》,經常是利用在訓練、演習、執勤、巡邏的休息時間在樹底下、山崗上、小溪旁讀唐詩。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而我持續讀了十年唐詩,最多時足可以背誦三千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的主頁,裡面有我寫的詩詞作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寫的詩歌足可以和唐詩三百首相媲美。


萬山草堂詩書畫苑


《唐詩三百首》作為一個唐詩啟蒙教材,我個人覺得不止是要作為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讀物那樣簡單,更應該成為成年人案頭常常放置的一本書。它從成書那天起就跟如《古文觀止》一類書籍成為學生們必學的一本書。現代人對於古詩詞的瞭解已經不能與當時同日而語了,但作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於有志於瞭解古詩詞的人來說,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鑑。這三百首古詩每一首都是作者的代表作,同樣本書的作者在選擇上也是煞費苦心,所以我覺得不是說你現在還能記住多少首,而是給你時間你還能背誦出多少首。雖說我這樣回答有些跑題,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倡議,讓我們能拿出一點時間來重溫一下那些當年讓我們感動過的詩詞。


觀舒齋


會想起很多,但記不全。印象較深的還是李白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雪臣


大多都記不完整了,只有別人說起前兩句的時候或許會想起後兩句,因為古詩平時用的畢竟不多,再者說,現代人也很少引經據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