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外移,门票捆绑摆渡车,一根冰棍儿8块钱的景区到底值得去么


俗话说“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灵”!但在缺少灵山秀水北方地区,也有不少出名的山。它们虽无南方众多的山那样挺拔险峻且饱含灵秀之气,也没有江南的山水画卷般的竹筏小舟、山水相依......但即是如此,喜爱投身大自然的游客们也是络绎不绝的前往,攀爬、徒步、赏景、游玩。

位于天津最北端,就有这样一处风景。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地人及喜好登山徒步的驴友们则称其为“天津北极”。曾几何时,这里也是潭瀑交织、溪水长流;山林更是树木葱郁、藤萝攀援缠绕。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地质学家们也把它誉为“天津的神农架”,而在坊间,更是盛赞其为“北方小九寨”,这里、就是梨木台。

驱车抵达梨木台景区,眼见山门很是气派!但由于门票中含有摆渡车,所以在景区门口购票后,须乘坐摆渡车顺序进入。但是在摆渡车行约一公里左右后,便抵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场地。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型的休息娱乐区。路边的摊位上,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同行的朋友纳闷的说道,以前这里才是景区的大门。在一头雾水的同时,我们下车继续前行......


沿柏油路行走间,一侧是餐厅,小型游乐场;另一侧是连成排的摊位,卖的最多的,则是小孩子们玩水所需的水枪、捞鱼用的小网子。在路基外的沟渠里,可以看见山石、浅滩、溪流及葱郁的杂草灌木。

大约行走几百米后,则看到又一处门票销售点!走近一看,原来是摆渡车票销售处。经过询问之后得知,从此处前行约四公里后,才算正式进入景区。而这一段的摆渡车是自愿购买的。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大门外移就是为了多收这一段摆渡车钱!可以看见,现场也有人在排队购买或咨询摆渡车票,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步行进入景区。

而在行进的途中,可以看到多于坐摆渡车的游客是步行前往的。也对啊,毕竟长时间在城市在办公室里坐着。出来旅游就是为了徒步健身,顺便看看自然美景。好在一路上两边还有些树木可以遮阴避日。走累了就在树下歇歇,也是不错的。

也许是正值盛夏时期,或许是雨水少的缘故。这一路上偶尔可以看见路边的沟渠中并无山溪流淌。干涸的河道中砂石裸露,的确缺少了些灵动秀水。但好在植被还算茂盛,自然野蛮生长的灌木郁郁葱葱......

再往深处行走,终于听见山溪哗哗流淌的声音。原来是一处高耸直上的山体分裂开来,形成了一条狭长的缝隙。缝隙间可见游人上上下下,而不知从哪来的一股清流自上而下形成小瀑布景观,瞬时间滋润了周身及山石灌木。

此处为梨木台一景,名为“天道”。游客顺缝隙间台阶攀行约百节台阶后可抵达顶部。后经看到注释牌了解到,由于山体中贯穿的岩脉被风化剥蚀掉,故此山体好像被劈成两半,两壁直立,犹如一线。身在其中,恰似登天缝隙。而景观的另一侧,有一滩溪水汇聚。家长给孩子们买的溪水玩具终于派上了用场。


继续往前行走,可以看出景区内还有尚在改造的区域。有刚刚拆除的建筑痕迹,也有正在施工搭建的地基。甚至可以看到原来景区内原住民遗留下来的菜地......

虽然一路上可以遮阴的成年树木并不是很多,好在大山里的温度怎么也要比市区低上几度。再加之山里空气新鲜。一路走来还算舒适惬意。

据了解,梨木台大部山体呈现褶皱构造。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应力,发生弯曲称作褶皱。通常依据褶皱构造可分析区域或局部应力方向。而崩塌处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十分发育,与岩层层面正交。因岩体底部被水流常年冲刷,造成岩块不断崩塌滑落,形成垂直的悬崖构造的景观也在这里并不少见。

而梨木台最美的季节是每年的春季伊始。每到四月中旬,漫山被杜鹃染成红色。野生杜鹃花自黄砬棚瀑布至北大梁沿途5公里均有杜鹃花分布,分布最集中的是杜鹃坡、石海和北大梁,总面积近千余亩!

而在向景区内商户了解后得知,每到雨季,这里的水量非常丰沛,据说从第二段摆渡车不能前行处开始,往往进山的石板路上,水甚至都可以淹没过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近年来景区内的水少了很多......

大约行走了三公里左右,算是真正到达了开始登山的路口。一路的柏油路缓坡行至此处,还真是需要些体力呢。正好此处有一滩碧水,又又树荫可以乘凉。边上还有些卖小吃和冷饮的摊位。买上一根从山下运上来的老冰棍,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清凉与甘甜的味道在又累又渴的时候,真是一种享受啊!

据说从此处开始往上爬即可登顶,一路上不算好走,近似野山的小路至少要走四小时让我望而生畏。听下来的人说一路也就这样,下山也是原路返回或花30元坐800长的滑梯滑下来。看来这个号称“北方小九寨”的景区差强人意啊,但景区在经营商确实也是下了功夫的。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止步于此。期待下次再来的时候能看见灵动的山水和漫坡的杜鹃花吧。


自驾路线:沿京秦高速经首都环线高速行驶120公里抵达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船舱峪村北梨木台风景区。PS:网上购买门票70元,现在可能便宜些了应该是65元。第二段摆渡车可自由选择,要想坐的话就买往返吧,还能便宜点。山上饮食较贵,但背上去的贵、也有情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