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中国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国人是有目共睹的。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而在我国古代,大多数宏大的工程诞生于秦朝,秦始皇建长城,修灵渠,开秦直道、秦驰道,建阿房宫、秦陵等。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后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今长城依在,灵渠的水还在流淌着,阿房宫得以重建,秦陵更是成为了考古界的焦点。

可是秦直道却仿佛成为了时代的弃儿,被遗忘在崇山峻岭之中...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直道可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略要道。

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防范和阻挡北方匈奴的侵扰,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负责修筑秦直道。

直道起点位于陕西咸阳,终点位于内蒙古九原,中间穿越14个县,全长700多公里,最宽60余米,最窄也有20余米。

考古研究员肖建一表示:“如果长城是秦代防御匈奴的弯弓,那么从咸阳林光宫到九原麻池古城的秦直道就是保证秦军迅速,主动出击的箭矢。”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它是可以和长城比肩的存在。

在秦朝,它是一条军事要道。

而在今天,这条路则是一条“不毛之道”。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没错,自秦直道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都对一件事很好奇,那就是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几乎都寸草不生。

众所周知,小草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繁殖速度也快,可在这两千多年前科技不发达的秦代,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呢,秦直道有一部分属于沙漠地带,不长草还算正常。

而在非沙漠的地段,修路的土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因为修秦直道的土,是特制的!

怎么个特制法呢?

第一步,工人在道路的两旁架起大锅,将沙土和盐碱(高浓度的盐碱土,可是能让一般的绿色植物都望而却步的)混合,然后在锅内翻炒。

等到翻炒得差不多了,再进行第二步,夯实。

在当时利用重物从一定的高空自由坠落,对混合的特制土进行夯击,以提高其密实度,最后形成夯土路面,这样整条道路就会像混凝土一样坚固。

另外,直道建成后期也是经过了不少的马车和行人,这样的物理性破坏下杂草也就会少很多。

到了清代后期,秦直道渐渐废弃,直道上面渐渐覆盖了黄土和落叶,草籽落在上面可以生根发芽,但是根到了秦直道路面的土层上会扎不下去,所以草也长不高,高大的树木就更难见到了。

千年古道,历尽世间沧桑。2000年前曾经金戈铁马、熙熙攘攘的秦直道,如今甚至难以在国内外史书中发现对它的记载。

因为到了元明以后,随着中国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变化,秦直道的实用性相对降低了。

但是像这么一条见证了“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史上各大事件的伟大工程,不应该知之寥寥,它知道我们继续探索。

孟欣. “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啥样[N]. 中国文化报,2015-11-12(007).

徐伊丽.千年等一回:谁来再走秦直道?[J].丝绸之路,2005(01):51-54.

赵岩.秦直道——高速公路鼻祖[J].中国公路,2016(09):30.

"


分享到:


相關文章: